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085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30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吹塑成型方法,在吹塑成型厚度较厚的中空成型品时,能够抑制水泡状气泡的出现,制造出高品质的中空成型品。该吹塑成型方法根据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目标壁厚来设定模头中的模缝的间隔,从模缝中以筒状挤出储料缸内的熔融树脂来形成型坯,并且将该型坯在金属模具内成形。开始挤出时,将模缝的间隔设为小于根据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之后,扩大模缝的间隔使其与根据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一致。优选地,鉴于下降所引起的壁厚减少,对根据所述目标壁厚设定的值进行校正。优选地,应用于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壁厚在3.5m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吹塑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塑成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发泡吹塑成型相对厚度较厚的中空成型品时的气泡的应对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发泡吹塑成型品,例如,公开有安装于汽车仪表板内的各种空调风管。在这些空调风管中,广泛使用了将发泡的树脂材料进行成型的发泡风管。发泡风管的重量轻且能够容易地制造出,例如可以通过在聚烯烃类树脂等树脂材料中添加发泡剂后熔融揉合,然后将从挤出机的模头(模缝)挤出的发泡型坯吹塑成型而成。作为用于发泡吹塑成型品的树脂材料,广泛使用的有聚烯烃类树脂,其中,常用的是聚丙烯类树脂。近年来,出于获取更加廉价的材料构成等的目的,代替使用聚乙烯类树脂的技术也在研究中。在进行吹塑成型时,如上所述,从模缝中挤出熔融树脂作为圆筒形的型坯,并在金属模具内将其吹塑成型。这时,可以通过调整模缝的间隔(缝隙宽度)来调整型坯的厚度,从而使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壁厚达到设定值。但是,当中空成型品的尺寸变大或者壁厚较厚时,由于每一个的重量增大,因而会存在出现下降(drawdown)的忧虑。下降指的是型坯因自重而被拉伸,从而导致上部壁厚减小的现象。出现下降时,产品(中空成型品)中也会出现壁厚的差异。为了避免下降,例如可以考虑改变所使用的树脂的配比的方法,但该方法中所使用的树脂受到限制,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还公开有对从模缝挤出的型坯厚度进行校正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具体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吹塑成型方法,基于根据型坯的目标壁厚t和目标长度L算出的必要树脂重量W来设定储料缸的计量行程S,并且,将目标壁厚t除以膨胀比R得到的模间隙设定值Dt校正根据行程长度x出现的下降现象带来的壁厚减少量从而设定模间隙最终设定值Df,从而形成期望的型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905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在相对厚度较厚的中空成型品的发泡吹塑成型等中,所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表面形成有水泡状气泡的现象是一个问题。如果采用上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方法,虽然可以将下降带来的影响抑制到最小,但却无法抑制水泡状气泡的出现。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吹塑成型方法,在吹塑成型厚度较厚的中空成型品时也可以抑制水泡状气泡的出现,从而制造出高品质的中空成型品。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方法是根据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目标壁厚来设定模头中的模缝的间隔,从所述模缝筒状中挤出储料缸内的熔融树脂来形成型坯,并且将该型坯在金属模具内成形的吹塑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开始挤出时,将模缝的间隔设为小于根据所述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之后,扩大模缝的间隔使其与根据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一致。当吹塑成型厚度较厚的中空成型品时,需要加大模缝的间隔(缝隙宽度)。这是因为中空成型品的厚度与模缝的间隔成比例。开始挤出型坯时,如果将模缝打开到根据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目标壁厚而设定的值,则会引起压力急剧下降,同时储料缸内的树脂保持压力(樹脂溜圧)(Resinretentionpressure)下降。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在反复尝试错误的结果后,得出了出现水泡状气泡的原因在于该储料缸内的树脂保持压力的下降的结论。在本专利技术中,开始挤出型坯时,将模缝的间隔设为小于根据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从而可以抑制压力急剧下降,使储料缸内的树脂保持压力维持在指定的水平上,因此可以抑制水泡状气泡的出现。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一种不会出现水泡状气泡,从而能够制造出高品质的中空成型品的吹塑成型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发泡风管的一个例子的简要立体图。图2是概略示出吹塑成型导管时的实施例的简要截面图。图3是示出挤出型坯时模缝间隔随时间变化的图。图4是示出挤出型坯时储料缸内的树脂保持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发泡风管的吹塑成型为例子,参照附图对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吹塑成型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作为发泡吹塑成型品的发泡风管10被构成为:通过内部通道使由空气调节单元(未图示)供给的空调气体流通后在期望的部位通风。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发泡风管10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图1示出的形状,可以根据用途或设置场地等形成为任意形状。利用金属模具夹住发泡型坯后进行吹塑成型能够获取本实施方式的发泡风管10,其中,通过从挤出机的压模挤出发泡树脂而形成的发泡型坯。需要说明的是,刚刚吹塑成型后的风管的两端为封闭状态,通过吹塑成型后的修整,其两端被切断而变成开口形状。本实施方式的发泡风管10由中空的发泡树脂成形品构成,该发泡树脂成形品的管壁由发泡层构成。通过构成为发泡层具有闭孔气泡结构,从而可以获得重量轻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的风管。闭孔气泡结构是指具有多个独立的气泡单元的结构,且闭孔气泡率至少在70%以上。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是在发泡风管10内流通冷空气时,也可以基本消除出现结露的可能性。作为发泡树脂材料,本实施方式的发泡风管10通常采用聚丙烯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具有在物理性质等方面容易实现优化且具有出色的发泡成型性的特性。作为所使用的聚丙烯类树脂,例如有丙烯均聚物、或者丙烯与其他α-烯烃的随机或嵌段共聚物等。作为与丙烯共聚的其他α-烯烃,例如有乙烯、丁烯、戊烯、己烯、辛烯、甲基戊烯等。与丙烯共聚的α-烯烃的量是任意的,但是,为了维持聚丙烯的优良的物性,优选地,设为例如0.1~20质量%左右。并且,优选地,聚丙烯类树脂具有长支链结构。聚丙烯类树脂虽然有熔融时的熔融张力小、发泡成型中的成形加工性差的缺点,但通过导入长支链结构,可以改善熔融特性,消除上述缺点。并且,除了聚丙烯类树脂以外,还可以在发泡风管10中使用聚乙烯类弹性体来改善耐冲击性,从而使发泡成型性和耐冲击性同时得到实现。聚乙烯类弹性体是指在聚乙烯类树脂的矩阵中细分散烯烃类橡胶的物质,其能够与聚丙烯类树脂很好地相容,具有赋予树脂材料橡胶弹性,改善树脂材料的耐冲击性的特征。出于改善耐冲击性的目的,优选地,聚乙烯类弹性体在树脂材料中所占的比例在5质量%以上。如果聚乙烯类弹性体的比例低于5质量%,则有可能发泡风管10的耐冲击性不够充分。虽然聚乙烯类弹性体的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改善耐冲击性,但如果聚乙烯类弹性体的比例过高,则聚丙烯类树脂的比例会相对下降,难以维持发泡成型性等聚丙烯类树脂所具有的出色的物理性质。考虑到这一点,优选地,聚乙烯类弹性体的比例在35质量%以下。即,优选地,聚乙烯类弹性体的比例在5~35质量%。在发泡风管10的制造过程时,虽然根据需要在上述的聚丙烯类树脂等中添加抗氧化等的添加剂以供吹塑成型,但吹塑成型时采用发泡剂发泡。作为发泡剂,可以使用空气、二氧化碳、氮气、水等无机类发泡剂,或者使用丁烷、戊烷、己烷、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有机类发泡剂等。其中,优选空气、二氧化碳或者氮气来作为发泡剂。通过使用这些物质,可以防止有机物的混入,抑制耐久性等的降低。并且,作为发泡方法,优选采用超临界流体。即,优选地,在二氧化碳或者氮气在超临界状态下,使树脂材料进行发泡。通过采用超临界流体,可以均匀且可靠地进行发泡。按照公知的方法对这样发泡处理后的树脂材料进行吹塑成型,从而成形发泡风管10。图2是示出对发泡风管10进行吹塑成型时的实施例的图。吹塑成型时,首先,在挤出机内揉合用于成形的树脂材料,制造出基材树脂。当仅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吹塑成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塑成型方法,根据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目标壁厚来设定模头中的模缝的间隔,从所述模缝中以筒状挤出储料缸内的熔融树脂来形成型坯,并且将所述型坯在金属模具内成形,所述吹塑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开始挤出时,将所述模缝的间隔设为小于根据所述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之后,扩大所述模缝的间隔使其与根据所述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2.25 JP 2014-2625841.一种吹塑成型方法,根据成形的中空成型品的目标壁厚来设定模头中的模缝的间隔,从所述模缝中以筒状挤出储料缸内的熔融树脂来形成型坯,并且将所述型坯在金属模具内成形,所述吹塑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开始挤出时,将所述模缝的间隔设为小于根据所述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之后,扩大所述模缝的间隔使其与根据所述目标壁厚设定的值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野寺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京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