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的纳米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21776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4-06 10:37
抗菌的纳米材料,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物质: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烷11-24份,二甲基硅氧烷35-56份,环氧大豆油15-32份,亚油酸11-16份,硅藻土5-10份,分子筛1-7份,石蜡10-21份,氯化石蜡3-14份,石油磺酸钙13-24份,硫酸45-72份,癸二酸二丁酯3-11份,十七烷基三甲基氯5-13份,聚氨酯35-4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聚氨酯及聚乙烯进行改性而得到纳米改性材料,该改性材料具有弹性好、吸音、隔热、耐油、耐高温、耐寒、耐磨及减震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纳米抗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弹性的纳米材料。
技术介绍
聚氨酯和聚乙烯的优缺点来看,可结合其优点而克服其缺点来对聚氨酯和聚乙烯进行改性而得到纳米改性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弹性的纳米材料。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抗菌的纳米材料,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物质: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烷11-24份,二甲基硅氧烷35-56份,环氧大豆油15-32份,亚油酸11_16份,硅藻土 5_10份,分子筛1_7份,石蜡10-21份,氯化石蜡3-14份,石油磺酸钙13-24份,硫酸45-72份,癸二酸二丁酯3-11份,十七烷基三甲基氯5-13份,聚氨酯35-4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所述活性纳米功能材料的质量比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2%、硫代氨基甲酸钠31 %、聚碳酸亚乙酯聚氨酯27%、纳米无机增强成分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聚氨酯及聚乙烯进行改性而得到纳米改性材料,该改性材料具有弹性好、吸音、隔热、耐油、耐高温、耐寒、耐磨及减震特性,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纳米抗菌。【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种高弹性抗菌的纳米材料,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物质:聚乙烯27份,一氟二氯乙烷24份,二甲基硅氧烷56份,环氧大豆油32份,亚油酸16份,硅藻土 10份,分子筛7份,石蜡10-21份,氯化石蜡3份,石油磺酸钙13份,硫酸45份,癸二酸二丁酯3份,十七烷基三甲基氯5-13份,聚氨酯4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24份。所述活性纳米功能材料的质量比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2%、硫代氨基甲酸钠31 %、聚碳酸亚乙酯聚氨酯27%、纳米无机增强成分10%。【主权项】1.一种抗菌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物质: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烧11-24份,二甲基娃氧烧35-56份,环氧大显油15-32份,亚油酸11-16份,娃藻土 δ-?Ο 份,分子筛 1_7 份,石蜡 10-21 份,氯化石蜡 3-14 份,石油磺酸钙 13-24 份,硫酸 45-72 份,癸二酸二丁酯3-11份,十七烷基三甲基氯5-13份,聚氨酯35-4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 所述活性纳米功能材料还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2%、硫代氨基甲酸钠31%、聚碳酸亚乙酯聚氨酯27%、纳米无机增强成分10%。【专利摘要】抗菌的纳米材料,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物质: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烷11-24份,二甲基硅氧烷35-56份,环氧大豆油15-32份,亚油酸11-16份,硅藻土5-10份,分子筛1-7份,石蜡10-21份,氯化石蜡3-14份,石油磺酸钙13-24份,硫酸45-72份,癸二酸二丁酯3-11份,十七烷基三甲基氯5-13份,聚氨酯35-4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聚氨酯及聚乙烯进行改性而得到纳米改性材料,该改性材料具有弹性好、吸音、隔热、耐油、耐高温、耐寒、耐磨及减震特性,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纳米抗菌。【IPC分类】C08L91/06, C08L75/04, C08L23/06, C08K3/08, C08K5/11, C08K13/02, C08L91/00, C08K3/34, C08K5/09【公开号】CN105462232【申请号】CN201510943296【专利技术人】王举, 贾自琴, 王梦丽 【申请人】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4月6日【申请日】2015年12月1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的纳米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质量份数的物质:聚乙烯27‑34份,一氟二氯乙烷11‑24份,二甲基硅氧烷35‑56份,环氧大豆油15‑32份,亚油酸11‑16份,硅藻土5‑10份,分子筛1‑7份,石蜡10‑21份,氯化石蜡3‑14份,石油磺酸钙13‑24份,硫酸45‑72份,癸二酸二丁酯3‑11份,十七烷基三甲基氯5‑13份,聚氨酯35‑40份,活性镁钠米功能材料5‑24份;所述活性纳米功能材料还包括邻苯二甲酸二辛酯32%、硫代氨基甲酸钠31%、聚碳酸亚乙酯聚氨酯27%、纳米无机增强成分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举贾自琴王梦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研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