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制备聚氨酯泡绵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8700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林产化工技术领域的一种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制备可降解生物质聚氨酯泡绵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将液化剂、催化剂置于1吨反应釜中混合均匀后,加入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封闭反应釜加料口,开动搅拌器、冷凝装置、并加热至140-150℃,液化60-90min,自然降温至40℃,加入氧化物中和至pH7-8。再升温至120-130℃,加入改性剂,保温30-60min后,再升温至150-160℃,回流搅拌1-2h,终止反应。待冷却至室温,得到改性的液化产物。将上述制备的液化产物、聚醚多元醇、水、液态CO2、硅油、胺类催化剂、锡类催化剂和阻燃剂高压混合搅拌后,进入V型扩张室扩张,加热熟化,得到可降解生物质聚氨酯泡绵。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降低聚氨酯泡绵生产成本、聚氨酯泡绵性能经检测符合国家标准GB/T10802-2006、赋予聚氨酯泡绵生物可降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制备聚氨酯泡绵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林产化工
,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经济林加工剩余物液化、改性产物制备生物质聚氨酯泡绵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聚氨酯泡绵因有多孔状蜂窝结构,而具有优良的柔软性、弹性、吸水性和耐水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沙发、床垫、软包装和汽车座椅垫材等行业。中国人口众多,家具、服装、汽车等产业的发展,带动聚氨酯泡绵产业的快速发展与需求增长。我国聚醚多元醇的需求正以每年约10-15%的速度增长,其中55%的需求来自于聚氨酯泡绵。随着石化资源的日益紧缺,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合成聚氨酯的主要原料之一聚醚多元醇也出现了价格暴涨现状,严重制约了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同时,传统的聚氨酯泡绵难以降解,面临着环境、资源和能源危机。经济林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随着油茶、板栗、核桃、竹产品等经济林产品的发展,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如油茶果壳、板栗壳、核桃壳、竹加工剩余物等,这些废弃物的主要成份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有机溶剂液化可以将其转化为液态,液化产物中含有丰富的羟基,羟值为150-360mgKOH/g,该液化产物可以部分替代聚醚多元醇制备聚氨酯硬泡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制备可降解生物质聚氨酯泡绵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经济林加工剩余物为原料,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经济林加工剩余物液化,制备生物质液化产物:按质量份数(千克)计,将液化剂(聚乙二醇、乙二醇、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工业级试剂)300‑500质量份,催化剂(硫酸、磷酸、甲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工业级试剂)9‑15质量份置于1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加入75‑125质量份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封闭反应釜加料口,开动搅拌器(转速600r/min)、冷凝装置、并加热至140‑150℃,保温60‑90min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至40±5℃,加入碱性氧化物(氧化镁、氧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制备可降解生物质聚氨酯泡绵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经济林加工剩余物为原料,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经济林加工剩余物液化,制备生物质液化产物:按质量份数计,将聚乙二醇、乙二醇、碳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两种工业级试剂300-500质量份,硫酸、磷酸、甲酸或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工业级试剂9-15质量份置于1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停止搅拌,加入75-125质量份经济林加工剩余物,封闭反应釜加料口,开动搅拌器、冷凝装置、并加热至140-150℃,保温60-90min后,停止加热,自然降温至40±5℃,加入氧化镁或氧化钙工业级试剂,搅拌,直至液化物pH值为7-8,再升温至120-130℃,加入60-100质量份改性剂,保温30-60min,再升温至150-160℃,回流搅拌1-2h,终止反应,待液化物冷却至室温,得到羟值为52-58mgKOH/g的改性液化产物;2)按质量份数计,将步骤1)制备的液化产物25-65质量份,聚醚多元醇0-40质量份,甲苯-2,4-二异氰酸酯30-40质量份,水2-3质量份,液态CO22-3质量份,硅油0.5-1.5质量份,胺类催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萍杜孟浩胡立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