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17707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CoP纳米材料为三维中空管状结构,长度为1‑5um,直径为80‑250nm。该制备方法包括:1)将钴源与配体于水中进行配位反应,接着将反应产物烘干以制得粉紫色前驱体;2)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解于紫色前驱体水溶液中,接着加入盐酸,然后加入多巴胺进行接触反应以制得灰色产物;3)在保护气的存在下,将灰色产物进行热处理以制得黑色产物;4)在保护气的存在下,将磷源与黑色产物进行煅烧以制得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该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使其能够作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并且该制备方法工序简单且原料易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CoP纳米材料,具体地,涉及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能源短缺及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传统能源在储量、能源效率、环境污染及成本等方面的约束日益凸显,因此迫切需求一些高能量,高功率密度的储能材料来解决能源危机,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应运而生。锂离子电池具有电压高,体积小,电容量大和无污染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中,商业化石墨类负极材料达到372mAh/g的理论容量极限值,严重制约了动力电池的发展。所以寻找更高容量,经济安全的负极材料替代石墨材料已成为当前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CoP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894mAh/g)、低成本、优越的安全性能、易于制得等优点;在负极材料中作为高容量高倍率性能材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随着近来纳米技术的进步,已经有各种合成方法用于合成Co2P和CoP纳米材料。然而,已经报道的CoP阳极还没有实现很好的锂存储性质(例如稳定的循环性能和优异倍率性能)。因此,对CoP材料进行结构和成分的调控,获得具有更优异性能的CoP材料是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oP纳米材料为三维中空管状结构,长度为1‑5um,直径为80‑250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CoP纳米材料为三维中空管状结构,长度为1-5um,直径为80-250nm。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钴源与配体于水中进行配位反应,接着将反应产物烘干以制得粉紫色前驱体;2)将三(羟甲基)氨基甲烷溶解于紫色前驱体水溶液中,接着加入盐酸,然后加入多巴胺进行接触反应以制得灰色产物;3)在保护气的存在下,将所述灰色产物进行热处理以制得黑色产物;4)在保护气的存在下,将磷源与所述黑色产物进行煅烧以制得所述CoP中空管状纳米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配位反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10-15h;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烘干至少满足以下条件:烘干温度为60-80℃,烘干时间为8-12h。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所述钴源与配体的摩尔比为1:1-1.5;优选地,所述配体选自尿素、乌洛托品中的至少一者;更优选地,所述钴源选自CoCl2﹒6H2O、硝酸钴和硫酸钴中的至少一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接触反应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反应温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梦娜方臻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