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卧式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卧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卧式压缩机内的冷冻油在设备运行中起到润滑、密封、降温等作用,然而在压缩机运行时冷冻油和冷媒有一定互溶性,同时压缩机泵体运转时排出的气态冷媒为高温、高速气体,因此气态冷媒排出时会将压缩机内少许油滴一起带出,并排入空调系统中。当压缩机排气中含油量较大时,冷冻油容易在空调系统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上形成较厚的油膜,影响系统的换热效率;此外当吐油率较大时压缩机内油液面会下降从而影响泵体润滑、密封等,最终导致压缩机可靠性降低,系统COP下降。基于此,卧式压缩机上需要设置油气分离装置,已有的卧式压缩机通常在主轴承上安装分离滤芯,通过分离滤芯改变冷媒流向,以对油气进行分离,降低压缩机吐油量。上述改进结构虽然能够降低压缩机的吐油量,但是仍旧存在如下缺点:结构较复杂、制造工艺性差、成本高、不易量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能够降低吐油量、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卧式压缩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以及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以及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包括气缸、活塞、主轴承以及副轴承,所述压缩组件具有出气口、通气孔以及排气通道,所述压缩组件的主轴承所在侧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电机容腔,所述压缩组件的副轴承所在侧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泵体容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电机容腔相连通,所述电机容腔与所述泵体容腔通过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泵体容腔与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排气口;以及压缩组件,所述压缩组件包括气缸、活塞、主轴承以及副轴承,所述压缩组件具有出气口、通气孔以及排气通道,所述压缩组件的主轴承所在侧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电机容腔,所述压缩组件的副轴承所在侧与所述壳体之间限定出泵体容腔,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电机容腔相连通,所述电机容腔与所述泵体容腔通过所述通气孔相连通,所述泵体容腔与所述排气口通过所述排气通道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由所述副轴承、所述气缸、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包括:第一子排气通道,所述气缸的朝向所述副轴承的一端具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副轴承共同限定出所述第一子排气通道,所述副轴承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凹槽以使所述第一子排气通道与所述泵体容腔相连通;以及第二子排气通道,所述气缸的周壁上具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壳体共同限定出第二子排气通道,所述第二子排气通道与所述排气口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为扇形、圆形、椭圆形或方形,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壁沿所述气缸的径向延伸,所述副轴承具有用于部分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其中一侧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上相应的侧壁之间间隔开,所述第一凸缘的另一侧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上相应的侧壁之间间隔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卧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处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横截面面积为S1,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面积为S2,其中S2≥S1;所述第一凹槽的流通面积为S,S3为所述第一凸缘的其中一侧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上相应的侧壁之间的流通面积,S4为所述第一凸缘的另一侧侧壁与所述第一凹槽上相应的侧壁之间的流通面积,S=S3+S4,其中S≥S1。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俊,邹志锋,郝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