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1118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4:36
能够产生均匀的燃料喷雾。喷嘴板(3)的喷嘴孔(6)经由涡流室(13)和在涡流室(13)开口的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18、20)与燃料喷射装置(1)的燃料喷射口(5)连接。涡流室(13)为将同样大小的第一以及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6、27)组合而形成的形状,在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短轴(28)的端部侧并且与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不重合的短轴(28)的端部侧使第一燃料引导槽(18)开口,在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短轴(30)的端部侧并且与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不重合的短轴(30)的端部侧使第二燃料引导槽(20)开口。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18、20)形成为槽深度比涡流室(13)的深度深,在涡流室(13)的内部一边使槽截面积逐渐减小一边延伸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安装于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口,将从燃料喷射口流出的燃料微粒化而喷射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以下,适当地简称为喷嘴板)。
技术介绍
汽车等的内燃机(以下,简称为“发动机”)将从燃料喷射装置喷射的燃料与经由进气管导入的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混合气,使该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在如上所述的发动机中,从燃料喷射装置喷射的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状态对发动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从燃料喷射装置喷射的燃料的微粒化是影响发动机的性能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燃料喷射装置中,为了谋求喷雾中的燃料的微粒化,在阀体的燃料喷射口安装喷嘴板,并从形成于该喷嘴板的多个微小喷嘴孔喷射燃料。图15表示如上所述的以往的喷嘴板100。该图15所示的喷嘴板100是第一喷嘴板101与第二喷嘴板102层叠而成的层叠构造体。并且,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在第一喷嘴板101中,贯通内外的第一喷嘴孔103A、103B相对于沿着Y轴延伸的中心线104上的位置并且沿着X轴延伸的中心线105在线对称的位置形成一对。另外,如图15以及图17所示,在第二喷嘴板102中,第二喷嘴孔106A、106B相对于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中心线105上的位置并且沿着Y轴延伸的中心线104,在线对称的位置形成一对,这些一对第二喷嘴孔106A、106B经由在与第一喷嘴板101抵接的面(表面)107侧形成的一对弯曲槽108A、108B(第一弯曲槽108A、第二弯曲槽108B)与第一喷嘴孔103A、103B连通。另外,第二喷嘴板102利用使一对弯曲槽108A、108B沿着中心线104延伸的连通槽110连通。图15所示的以往的喷嘴板100将从阀体的燃料喷射口喷射的燃料从第一喷嘴孔103A、103B向弯曲槽108A、108B内导入,使向弯曲槽108A、108B流入的燃料利用弯曲槽108A、108B一边回转运动一边从第二喷嘴孔106A、106B向外部流出,来谋求燃料雾化质量的改善(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特表平10-5072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然而,如图15以及图17所示,以往的喷嘴板100由于第一弯曲槽108A的一部分与第二弯曲槽108B的一部分在第二喷嘴孔106A(106B)直接开口,因此在第一弯曲槽108A以及第二弯曲槽108B内流动的燃料的一部分不会在第二喷嘴孔106A(106B)的周围充分回转就向第二喷嘴孔106A(106B)流出,不会对从第一弯曲槽108A以及第二弯曲槽108B向第二喷嘴孔106A(106B)流出的燃料赋予足够的回转力,会使在第二喷嘴孔106A(106B)内流动的燃料的回转力以及流速不足,会使由于从第二喷嘴孔106A(106B)喷射燃料而产生的喷雾中的燃料粒子细微化以及均匀化不充分。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通过从喷嘴孔喷射燃料而产生的喷雾中的燃料粒子进一步细微化,并且能够使喷雾中的燃料粒子进一步均匀化的喷嘴板。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涉及形成有相对于燃料喷射装置1的燃料喷射口5配置,使从所述燃料喷射口5喷射的燃料通过的多个喷嘴孔6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喷嘴孔6经由涡流室13以及在该涡流室13开口的第一燃料引导槽18和第二燃料引导槽20与所述燃料喷射口5连接。另外,所述涡流室13是将形成于与所述燃料喷射口5相对的面侧的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和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同样大小的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组合而形成的形状,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中心27a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中心26a偏移配置,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局部地重合,在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并且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不重合的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使所述第一燃料引导槽18开口,在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7不重合的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使所述第二燃料引导槽20开口,所述喷嘴孔6位于将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中心26a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中心27a连结起来的假想直线的中央,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侧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侧相对于所述假想直线16的中央17点对称。另外,所述第一燃料引导槽18形成为槽深度比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深度深,从在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开口的部分到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26的侧壁35一边使槽截面积逐渐减小一边延伸设置。另外,所述第二燃料引导槽20形成为槽深度比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深度深,从在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开口的部分到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27的侧壁38,一边使槽截面积逐渐减小一边延伸设置。并且,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18、20流入所述涡流室13的燃料在所述涡流室13内一边沿着同一方向回转一边被向所述喷嘴孔6引导。专利技术的效果利用以上结构的本专利技术,被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导入涡流室的内部的燃料利用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中的位于涡流室内的部分,向沿着涡流室的侧壁的方向(同一的回转方向)流动并且收缩而使流速增加。进一步地,在涡流室内,来自第一燃料引导槽的燃料和来自第二燃料引导槽的燃料在向同一方向回转时相互作用而增加回转速度以及回转力。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喷嘴板与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未延伸设置到涡流室的内部的喷嘴板、现有例的喷嘴板相比,能够增大通过喷嘴孔的燃料的回转方向的速度分量,使从喷嘴孔喷射的燃料薄膜化,因此能够抑制由于从喷嘴孔喷射燃料而产生的喷雾的偏差,能够产生更细微并且均匀的喷雾。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表示安装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燃料喷射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图。图2(a)是喷嘴板的主视图,图2(b)是沿着图2(a)的A1-A1线切断而表示的喷嘴板的剖视图,图2(c)是喷嘴板的后视图,图2(d)是图2(b)的B1部的放大图,图2(e)是图2(c)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涡流室的详细图。图3(a)是涡流室的俯视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A2-A2线切断表示的涡流室的剖视图,图3(c)是沿着图3(a)的A3-A3线切断表示的涡流室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射出成形用金属模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嘴板的图。图5(a)是喷嘴板的主视图,图5(b)是沿着图5(a)的A4-A4线切断表示的喷嘴板的剖视图,图5(c)是喷嘴板的后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喷嘴板的射出成形用金属模的剖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喷嘴板的涡流室的详细图。图7(a)是涡流室的俯视图,图7(b)是沿着图7(a)的A5-A5线切断表示的剖视图,图7(c)是沿着图7(a)的A6-A6线切断表示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喷嘴板的涡流室的详细图。图8(a)是涡流室的俯视图,图8(b)是沿着图8(a)的A7-A7线切断表示的涡流室的剖视图,图8(c)是沿着图8(a)的A8-A8线切断表示的涡流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其具有相对于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口配置,使从所述燃料喷射口喷射的燃料通过的多个喷嘴孔,该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孔经由涡流室以及在该涡流室开口的第一燃料引导槽和第二燃料引导槽与所述燃料喷射口连接,所述涡流室是将形成于与所述燃料喷射口相对的面侧的第一椭圆形状凹部和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同样大小的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组合而形成的形状,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偏移配置,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局部地重合,在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并且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不重合的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使所述第一燃料引导槽开口,在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不重合的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使所述第二燃料引导槽开口,所述喷嘴孔位于将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假想直线的中央,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侧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侧相对于所述假想直线的中央点对称,所述第一燃料引导槽形成为,槽深度比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深度深,从在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开口的部分到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侧壁,一边使槽截面积逐渐减小一边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燃料引导槽形成为,槽深度比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深度深,从在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开口的部分到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侧壁,一边使槽截面积逐渐减小一边延伸设置,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流入到所述涡流室的燃料在所述涡流室内一边沿着同一方向回转一边被向所述喷嘴孔引导。...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1.09 JP 2015-0033161.一种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其具有相对于燃料喷射装置的燃料喷射口配置,使从所述燃料喷射口喷射的燃料通过的多个喷嘴孔,该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的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孔经由涡流室以及在该涡流室开口的第一燃料引导槽和第二燃料引导槽与所述燃料喷射口连接,所述涡流室是将形成于与所述燃料喷射口相对的面侧的第一椭圆形状凹部和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同样大小的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组合而形成的形状,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偏移配置,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局部地重合,在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并且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不重合的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使所述第一燃料引导槽开口,在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并且与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不重合的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主轴的一方的端部侧使所述第二燃料引导槽开口,所述喷嘴孔位于将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中心连结起来的假想直线的中央,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侧与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侧相对于所述假想直线的中央点对称,所述第一燃料引导槽形成为,槽深度比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深度深,从在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开口的部分到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一椭圆形状凹部的侧壁,一边使槽截面积逐渐减小一边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燃料引导槽形成为,槽深度比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深度深,从在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开口的部分到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内部,沿着所述第二椭圆形状凹部的侧壁,一边使槽截面积逐渐减小一边延伸设置,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燃料引导槽流入到所述涡流室的燃料在所述涡流室内一边沿着同一方向回转一边被向所述喷嘴孔引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一方为长轴和短轴中的短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一方为长轴和短轴中的长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喷射装置用喷嘴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幸二
申请(专利权)人:恩普乐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