【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性好的3D打印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控性好的3D打印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超材料是对电磁波起调制作用的一种新型人工材料,基本原理是人为设计材料的微结构,让这样的微结构具有特定的电磁特性,从而由海量数目的微结构组成的材料宏观上可具有人们所需要的电磁功能。与传统材料技术根据自然界中已有材料的天然性质来开发电磁利用途径的传统材料技术不同,超材料技术是根据需要来人为设计材料的性质并制造材料。超材料一般是由一定数量的人造微结构且具有特定图案和材质的微结构会对经过其身的特定频段的电磁波产生调制作用。现有的超材料,例如,中国专利CN201110179700.8公开了一种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超材料包括基体材料和随机分散在所述基体材料中的多个超材料单元,所述超材料单元包括介质基板和固定在介质基板上的单个或多个人造微结构。该专利公开的超材料由于采用随机分散,可控性差,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可控性差而研发,提出一种可控性好的3D打印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使其应用具有实际意义。首先,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性好的3D打印超材料,由含有石墨烯、纳米银、纳米氧化铕的紫外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紫外光固化而来,其特征在于,该紫外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组成包括:石墨烯0.5‑5%、纳米银3‑15%、纳米氧化铕0.5‑5%、碳纳米管0.5‑3%、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20%、活性单体44‑60%、紫外光引发剂1‑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性好的3D打印超材料,由含有石墨烯、纳米银、纳米氧化铕的紫外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紫外光固化而来,其特征在于,该紫外光固化复合树脂的组成包括:石墨烯0.5-5%、纳米银3-15%、纳米氧化铕0.5-5%、碳纳米管0.5-3%、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20%、活性单体44-60%、紫外光引发剂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单体选自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苯氧基二乙二醇丙烯酸酯、丙氧基化乙氧基化双酚A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光引发剂选自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2-苄基-2二甲氨基-1-(4-吗啉苯基)丁酮-1、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乙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国悦,林国顺,焦鑫,林世妥,黎新永,黄泉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永昌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