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93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控制阀门、烟囱、烟气余热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锅炉通过第二烟道连接至烟囱,第二烟道上端设置有第一烟道,第一烟道的两端均与第二烟道相连通,第二烟道的中部安装有烟气余热换热器,烟气余热换热器与蒸发器连接。该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通过烟气余热换热器实现了对烟气废热的有效利用;设置旁通烟道可避免因烟气余热换热器阻力增大导致风机超负荷运行的现象;通过高温烟气对高盐废水进行加热,降低了蒸发器的加热蒸汽量、燃煤的消耗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节约了能源。

Flue gas waste heat recycling system for heating high salinity waste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lue gas waste heat recycling system for high salt water heating, including waste heat boiler, flue gas control valve, a chimney, a heat exchanger and an evaporator; the boiler through second flue connected to the chimney flu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the second sides of the first flue, flue flue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phase. The second central flue installation of flue gas heat exchanger, flue gas heat exchang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evaporator. For the high salt wastewater heating flue gas waste heat recycling system by flue gas heat exchang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flue gas waste heat; set the bypass flue can avoid the flue gas heat exchanger resistance increases in blower overload phenomenon; heating of high salt wastewater by high temperature flue gas, reduces the evaporator heating the amount of steam, coal consumption and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energy sav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节能减排
,具体是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燃煤、燃气发电机组中,锅炉各项热损失最大的是烟气废热,一般占锅炉热损失60%~70%。在传统工艺中,锅炉排出的烟气经风机送入脱硫系统,高温烟气经过石灰浆液喷雾降温完成脱硫后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在该过程中,锅炉烟气的热量基本上未被利用而直接浪费掉,烟气废热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国内针对热电厂脱硫废水、循环水排污、膜处理浓水等废水的近零排放处理,传统方法采用膜技术将废水高倍浓缩为高盐废水,通过蒸发器对高盐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存在以下缺点:蒸发器的加热蒸汽量较大,燃煤的消耗量大,导致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量较大,也造成了能源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锅炉、控制阀门、烟囱、烟气余热换热器和蒸发器;所述锅炉通过第二烟道连接至烟囱,第二烟道上端设置有第一烟道,第一烟道的两端均与第二烟道相连通,第二烟道的中部安装有烟气余热换热器,烟气余热换热器与蒸发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烟道的中部安装有控制阀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余热换热器上连接有高盐废水进水管和高盐废水出水管,且烟气余热换热器通过高盐废水出水管连接至蒸发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器的进料温度控制在55-6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蒸发器的进料温度控制在60-6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将烟气余热应用于加热高盐废水,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烟气余热换热器,实现了对烟气废热的有效利用;(2)本技术针对烟气余热换热器设置旁通烟道,通过调节控制阀门分流部分烟气,以此避免因烟气余热换热器阻力增大导致风机超负荷运行的现象;(3)本技术通过高温烟气对高盐废水进行加热,降低了蒸发器的加热蒸汽量,同时降低燃煤的消耗量,减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能源的节约。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锅炉;2-控制阀门;3-烟囱;4-烟气余热换热器;5-蒸发器;6-高盐废水进水管;7-高盐废水出水管;8-第一烟道;9-第二烟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锅炉1、控制阀门2、烟囱3、烟气余热换热器4和蒸发器5;所述锅炉1通过第二烟道9连接至烟囱3,第二烟道9上端设置有第一烟道8,第一烟道8的两端均与第二烟道9相连通,所述第一烟道8的中部安装有控制阀门2,第二烟道9的中部安装有烟气余热换热器4,针对烟气余热换热器4设置旁通烟道即第一烟道8,通过调节控制阀门2分流部分烟气,以此避免因烟气余热换热器4阻力增大导致风机超负荷运行的现象,风机出口设置压力监测装置,通过出口压力监测装置来调节控制阀门2的开启度,通过烟气余热换热器4可以实现对烟气废热的有效利用,烟气余热换热器4上连接有高盐废水进水管6和高盐废水出水管7,且烟气余热换热器4通过高盐废水出水管7连接至蒸发器5;高盐废水由高盐废水进水管6进入烟气余热换热器4,锅炉1产生的高温烟气由第二烟道9进入烟气余热换热器4,通过烟气余热换热器4使得高温烟气对高盐废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高盐废水经高盐废水出水管7进入蒸发器5,蒸发器5对高盐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降低了蒸发器5的加热蒸汽量,同时降低燃煤的消耗量,减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能源的节约;所述蒸发器5的进料温度控制在55-65℃,优选的,所述蒸发器5的进料温度控制在60-6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热电厂烟气余热应用于高盐废水的加热。高盐废水由高盐废水进水管6进入烟气余热换热器4,锅炉1产生的高温烟气由第二烟道9进入烟气余热换热器4,通过烟气余热换热器4使得高温烟气对高盐废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高盐废水经高盐废水出水管7进入蒸发器5,蒸发器5对高盐废水进行蒸发结晶处理,降低了蒸发器5的加热蒸汽量,同时降低燃煤的消耗量,减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能源的节约;针对烟气余热换热器4设置旁通烟道即第一烟道8,通过调节控制阀门2分流部分烟气,以此避免因烟气余热换热器4阻力增大导致风机超负荷运行的现象,通过烟气余热换热器4可以实现对烟气废热的有效利用。该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将烟气余热应用于加热高盐废水,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烟气余热换热器4,实现了对烟气废热的有效利用;(2)本技术针对烟气余热换热器4设置旁通烟道,通过调节控制阀门2分流部分烟气,以此避免因烟气余热换热器4阻力增大导致风机超负荷运行的现象;(3)本技术通过高温烟气对高盐废水进行加热,降低了蒸发器5的加热蒸汽量,同时降低燃煤的消耗量,减小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实现了能源的节约。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控制阀门(2)、烟囱(3)、烟气余热换热器(4)和蒸发器(5);所述锅炉(1)通过第二烟道(9)连接至烟囱(3),第二烟道(9)上端设置有第一烟道(8),第一烟道(8)的两端均与第二烟道(9)相连通,第二烟道(9)的中部安装有烟气余热换热器(4),烟气余热换热器(4)与蒸发器(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锅炉(1)、控制阀门(2)、烟囱(3)、烟气余热换热器(4)和蒸发器(5);所述锅炉(1)通过第二烟道(9)连接至烟囱(3),第二烟道(9)上端设置有第一烟道(8),第一烟道(8)的两端均与第二烟道(9)相连通,第二烟道(9)的中部安装有烟气余热换热器(4),烟气余热换热器(4)与蒸发器(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盐废水加热的烟气余热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烟道(8)的中部安装有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涛聂琨李永超王和春苑飞朱爱萍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