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备具有在载体箔上的红外反射涂层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086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20
制备复合玻璃板(1)的方法,其中:a)提供具有红外反射涂层(6)的载体箔(5),b)在载体箔(5)的导电涂层(6)上施加第一层压箔(4.1),c)将载体箔(5)和第一层压箔(4.1)结合成双层(7),d)将双层(7)布置在外玻璃板(2)上,使得第一层压箔(4.1)平面施加在外玻璃板(2)上,e)将第二层压箔(4.2)布置在双层(7)上,使得在载体箔(5)上平面施加上第二层压箔(4.2),f)在第二层压箔(4.2)上施加上内玻璃板(3),g)将包含下述的层堆叠‑外玻璃板(2),‑由第一层压箔(4.1)和具有导电涂层(6)的载体箔(5)构成的双层(7)‑第二层压箔(4.2)和‑内玻璃板(3)用高压釜处理成复合玻璃板(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制备具有在载体箔上的红外反射涂层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制备具有在载体箔上的红外反射涂层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汽车领域中的配备有红外反射导电涂层的玻璃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已知的。由于其红外反射特性,这种涂层减少了由于日光照射造成的内部空间的不希望的加热。所用涂层通常具有好的导电性,这使得该涂层的加热成为可能,由此可以保持该玻璃板没有冰和冷凝水。该涂层从而包含导电层,特别是银基的。该涂层通常与两个电流汇流条(也称为汇流排或母线)电接触,在它们之间电流流过该可加热的涂层。这种加热例如记载在WO03/024155A2、US2007/0082219A1和US2007/0020465A1中,公开了由多个银层构成的层体系,其进一步降低了该导电涂层的表面电阻。这种涂层不仅是可电加热的,而且还具有红外反射性能,由此恰恰在交通工具长时间停车的情况下减少了交通工具内部空间变热。因此,该层体系不仅在与安全相关的方面,如不受限制的视野方面,而且在生态学的观察角度下,如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和改善交通工具舒适性的观察角度下都具有特别的意义。用于沉积这种层体系的方法,例如磁场辅助的阴极溅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已知的。透明的红外反射导电涂层的沉积可以选择性地在外玻璃板或内玻璃板的内置侧之一上进行,或者在放在玻璃板之间的载体箔上进行。从经济角度来说,将涂层直接沉积在玻璃板表面上尤其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是有利的,而使用具有红外反射涂层的载体箔可以实现生产方面的显著更高的灵活性。EP0371949A1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晒涂层的复合玻璃板,其包含两个层压箔和一个位于其间的具有金属层和介电层的载体箔。用于制造这种玻璃板的方法包括在第一步中制备一个由层压箔和经涂覆的载体箔构成的三层,其中所述载体箔放在层压箔之间。其具有的优点是,涂层的对刮擦敏感的表面受到了层压箔的保护。为了防止红外反射涂层被水分和环境影响腐蚀,将涂层的边缘区域电绝缘,或者在经涂覆的载体箔的情况中,在边缘区域中对载体箔进行剪裁(Rückschnitt)。然而,在使用根据EP0371949A1的由层压箔和载体箔构成的三层时难以选择性地剪裁载体箔,因为其两侧被层压箔覆盖。使用单独的具有红外反射涂层的载体箔同样是不利的,因为该涂层对腐蚀敏感并容易被划伤。US2002/0094407A1示出了一种方法,在该方法中将载体箔放在两个层压箔之间并与两个玻璃板一起层压,该载体箔具有由一个或多个具有热性能的薄层构成的结构。尤其描述了中间层的制造,该中间层仅由具有所述结构的载体箔或由具有所述结构的载体箔和一个层压箔构成。在最后提及的情况中,作为强制性给定的顺序为PVB/PET/一个或多个官能层,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官能层暴露于外部环境中。不管具体顺序如何,中间层的层片彼此不结合,更确切地说该复合物仅由两个玻璃板、两个层压箔和中间层彼此结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制备具有在载体箔上的红外反射涂层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避免了红外反射涂层的损坏并能以简单的方式剪裁边缘区域中的载体箔。根据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制备复合玻璃板的方法得以达成。优选实施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获知。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备复合玻璃板的方法,其包含下述步骤a)提供具有红外反射涂层的载体箔,b)将第一层压箔施加在载体箔的红外反射涂层上,c)将载体箔和第一层压箔结合成双层,d)将双层施加在外玻璃板或内玻璃板上,其中第一层压箔平面施加在外玻璃板或内玻璃板上,并将第二层压箔施加在该双层上,其中第二层压箔平面施加在载体箔上,e)将外玻璃板或内玻璃板施加在第二层压箔上,f)将包含以下述顺序的层堆叠-外玻璃板,-由第一层压箔(用第一层压箔与外玻璃板接触)和具有红外反射涂层的载体箔(用红外反射涂层内置在载体箔和第一层压箔之间)构成的双层,-第二层压箔和-内玻璃板用高压釜处理(Autoklavieren)成复合玻璃板。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首先在步骤b)和c)中制成由第一层压箔和载体箔构成的双层,其中红外反射涂层被放置在载体箔和第一层压箔之间。由此,保护红外反射涂层免受刮擦和腐蚀,并因此可以进一步加工,而无需相应的预防措施。相反,根据现有技术已知的方法使用红外线反射涂层裸露的箔构造,也就是说没有保护地暴露于外部环境中。在此情况中,在生产过程期间加工单个的具有红外反射涂层的载体箔或者使用由第一层压箔和载体箔构成的双层,其涂层没有被层压箔被覆盖。这样一种裸露的涂层必须受到保护,来防止粗糙表面和水分。为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复杂的措施,例如生产工作人员应戴上手套和口罩。通过指纹或唾液滴施加的湿气已经足以在高压釜工艺中的加热下产生在最终产品中清晰可见的腐蚀点。这样的产品缺陷可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完全避免。在步骤c)中,优选将所述双层施加在外玻璃板上,并将该层堆叠在步骤e)中用内玻璃板封闭。由于玻璃板的三维弯曲,这是有利的,因为如此将该双层施加在通常具有凹形弯曲的外玻璃板的内侧上,由此简化了该层堆叠的定位。在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f)的在高压釜中处理层堆叠之后,将外玻璃板和内玻璃板通过由层压箔和载体箔构成的中间层彼此结合,其中红外反射涂层平面布置在外玻璃板和内玻璃板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成的复合玻璃板包含内玻璃板和外玻璃板。在此,用内玻璃板指代在安装位置中朝向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的那个玻璃板。用外玻璃板指代在安装位置中朝向交通工具的外部环境的那个玻璃板。如果第一层平面布置在第二层之上,则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这意味着,所述第一层被布置得距离最近的基底比第二层更远。如果第一层布置在第二层之下,则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这意味着,所述第二层被布置得距离最近的基底比第一层更远。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个层可由一种材料构成。但是,一个层也可以包含两个或更多个不同材料的单层(Einzelschichten)。如果第一层布置在第二层之上或之下,则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这并非必然意味着,所述第一层和第二层彼此直接接触。在该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可能布置有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层,只要没有明确排除这种情况。如果第一层和第二层直接相邻,则在该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没有另外的层,并且它们平面地直接接触。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步骤c)中,在压力作用下,在40℃-80℃的温度下,使载体箔和第一层压箔结合成一个双层。所述箔在该温度范围内彼此良好粘附。因此,良好地保护了载体箔和第一层压箔之间的红外反射涂层,因为没有外来粒子可以进入到该双层中。在过低的温度下,在该双层的随后的进一步加工期间,层压箔和载体箔之间的粘附可能失效。过高的温度导致,所述箔不再能没有残留和没有损坏地彼此脱离。已证实,为了制备具有足够的粘附力、但又没有过高粘附力的双层,45℃-65℃的温度范围是特别合适的。特别地,使第一层压箔和载体箔在55℃的温度下结合。优选将载体箔和第一层压箔从各自的辊上退绕,结合成一个双层,并将该双层卷绕在一个辊上。为制备该双层,可以将以卷绕形式存在的载体箔和层压箔退绕,例如通过穿过一个炉来加热,随后用压机或辊对压在一起。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载体箔和第一层压箔以连续工艺退绕,彼此叠置并通过加热的辊对彼此结合。辊的压力作用和穿过辊时转移到箔上的热足以使箔获得足够的粘附力。然后,可使该双层本身又回到卷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制备具有在载体箔上的红外反射涂层的复合玻璃板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制备复合玻璃板(1)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 提供具有红外反射涂层(6)的载体箔(5),b) 将第一层压箔 (4.1)施加在载体箔(5)的红外反射涂层(6)上,c) 将载体箔(5)和第一层压箔 (4.1)结合成双层(7),d) 将双层(7)布置在外玻璃板(2)或内玻璃板(3)上,使得第一层压箔 (4.1)平面施加在外玻璃板(2)或内玻璃板(3)上,并将第二层压箔(4.2)布置在双层(7)上,使得第二层压箔(4.2)平面施加在载体箔(5)上,e) 将外玻璃板(2)或内玻璃板(3)施加在第二层压箔(4.2)上,f) 将包含下述的层堆叠‑ 外玻璃板 (2),‑ 由第一层压箔 (4.1)和具有红外反射涂层(6)的载体箔(5)构成的双层(7)‑ 第二层压箔(4.2)和‑ 内玻璃板(3)用高压釜处理成复合玻璃板(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0.23 EP 15191189.81.制备复合玻璃板(1)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a)提供具有红外反射涂层(6)的载体箔(5),b)将第一层压箔(4.1)施加在载体箔(5)的红外反射涂层(6)上,c)将载体箔(5)和第一层压箔(4.1)结合成双层(7),d)将双层(7)布置在外玻璃板(2)或内玻璃板(3)上,使得第一层压箔(4.1)平面施加在外玻璃板(2)或内玻璃板(3)上,并将第二层压箔(4.2)布置在双层(7)上,使得第二层压箔(4.2)平面施加在载体箔(5)上,e)将外玻璃板(2)或内玻璃板(3)施加在第二层压箔(4.2)上,f)将包含下述的层堆叠-外玻璃板(2),-由第一层压箔(4.1)和具有红外反射涂层(6)的载体箔(5)构成的双层(7)-第二层压箔(4.2)和-内玻璃板(3)用高压釜处理成复合玻璃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在压力作用下,在40℃-80℃的温度下,将载体箔(5)和第一层压箔(4.1)结合成双层(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c)中,将载体箔(5)和第一层压箔(4.1)从各自的辊上退绕,结合成双层(7),并将该双层(7)卷绕在辊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d)中,在施加第二层压箔(4.2)之前,将具有红外反射涂层(6)的载体箔(5)至少在复合玻璃板(1)的边缘区域(A)中除去。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克莱因U范德莫伊伦
申请(专利权)人: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