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包括底座、驱动轮、从动轮、输送带,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有一支撑臂,从动轮穿设在支撑臂上,底座上还设置有张紧轮,张紧轮与驱动轮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所述输送带内表面接触张紧轮、外表面接触支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伸入合模装置窄小的空间中,可以方便、快速的将无缝弹性体软管输送至指定位置。(*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 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
技术介绍
目前,无缝弹性体软管正广泛被用于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国内对于无缝弹性体 软管的生产,主要采用国外的设备进行生产,该生产工艺通过模具横向合模后,负压引导料 坯,封口后在模内充气成型完成,因空气动力原理及制品材料自身的限制,该工艺对于软管 弯曲角度小于90度的产品,存在局限性,无法有效进行吹塑成型。本申请人现采用一种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 工艺来实行吹塑弯曲角度小于90 度的产品,先通过挤料装置挤出料坯(料坯大体呈一中空柱体),当料坯达到预先设定的长 度时,夹持料坯的装置闭合并夹紧料坯(夹紧料坯的同时封闭料坯上端的开口),之后将料 坯移至移模装置上的下封口装置中,下封口装置封闭料坯下端的开口并将料坯送入模具的 入料口中,再后机器人按照预先设定好的轨迹,将料坯摆放至下模型腔中,当摆放完毕后, 用于夹持料坯的装置打开,机器人回到原始点,移模装置开始动作并将模具移动至指定位 置,之后合模装置将模具闭合,模具上吹胀装置的吹针扎入料坯中,并充入压缩空气,延续 一定时间,料坯冷却成型,之后下模抽芯先退回,合模装置打开,之后取出产品,从而完成整 个生产。本技术就是输送机,输送机的端部位于合模装置处,将模具中成型的无缝弹 性体软管输送至指定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该装置端部 比较薄,可以伸入合模装置窄小的空间中,可以方便、快速的将无缝弹性体软管输送至指定 位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种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包括底座、驱动轮、从动轮、输 送带,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有一支撑臂,从动轮穿设在支撑臂上,底座上还设置有张紧轮, 张紧轮与驱动轮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所述输送带内表面接触张紧轮、外表面接触支撑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张紧轮与驱动轮之间也设置有支撑轮,所述输送带内表面 接触张紧轮、外表面接触支撑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垫铁,设置有减震垫铁能有效的衰 减机器自身的振动,减少振动力外传,阻止振动力的传入,控制建筑物结构谐振传播振动力 和噪音。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伸入合模装置窄小的空间中,可以方便、快速的将无缝弹性体软管输送至指定位置。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输送机立体图。图2为一种输送带与驱动轮、从动轮、张紧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 2,一种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包括底座11,所 述底座11地下方设置有减震垫铁13,减震垫铁13可选用型号为S78-7的减震垫铁,设置有 减震垫铁13能有效的衰减机器自身的振动,减少振动力外传,阻止振动力的传入,控制建 筑物结构谐振传播振动力和噪音。所述底座11的侧边设置有一支撑臂110,并且支撑臂110厚度较小,底座11内穿 设有驱动轮3、张紧轮7,张紧轮7的两边设置有支撑轮9,所述支撑臂110内穿设有从动轮 5,一根输送带1环绕着它们,并且环绕时,输送带1内表面102与驱动轮3、从动轮5,张紧 轮7的外表面相接触,输送带1外表面100与支撑轮9的外表面相接触。由于支撑臂110厚度较小,使得从动轮5处可以伸入合模装置窄小的空间中,譬如 伸入合模装置中,从而使得本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工作原理将支撑臂110伸入合模装置的中,由于支撑臂110厚度较小,这样从动 轮5的输送带1即可伸入上、下模具的一个凹口中,从而将生产出的无缝弹性体软管方便、 快速运出。权利要求一种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包括底座(11)、驱动轮(3)、从动轮(5)、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侧边设置有一支撑臂(110),从动轮(5)穿设在支撑臂(110)上,底座(11)上还设置有张紧轮(7),张紧轮(7)与驱动轮(3)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9),所述输送带(1)内表面(102)接触张紧轮(7)、外表面(100)接触支撑轮(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 述张紧轮(7)与驱动轮(3)之间也设置有支撑轮(9),所述输送带(1)内表面(102)接触张 紧轮(7)、外表面(100)接触支撑轮(9)。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1)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垫铁(1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包括底座、驱动轮、从动轮、输送带,所述底座的侧边设置有一支撑臂,从动轮穿设在支撑臂上,底座上还设置有张紧轮,张紧轮与驱动轮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所述输送带内表面接触张紧轮、外表面接触支撑轮。本技术可以伸入合模装置窄小的空间中,可以方便、快速的将无缝弹性体软管输送至指定位置。文档编号B29C49/42GK201552744SQ20092019957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4日专利技术者田中和, 黄浩勇 申请人: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器人多维牵引布控吹塑工艺的输送机,包括底座(11)、驱动轮(3)、从动轮(5)、输送带(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的侧边设置有一支撑臂(110),从动轮(5)穿设在支撑臂(110)上,底座(11)上还设置有张紧轮(7),张紧轮(7)与驱动轮(3)之间还设置有支撑轮(9),所述输送带(1)内表面(102)接触张紧轮(7)、外表面(100)接触支撑轮(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和,黄浩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均胜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