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箱及其轴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2342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齿轮箱技术领域,提供齿轮箱及其轴体结构,轴体结构,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由一台阶面分隔形成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上套设有塑胶套管,所述塑胶套管与所述第一轴部过盈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轴本体上套设塑胶套管,在安装轴本体时,利用塑胶套管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和包紧力,使轴体结构、塑胶套管和齿轮连接成一个整体,利用塑胶材料的弹性实现轴与孔的过盈配合,在不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减小轴的传动间隙和回程差,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齿轮箱的传动精度;而且这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

Gear box and axle body structure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gear box, gear box and provide the shaft structure, the shaft structure, comprising a shaft body, the shaft body is composed of a step surface is divided into first and second shaft portions, the first shaft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plastic casing, the plastic casing and the first shaft part interference fit. In the invention, the shaft body is sheathed on the plastic casing, the mounting shaft body, the plastic casing has certain elastic deformation and the clamping force, the shaft structure, the plastic casing and the gear are connected into a whole, realize the shaft and hole interference fit by using elastic plastic materials, reduce shaft the transmission gap and return difference in improving processing accuracy and cost, to lower the cost to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accuracy of gear box; 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processing, wide application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箱及其轴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齿轮箱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齿轮箱及其轴体结构。
技术介绍
轴是齿轮箱中最重要的零件之一,齿轮箱中一般包含输入轴,输出轴和齿轮轴等轴类零件。通常情况下,齿轮箱的轴与孔的安装是过渡配合。由于存在加工误差,轴和孔的尺寸不可能完全一致,为了方便安装,轴和孔之间存在微小间隙,这个微小的间隙导致齿轮箱传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回程差。对于精度要求高的微型齿轮箱,为了提高齿轮箱的传动精度,减小回程差,需要将轴通过微小的过盈配合安装在轴孔或轴承中。当轴和孔都是金属材料时,过盈量过大会导致轴无法安装或孔在压轴时发生破坏,因此过盈量必须严格管制,这样也提高了轴和孔类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导致成本大幅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及其轴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齿轮箱中的轴体加工精度要求高、成本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轴体结构,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由一台阶面分隔形成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所述第一轴部上套设有塑胶套管,所述塑胶套管与所述第一轴部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轴部上相对设置两传递动力的第一平面,所述塑胶套管上相对设置两第二平面,两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平面对应。可选地,所述第一平面的端部设有第一倒角。可选地,所述第二平面的两端端部均设有第二倒角。可选地,所述塑胶套管的两管口截面呈跑道形。可选地,所述轴本体为金属材质。可选地,所述塑胶套管为尼龙材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齿轮箱,包括具有容纳腔的壳体以及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金属齿轮,所述金属齿轮中心设有轴孔,所述壳体的壳壁上设有与所述轴孔连通的安装孔,还包括上述的轴体结构,套设有所述塑胶套管的所述第一轴部由所述安装孔伸入所述轴孔内,所述第二轴部位于所述安装孔外,所述塑胶套管与所述轴孔过盈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轴体的端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头部外径大于所述塑胶套管的直径。可选地,所述第一轴体的端部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有螺钉,所述螺钉的头部与所述第一轴体的端部之间设有一垫片,所述垫片的外径大于所述塑胶套管的直径。本专利技术中,在轴本体上套设塑胶套管,在安装轴本体时,利用塑胶套管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和包紧力,使轴体结构、塑胶套管和齿轮连接成一个整体,利用塑胶材料的弹性实现轴与孔的过盈配合,在不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减小轴的传动间隙和回程差,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齿轮箱的传动精度;而且这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箱的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齿轮箱的主视图;图4是图3中A-A剖视图;10-轴本体;11-台阶面;12-第一轴部;121-第一平面;122-第一倒角;123-固定孔;13-第二轴部;14-塑胶套管;141-第二平面;142-第二倒角;20-齿轮箱;21-壳体;211-第一壳体;212-第二壳体;213-第一安装孔;214-第二安装孔;22-金属齿轮;221-轴孔;23-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体结构,包括轴本体10,轴本体10由一台阶面11分隔形成第一轴部12与第二轴部13,第一轴部12的直径小于第二轴部13,台阶面11即是第二轴部13与第一轴部12连接的端面,其用于定位。第一轴部12上套设有塑胶套管14,塑胶套管14的形状与第一轴部12的形状匹配,塑胶套管14与第一轴部12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由于塑胶套管14具有弹性,在安装轴体结构时,利用塑胶套管14的弹性变形和包紧力,使轴体结构更好地和孔进行配合安装,这样,在不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减小轴体结构的传动间隙和回程差。具体地,第一轴部12上相对设置第一平面121,同样的,塑胶套管14上相对设置两第二平面141,两第二平面141分别与两第一平面121对应。利用两第一平面121与孔内安装时,使第一轴部12与轴孔之间不能相对滑动,从而形成一整体完成动力的传递。为了便于安装塑胶套管14,第一轴部12的端部设有第一倒角122。而为了便于塑胶套管14与孔之间的安装,塑胶套管14的两第二平面141的两端端部均设有第二倒角142。本实施例中,塑胶套管14上的两第二平面141具有一定的宽度,这样,塑胶套管14的两管口截面即呈如图1所示的跑道形,即具有平行的两直边,而在两端头呈弧形。本实施例中,轴本体10采用金属材质制成,而塑胶套管14为尼龙材质。当然,塑胶套管14也可以采用其他塑胶材质制成。本实施例中,塑胶套管14与第一轴部12之间为过盈配合。在安装时,首先将塑胶套管14的一管口套在第一轴部12上,通过轴向压力将塑胶套管14压入第一轴部12上,直至塑胶套管14的端面与台阶面11接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轴本体10可为多种轴类零件,如齿轮箱的输入轴、输出轴或者齿轮轴等。套设有塑胶套管14的第一轴部12可以为传动的输入端也可以为传动的输出端。参照图2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齿轮箱20。齿轮箱20包括壳体21、金属齿轮22以及上述的轴体结构。壳体21由第一壳体211与第二壳体212围合而形成,第一壳体211与第二壳体212围合后内部形成容纳腔,金属齿轮22置于容纳腔内。金属齿轮22中心设有贯通的轴孔221。轴孔221的形状与塑胶套管14的外形结构匹配。第一壳体211的壳壁上设有与轴孔221连通的第一安装孔213,套设有塑胶套管14的第一轴部12由第一安装孔213伸入轴孔221内,而第二轴部13位于第一安装孔213外,塑胶套管14与轴孔221过盈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轴部12也为金属材质,这样,轴孔221也为金属材质,在安装第一轴部12时,利用塑胶套管14发生一定的弹性变形和包紧力,使轴体结构、塑胶套管14和金属齿轮22连接成一个整体。即是,利用塑胶材料的弹性实现轴与孔的过盈配合,在不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成本的情况下减小轴的传动间隙和回程差,以较低的成本提高齿轮箱20的传动精度;而且本实施例中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适用范围广。在本实施例中,轴本体10为一输出轴。第一轴部12穿过第一安装孔213与金属齿轮22的轴孔221连接,第二轴部13与齿轮箱20外的其他零件连接,当齿轮箱20内的动力源驱动金属齿轮22转动时,由于塑胶套管14、轴本体10及轴孔221之间均为过盈配合,金属齿轮22、塑胶套管14和轴本体10形成一体,当一起转动时带动第二轴部13及齿轮箱20外的其他零件转动,从而将齿轮箱20内的运动通过输出轴传动递到齿轮箱20外的其他零件上。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12上也设有与轴孔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齿轮箱及其轴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轴体结构,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由一台阶面分隔形成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上套设有塑胶套管,所述塑胶套管与所述第一轴部过盈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轴体结构,包括轴本体,所述轴本体由一台阶面分隔形成第一轴部与第二轴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上套设有塑胶套管,所述塑胶套管与所述第一轴部过盈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部上相对设置两传递动力的第一平面,所述塑胶套管上相对设置两第二平面,两所述第二平面分别与两所述第一平面对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端部设有第一倒角。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面的两端端部均设有第二倒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胶套管的两管口截面呈跑道形。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本体为金属材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体结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徐尚祥朱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威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