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用侧涵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4006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飞行器用侧涵道,安装于飞行器的底座的两侧,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包括涵道本体、扇叶结构及固定架,所述扇叶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叶片,所述扇叶机构安装于所述涵道本体内,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呈可拆的与底座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呈水平的设置,藉由所述扇叶机构的叶片在所述涵道本体内旋转来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藉由固定架而呈可拆卸的连接于飞行器的底座上,解除固定架与底座的连接,即可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结构简单且连接稳定。

Side rail for aircraf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hicle side channel, on both sides of base installed in the aircraft, to provide thrust for the aircraft, including the ducted body, fan blade structure and fixed frame, the fan blade mechanism has a rotatable blade, the blade mechanism mounted to the ducted body, the the fixed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ducted body, wherein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other end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the ducted body is horizontally arranged, the blades of the fan blade rotation mechanism in the ducted body to provide horizontal thrust by the utility model; the fixed frame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chassis, disconnect the fixed frame and th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disassembled to replace or repair,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飞行器用侧涵道
本技术涉及飞行器用涵道,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供水平推力的飞行器用侧涵道。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兼具交通及娱乐休闲的乘坐工具创新更是日新月异,随着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飞行器中的小型飞行器(通常仅提供一两个座位的飞行器)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用于飞行器的侧涵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侧涵道,一般通过电焊方式固定于飞行器两侧,或者在制造时将飞行器的底座与侧涵道一体成型。这样的侧涵道具有以下问题:1、侧涵道的各焊接点无法做到焊接均匀和焊点相同的因此有的焊接点会出现受力过大,有的焊接点相对受力较小,受力过大的焊点长期受力极易造成焊点脱离,从而使得涵道工作时出现晃动,使得飞行器出现颠簸,严重的会使飞行器失控,出现安全事故;2、侧涵道与飞行器外壳一体成型,造成了调整维修的困难,不利于飞行器的保养维修。3、侧涵道在制造时可能出现并不是水平设置的情况,但是又难以调整。因此,亟需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稳定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拆卸方便且稳定的飞行器用侧涵道飞行器用侧涵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行器用侧涵道,该飞行器用侧涵道安装于飞行器的底座的两侧,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其包括涵道本体、扇叶机构及固定架,所述涵道本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扇叶机构安装于涵道本体内,所述扇叶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呈可拆的与底座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呈水平的设置,通过所述扇叶机构的叶片在所述涵道本体内的旋转而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飞行器用侧涵道藉由固定架而呈可拆卸的连接于飞行器的底座上,一方面使得在需要更换或维修时,解除固定架与底座的连接,即可将本技术的飞行器用侧涵道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或维修;另一面,通过固定架与底座的可拆卸连接,避免了采用焊接方式,而引起的焊点分布不均匀,并最终因焊点受力不均使导致焊点脱落的情况发生,避免了飞行过程中涵道本体因焊点受力不均匀而造成飞行器发生晃动,甚至失控的情况发生,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采用焊接的方式存在的技术缺陷;另,本技术的飞行器用侧涵道藉由固定架与底座的可拆卸连接,还可对涵道本体的位置进行微调,确保涵道本体始终呈水平的设置,确保了本技术飞行器用侧涵道在水平方向提供的推力的稳定性。较佳地,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及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可实现飞行器用侧涵道调整至水平与飞行器的底座的位置。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方便飞行器用侧涵道整个从飞行器的底座中拆卸出来。较佳地,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与飞行器用侧涵道更加牢固的连接。较佳地,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卡持件,所述卡持件呈可拆卸的连接于所述涵道本体上;使得涵道本体在维修时可从所述卡持件上拆卸下来。较佳地,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持件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较佳地,所述卡持件呈弧形结构,所述弧形结构形成供涵道本体伸入的卡持腔;提高了涵道本体的稳定性和可拆卸性。较佳地,所述卡持件的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涵道本体呈可拆卸的连接;卡持件藉由两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的第一连接部而与涵道本体呈可拆卸的连接,有效的实现了涵道本体的快速安装及拆卸;同时,藉由凸出的第一连接部,使得操作空间得以扩大,从外能更加快捷方便的将卡持件与涵道本体进行可拆卸的连接。较佳地,所述涵道本体具有向外凸伸形成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对应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可拆卸的连接;保证了涵道本体与卡持件连接的稳定性,实现了涵道本体与卡持件相对连接位置的微调。较佳地,所述固定架上开设有若干减重小孔;藉由贯穿设置与固定架上的减重小孔,既节省了材料,又减轻了本技术飞行器用侧涵道的重量,减少能源的消耗和延长了飞行器的续航能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飞行器用侧涵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拆除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飞行器用侧涵道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6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考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飞行器用侧涵道100,包括固定架10、涵道本体20及扇叶机构30,涵道本体20呈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形成风道20a,具体地该涵道本体20由可拆接的四部分连接组装而成,其包括第一筒体部21、第二筒体部22、端头部23及进风部24,进风部24、第一筒体部21及第二筒体部22依次对接连接,形成涵道本体20的风道20a,端头部23设置于风道20中并与第一筒体部21的内侧壁连接,扇叶机构30安装于涵道本体20内,具体地,扇叶机构30收容于风道20a内,扇叶机构30具有可旋转的叶片31,固定架10的一端与涵道本体20连接,固定架10的另一端与底座(图中未示)呈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固定架10与底座可采用快拆结构、螺丝与螺母的配合、螺钉与螺孔的配合等方式实现二者的可拆卸连接;涵道本体20藉由固定架10与底座的连接,使涵道本体20呈水平的设置,本技术藉由扇叶机构30的叶片31在涵道本体20的风道20a内的旋转而为飞行器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从而使得飞行器具有稳定的水平方向推力,为飞行器的前进及转弯提供了稳定的推力。以下结合图1-图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继续参考图3至图5所示,较佳者,扇叶机构30包括叶片31、转动轴32以及电机33,电机33安装在第二筒体部22后端,电机33的转动轴32穿过第二筒体部22的中空结构,穿过第二筒体部22的中空结构的转动轴与叶片31连接,该叶片31位于第一筒体部22的中空结构中。参考图1-图6所示,本技术飞行器用侧涵道100的固定架10包括支撑部11及固定部12,支撑部11的一端与涵道本体20连接,具体地,支撑部11与涵道本体20可通过卡接、卡扣及螺丝等进行可拆卸的连接,从而便于实时的微调涵道本体20的位置,确保涵道本体处于稳定的水平状;支撑部11的另一端与固定部12固定连接,具体地,固定部12由支撑部11弯折延伸形成,从而使得二者为一体式结构,大大的提高了强度和减少了制造工艺及成本,固定部12与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具体地,固定部12与底座可采用快拆结构、螺丝与螺母的配合、螺钉与螺孔的配合等方式实现二者的可拆卸连接。继续参考图1-图6所示,较佳者,支撑部11与固定部12连接形成U字形结构,形成U字形结构的支撑部11与固定部12,更加易于制造。参考图1-图8所示,较佳者,固定架10还包括卡持件13,卡持件13呈拆卸的连接于涵道本体20上,具体地,该卡持件13可拆卸的连接于涵道本体20的第二筒体部22上,支撑部11的一端与卡持件13通过焊接、一体成型或快拆结构等进行连接,支撑部11的另一端与固定部12连接;藉由卡持件13与涵道本体20的可拆卸连接,有效的实现了涵道本体20的快速安装及拆卸。继续参考图1-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飞行器用侧涵道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器用侧涵道,安装于飞行器的底座的两侧,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用侧涵道包括涵道本体、扇叶机构及固定架,所述涵道本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扇叶机构安装于所述涵道本体内,所述扇叶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呈水平的设置,藉由所述扇叶机构的叶片在所述涵道本体内的旋转而为所述飞行器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用侧涵道,安装于飞行器的底座的两侧,为飞行器提供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用侧涵道包括涵道本体、扇叶机构及固定架,所述涵道本体呈中空结构,所述扇叶机构安装于所述涵道本体内,所述扇叶机构具有可旋转的叶片,所述固定架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所述涵道本体呈水平的设置,藉由所述扇叶机构的叶片在所述涵道本体内的旋转而为所述飞行器提供水平方向的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支撑部及固定部,所述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涵道本体连接,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底座呈可拆卸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用侧涵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形成U字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益华罗文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哈威飞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