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薄内板和薄外板的可加热的复合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0865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20
用于分隔车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车辆‑复合玻璃,其至少包括:‑由玻璃制成的内板(1),其包括内侧(III)和外侧(IV),‑由玻璃制成的外板(2),其包括内侧(II)和外侧(I),‑热塑性中间层(3),其将内板(1)的内侧(III)与外板(2)的内侧(II)接合,其中‑内板(1)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1.4mm,‑外板(2)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1.8 mm,并且‑在内板(1)的内侧(III)或外板(2)的内侧(II)上施加可电加热的涂层(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具有薄内板和薄外板的可加热的复合玻璃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薄内板和薄外板的可加热的复合玻璃、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复合玻璃作为车辆领域中的装配玻璃是充分已知的。其通常由借助热塑性中间层相互接合的两个厚度为2mm至3mm的玻璃板构成。这类复合玻璃尤其用作挡风玻璃和顶玻璃,但也越来越多地用作侧玻璃和后玻璃。目前,车辆工业力争降低车辆的重量,这伴随着降低的燃料消耗。降低装配玻璃的重量可以对此做出重要贡献,这尤其可通过降低的板厚度来实现。这类薄板的厚度尤其小于2mm。尽管板厚度降低,但是,必须确保对玻璃板的稳定性和断裂强度的要求。EP2421704B1公开了一种重量降低的复合玻璃板,其抗石击强度通过不对称的复合结构而有利提高。由此,该板满足了对车辆中的安全装配玻璃在机械刚性和强度以及抗石击强度方面的高要求(ECE-R43:2004)。在现代机动车中,经常使用可加热的挡风玻璃、侧玻璃或后玻璃,以保持车窗没有冰和冷凝水。出于美观原因以及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存在于板中的加热元件对于观察者而言应是不可见或几乎不可见的。挡风玻璃的视野由于法律规定不允许有视线限制。挡风玻璃中的线形可加热元件虽然符合这些法律规定,但是这些线特别在昏暗和逆光的情况下造成干扰性反射。近年来,特别是在汽车领域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具有红外反射导电涂层的板。这种涂层一方面具有好的导电性,这实现板的加热,并且此外具有红外反射性能,这避免不希望的内部空间被入射日光加热。这些层体系因此不仅在与安全性相关的方面,如不受限的视线,而且在生态角度上,如降低有害物质排放,以及改善车辆舒适度方面特别重要。这类功能涂层的各种实例是例如红外反射涂层或可加热涂层。热辐射反射涂层例如由EP2141135A1、WO2010115558A1和WO2011105991A1已知,可加热涂层例如由WO03/024155A2、US2007/0082219A1和US2007/0020465A1已知。此外,对可加热涂层的领域进行了另外的改进,这降低了表面电阻并因此实现了板的更高的加热功率。WO2013/104439和WO2013/104438公开了包含具有至少两个导电层以及多个介电层的层堆叠体的导电涂层。这些涂层具有非常低的层电阻,例如0.7Ω/□并且因此也非常适合用于加热大面积的板。通常,将这些涂层施加到复合板的玻璃板之一上,尤其通过阴极溅射(溅射)。在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变得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的过程中,希望的是能降低车辆的有害物质排放。这一方面可以间接地通过降低车辆组件的重量和另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地通过降低燃料消耗来实现。尤其是车辆中固定集成的负载如空调或可加热的板为车辆的燃料消耗作出贡献。因此,特别希望的是降低可加热的车辆板的能耗。WO2015/158464展示了一种具有厚度为0.1mm至0.4mm的内板的复合玻璃。WO2015058885展示了一种复合玻璃,其中功能涂层布置在载体层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始终不变的加热的情况下具有降低的能耗的可加热的复合玻璃,其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断裂强度,以能用于车辆领域中,以及提供其制造方法及其用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复合玻璃、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其制造方法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其用途得以实现。优选的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获悉。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优选是用于车辆的复合玻璃(车辆-复合玻璃)。该复合玻璃被设置用于在开口中,特别是在车辆的窗口中将内部空间相对于外部环境分隔。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或复合板)包括至少一个内板、一个外板和一个将内板与外板接合的热塑性中间层,以及在内板的内侧或外板的内侧上的可电加热的涂层。内板的内侧是内板的朝向热塑性中间层的表面,而内板的外侧在安装位置中朝向车辆内部空间。外板的内侧同样朝向热塑性中间层,而外板的外侧朝向车辆环境。所述内板和外板由玻璃构成。内板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1.4mm且外板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1.8mm。可电加热涂层与具有这种薄内板和薄外板的复合玻璃的组合是特别有利的,因为通过降低材料厚度减少要加热的物料,由此可在相同的加热功率下实现降低的能耗。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断裂强度,以能用于车辆领域中。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内板表示复合板的面向内部空间(车辆内部空间)的板。外板表示面向外部环境的板。已表明,具有用于外板和内板的本专利技术厚度的复合玻璃具有惊人高的稳定性和断裂强度,特别是耐刮强度和抗石击强度。该内板还可以具有比迄今通常认为的明显更小的厚度。该复合玻璃的稳定性和断裂强度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外板厚度选择以及外和内板在厚度方面的显著不对称来实现。令人惊奇地,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符合车辆领域中高的安全要求。这些要求通常通过标准化的断裂、击打和刮擦测试检验,例如通过根据ECER43的落球测试。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玻璃特别优选是机动车的挡风玻璃。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板是弯曲的板,即在层压成复合玻璃前经受了热弯曲工艺的板。虽然该内板原则上也可以是未预弯曲的板,由于其小的厚度,其在层压时与外板的形状相匹配。但是有利的是,特别是在空间的多个方向上的所谓的三维弯曲时,使用预弯曲的内板,因为所希望的形状可用小的光学失真来实现。因为该弯曲工艺在玻璃结构中留下特征性标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目视检测将预弯曲和未预弯曲的彼此区分开。根据本专利技术,较厚的外板是预弯曲的。外板和内板优选完全一致地预弯曲,即它们具有相同的预弯曲。所述内板的厚度可以是,例如,0.2mm、0.3mm、0.4mm、0.5mm、0.6mm、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或1.4mm。所述外板的厚度可以是,例如,0.7mm、0.8mm、0.9mm、1.0mm、1.1mm、1.2mm、1.3mm、1.4mm、1.5mm、1.6mm、1.7mm或1.8mm。所述内板的厚度优选为0.2mm至1.4mm,特别优选0.5mm至1.2mm,特别是0.6mm至1.0mm。所述外板的厚度优选为0.7mm至1.4mm、0.7mm至1.8mm,特别优选1.2mm至1.7mm。这些范围在高稳定性和断裂强度的情况下在复合玻璃的较小重量方面是有利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外板是未施加预应力的,特别是未施加化学预应力,且该外板的厚度为0.7mm至1.4mm。在复合玻璃的稳定性、板的重量减少和所需加热功率的降低方面,下列厚度组合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a)外板1.8mm且内板1.4mmb)外板1.6mm且内板0.7mmc)外板1.6mm且内板0.3mmd)外板0.7mm且内板0.7mm。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外板和内板具有不同厚度,其中外板比内板厚。外板和内板之间的厚度不对称性导致高稳定性。就这点而言,厚度小于或等于0.4mm的内板和厚度大于或等于1.5mm的外板的强不对称组合在板的稳定性和抗石击强度方面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因此,相比于传统的板厚度,可以实现极大的重量减轻,并且尽管如此,可以获得对于车辆领域中,特别是作为挡风玻璃的应用而言具有足够高强度的复合玻璃。由于降低的板厚度,此外得到显著降低的为了加热被加热的板要耗费的能量。在这一范围内,1.6mm厚的外板和0.3mm厚的内板的组合就所述效果而言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薄内板和薄外板的可加热的复合玻璃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分隔车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车辆‑复合玻璃,其至少包括:‑ 由玻璃制成的内板(1),其包括内侧(III)和外侧(IV),‑ 由玻璃制成的外板(2),其包括内侧(II)和外侧(I),‑ 热塑性中间层(3),其使内板(1)的内侧(III)与外板(2)的内侧(II)接合,其中‑ 内板(1)的厚度为0.5 mm至1.2 mm,‑ 外板(2)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1.8 mm,并且‑ 在内板(1)的内侧(III)或外板(2)的内侧(II)上施加可电加热的涂层(4)。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2.16 EP 15200334.91.用于分隔车辆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车辆-复合玻璃,其至少包括:-由玻璃制成的内板(1),其包括内侧(III)和外侧(IV),-由玻璃制成的外板(2),其包括内侧(II)和外侧(I),-热塑性中间层(3),其使内板(1)的内侧(III)与外板(2)的内侧(II)接合,其中-内板(1)的厚度为0.5mm至1.2mm,-外板(2)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1.8mm,并且-在内板(1)的内侧(III)或外板(2)的内侧(II)上施加可电加热的涂层(4)。2.根据权利要求1的车辆-复合玻璃,其是挡风玻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车辆-复合玻璃,其中内板(1)的厚度为0.6mm至1.0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车辆-复合玻璃,其中外板(2)的厚度为0.7mm至1.8mm,优选1.2mm至1.7mm。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车辆-复合玻璃,其中热塑性中间层(3)通过单个的热塑性薄膜形成,其优选至少含有聚乙烯醇缩丁醛(PVB)、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聚氨酯(PU)或它们的混合物或共聚物或衍生物。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车辆-复合玻璃,其中热塑性中间层(3)的厚度优选为0.2mm至1mm。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的车辆-复合玻璃,其中可电加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沙尔V舒尔茨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