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776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包括微环激光器、多模干涉耦合器、静态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动态调制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输出定向耦合器与输出波导和半导体晶元;通过在芯片背面增加共地电极,实现片上器件的注入电流独立可调;同时,在这两个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上制作共面金属传输线,完成电信号到光信号的直接上转换,实现电信号的直接调制和发射;所述多模干涉耦合器、输出定向耦合器与输出波导均与微环激光器连接;所述的半导体晶元与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中的其他器件连接;其中,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利用光混频、边模注入锁定以及光反馈回路的物理机理,输出一个低噪声的拍频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的高速半导体光电器件,特别涉及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通信的带宽及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光载无线通信技术的提出,能够很好的结合带宽高速长距离光纤通信以及便捷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优势,同时还能够通过对复杂通信设备的集中化,大大降低通信系统的成本。在现有技术中,光载无线通信技术发核心思想是在蜂窝网络采用现有的无线技术,而基站与中心局之间的通信则采用光纤通信,且无线信号通过光电转换后直接加载到光载波上进行传输;而光载射频信号的产生原理一般是两束不同波长的激光叠加后产生拍频,主要有四种低噪声光载射频的产生技术,分别基于光频率梳、光反馈回路、边摸注入锁定和光混频的物理原理,而单一地利用这些效应所产生的光载射频的系统都存在缺点,导致产生的光载射频信号难以集成、可调谐范围小或产生的拍频信号线宽较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不足),提供一种发射线宽窄、发射频率可调、可直接调制和体积小的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以及提供其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及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环激光器(1)、多模干涉耦合器(2)、静态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3)、动态调制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4)、输出定向耦合器与输出波导(5)和半导体晶元(6);所述的静态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3)和动态调制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4)均与多模干涉耦合器(2)连接,同时,在这两个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上制作共面金属传输线,完成电信号到光信号的直接上转换,实现电信号的直接调制和发射;所述多模干涉耦合器(2)、输出定向耦合器与输出波导(5)均与微环激光器(1)连接;所述的半导体晶元(6)与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中的其他器件连接;在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背面增加共地电极,实现注入电流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环激光器(1)、多模干涉耦合器(2)、静态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3)、动态调制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4)、输出定向耦合器与输出波导(5)和半导体晶元(6);所述的静态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3)和动态调制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4)均与多模干涉耦合器(2)连接,同时,在这两个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上制作共面金属传输线,完成电信号到光信号的直接上转换,实现电信号的直接调制和发射;所述多模干涉耦合器(2)、输出定向耦合器与输出波导(5)均与微环激光器(1)连接;所述的半导体晶元(6)与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中的其他器件连接;在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背面增加共地电极,实现注入电流独立可调;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利用光混频、边模注入锁定以及光反馈回路的物理机理,输出一个低噪声的拍频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环激光器(1)、多模干涉耦合器(2)、静态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3)、动态调制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4)和输出波导均为脊形结构,其中脊形台宽度范围为500nm~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环激光器(1)的周长范围为50mm~5000mm;所述的静态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3)和动态调制分布式反馈式激光器(4)的光栅周期范围为50nm~1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拍频信号发射芯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钰杰王易余思远蔡鑫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