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gearbox supporting fram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rranged in a base for supporting the first X transmission input shaft to the supporting device and the driven shaft for supporting second X to support device; the first X to the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lifting screw along the Z direction, is provided on the base set in the first lifting screw on the left head, set in the first X of the left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ead to the top and X to the fixed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is durable, top to improve life, reasonable stress, reasonable design, convenient and intuitive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to master a variety of gear transmis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变速箱支撑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支撑架。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变速箱、差速器等结构涉及到大量的轴类零件与齿轮零件,仅仅依靠书面上或图纸上图文,学员无法直观清楚的掌握其内部结构,学习费时费力,而实物的壳体或箱体是封闭的,无法直观的看到内部结构,而其内部结构紧凑,教员讲解相应零件也困难。作为公知常识,汽车变速箱、差速器,例如老解放CA141,都是采用齿轮啮合,通过课本只能静态的二维的了解,一般都是配有展开图,对于学员学的时候,需要先将展开图,在脑中再现变成三维图,如何配合文字说明学习,所以学习起来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的汽车变速箱支撑架。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变速箱支撑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用于支撑变速箱输入轴的第一X向支撑装置与用于支撑从动轴的第二X向支撑装置;第一X向支撑装置包括沿Z向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升降螺杆、设置在第一升降螺杆上的左机头、设置在左机头右侧的第一X向顶尖与X向固定套、沿Z向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二升降螺杆、设置在第二升降螺杆上的V型支撑座、设置在左机头上的控制电机、设置在控制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且套装在X向固定套上的从动内齿轮、设置在X向固定套与从动内齿轮之间的支撑轴承、设置在从动内齿轮右侧的折叠主动拨杆、套装在变速箱输入轴上的拨动卡箍以及焊接在拨动卡箍上的连接从动拨杆;第一X向顶尖与V型支撑座的X向中心线同轴,第一X向顶尖与变速箱输入轴的一端顶尖相对应,V型支撑座与变速箱输入轴的圆周外侧壁相对应,第一X向顶尖与X向固定套同轴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变速箱支撑架 ,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用于支撑变速箱输入轴的第一X向支撑装置与用于支撑从动轴的第二X向支撑装置;第一X向支撑装置包括沿Z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升降螺杆(2)、设置在第一升降螺杆(2)上的左机头(3)、设置在左机头(3)右侧的第一X向顶尖(4)与X向固定套(8)、沿Z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二升降螺杆(5)、设置在第二升降螺杆(5)上的V型支撑座(6)、设置在左机头(3)上的控制电机(9)、设置在控制电机(9)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0)、与主动齿轮(10)啮合且套装在X向固定套(8)上的从动内齿轮(11)、设置在X向固定套(8)与从动内齿轮(11)之间的支撑轴承(12)、设置在从动内齿轮(11)右侧的折叠主动拨杆(13)、套装在变速箱输入轴上的拨动卡箍(14)以及焊接在拨动卡箍(14)上的连接从动拨杆(15);第一X向顶尖(4)与V型支撑座(6)的X向中心线同轴,第一X向顶尖(4)与变速箱输入轴的一端顶尖相对应,V型支撑座(6)与变速箱输入轴的圆周外侧壁相对应,第一X向顶尖(4)与X向固定套(8)同轴设置,第一X向顶尖(4)设置在X向固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变速箱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用于支撑变速箱输入轴的第一X向支撑装置与用于支撑从动轴的第二X向支撑装置;第一X向支撑装置包括沿Z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升降螺杆(2)、设置在第一升降螺杆(2)上的左机头(3)、设置在左机头(3)右侧的第一X向顶尖(4)与X向固定套(8)、沿Z向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二升降螺杆(5)、设置在第二升降螺杆(5)上的V型支撑座(6)、设置在左机头(3)上的控制电机(9)、设置在控制电机(9)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10)、与主动齿轮(10)啮合且套装在X向固定套(8)上的从动内齿轮(11)、设置在X向固定套(8)与从动内齿轮(11)之间的支撑轴承(12)、设置在从动内齿轮(11)右侧的折叠主动拨杆(13)、套装在变速箱输入轴上的拨动卡箍(14)以及焊接在拨动卡箍(14)上的连接从动拨杆(15);第一X向顶尖(4)与V型支撑座(6)的X向中心线同轴,第一X向顶尖(4)与变速箱输入轴的一端顶尖相对应,V型支撑座(6)与变速箱输入轴的圆周外侧壁相对应,第一X向顶尖(4)与X向固定套(8)同轴设置,第一X向顶尖(4)设置在X向固定套(8)的内孔中,折叠主动拨杆(13)与连接从动拨杆(15)接触并带动连接从动拨杆(15)转动;第二X向支撑装置包括平行设置在底座(1)上的左人字形支架(16)与右人字形支架(17)、设置在左人字形支架(16)上方的摆动电机(18)、分别设置在左人字形支架(16)与右人字形支架(17)上端的支撑座(28)、沿X向插装在支撑座(28)内的横梁轴(19)、设置在横梁轴(19)上且结构相同的第二前顶尖装置与第二后顶尖装置(29)、上端固定设置在横梁轴(19)上的扇形板(25)以及设置在左人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运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