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空腔隔振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44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包括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交联聚乙烯5~18,基础塑料共聚物15~85,第一发泡剂1~15,第二发泡剂1.5~8,交联剂0.5~2.7。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能有效地把车身中相关位置中的空腔通道阻隔,使原来经地板梁、后轮罩、顶棚、前围板、门板等处经车身空腔而传入的振源和噪音阻隔,从而大大提高隔振、隔音、减振、降噪的效果,达到进一步改善轿车坐舱内的振动和噪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车身空腔隔振垫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轿车的“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轿车坐舱内对“隔音、隔振、防腐、防噪”的标准要求也不断提升。目前汽车工程技术人员在轿车内已对车辆减振器、前后前围隔音隔热垫、车内隔音、隔振地毯、车身粘贴玻璃、车顶棚等等都做了隔音隔振的技术升级,使轿车坐舱内的振动和噪音得到了有效地改善。但是,车身结构中的空腔通道也会产生振动的噪声,这个技术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车身在制造过程中是先由金属钣材由模具冲压成型后,由内板、加强板和外板等汽车钣金属焊合而成。因此一般在内板与加强板及外板中间一定会形成必要的间隙和空间,特别是车身加强件A、B、C、D柱及底部两侧纵樑都形成了中空的柱状结构件。这些柱件及纵樑的中空结构有效地保证了车身结构的强度和刚性。因此车身结构中的空腔状态是必须要有的,但是正因为车身结构的中空空腔也形成了传递外界噪音和振动的特殊通道,同时车身在顶棚、纵樑等长形态的金属钣件在过道路沟坎时也会因结构的扭曲、振动形成响声,在车辆高速行驶运动中又会因外界风压、风阻对车身形成共鸣响声及道路路面沙石也会在运动中对车身造成冲击响声,运动中时有共振频率又会对车身外板形成振动与声响,这些噪音和振动都会在车身内、外板之间的空腔达到快速传递的通道效应。为进一步提升减振隔音技术,20世纪末又进入了对车身结构中的空腔通道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只要合理的封闭车身空腔通道,就能有效地改善轿车坐舱内的振动和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封闭车身空腔从而能有效地改善轿车坐舱内的振动和噪音的车身空腔隔振垫。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包括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交联聚乙烯5~18,基础塑料共聚物15~85,第一发泡剂1~15,第二发泡剂1.5~8,交联剂0.5~2.7。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的重量比为70~30∶30~70。所述的基础塑料共聚物包括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MA/EBA)、乙烯-丙烯酸酯类三元共聚物、聚氨酯(PU)、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第一发泡剂包括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C、发泡剂ADCA。所述的第二发泡剂包括对-(对-磺酰肼二苯醚)、发泡剂OBSH。所述的交联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剂DCP。所述的膨胀体材料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复合稳定剂0.5~2,润滑剂1.5~3,抗氧剂0.1~0.88,无机颜料0.2~0.8,无机填料5~10。所述的复合稳定剂包括固体钙锌,所述的润滑剂包括硬酯酸锌,所述的抗氧剂包括抗氧1010,所述的无机颜料包括氧化铬绿,所述的无机填料包括碳酸钙、高岭土。经结合汽车制造工艺流程中合理及理想的作业程序,将多个本专利技术车身空腔隔振垫设置于车身空腔必须阻隔的适当位置之中,待到白车身经酸洗、中和、纯化、磷化,经首道油漆后再进入油漆烘烤炉内烘烤。在炉内经170~190℃高温和一定时间后,车身空腔隔振垫零件完成发泡粘结,把零件与白车身内、外板紧密地粘结成一体,有效地把原车身中相关位置中的空腔通道阻隔,达到全封闭,从而使原来经地板樑、后轮罩、顶棚、前围板、门板等处经车身空腔而传入的振源和噪音阻隔,达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轿车坐舱内的隔振、隔音、减振、降噪的目的。同时,车身空腔隔振垫在车身空腔内发泡粘结后,进一步加固了车身的强度,对车身结构和车身抗冲撞都起到优化作用,在轿车舒适性及安全性上也得到了重要提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一种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为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交联聚乙烯13,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MA/EBA)52,偶氮二甲酰胺7,对-(对-磺酰肼二苯醚)4.5,过氧化二异丙苯1.6;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的重量比为60∶40。实施例2一种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为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交联聚乙烯13,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52,发泡剂AC 7,对-(对-磺酰肼二苯醚)4.5,交联剂DCP1.6,固体钙锌1.2,硬酯酸锌2.2,氧化铬绿0.5,抗氧1010 0.4,碳酸钙7.5;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的重量比为40∶60。实施例3一种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为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高压聚乙烯8,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85,偶氮二甲酰胺1,对-(对-磺酰肼二苯醚),过氧化二异丙苯0.5,固体钙锌0.5,硬酯酸锌1.5,抗氧10100.1,氧化铬绿0.2,碳酸钙5;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的重量比为70∶30。实施例4一种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为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采用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高压聚乙烯18,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20,发泡剂ADCA 15,发泡剂OBSH 8,交联剂DCP 2.7,固体钙锌2,硬酯酸锌3,抗氧1010 0.88,氧化铬绿0.8,高岭土10;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的重量比为30∶70。权利要求1.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包括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交联聚乙烯5~18,基础塑料共聚物15~85,第一发泡剂1~15,第二发泡剂1.5~8,交联剂0.5~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空腔隔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的重量比为70~30∶30~7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空腔隔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塑料共聚物包括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EM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EMA/EBA)、乙烯—丙烯酸酯类三元共聚物、聚氨酯(PU)、三元乙丙橡胶(EPDM)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空腔隔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发泡剂包括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AC、发泡剂ADC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空腔隔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发泡剂包括对-(对-磺酰肼二苯醚)、发泡剂OBSH。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空腔隔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联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剂DCP。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空腔隔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胀体材料还包括以下一种或几种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复合稳定剂0.5~2,润滑剂1.5~3,抗氧剂0.1~0.88,无机颜料0.2~0.8,无机填料5~1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空腔隔振垫,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身空腔隔振垫,包括基础骨架材料和膨胀体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骨架材料包括尼龙PA6.6,所述的膨胀体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份含量的原料:交联聚乙烯5~18,基础塑料共聚物15~85,第一发泡剂1~15,   第二发泡剂1.5~8,交联剂0.5~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健铭姚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特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