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9842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上的动力箱,动力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和第二压缩部分,第一压缩部分包括第一壳体和依次设置在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气缸,第一导向滑道、一级压缩气缸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和一级活塞,第一十字头与动力箱连接,第一十字头和一级活塞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环板,环板上从靠近动力箱到远离动力箱依次设置有刮油环和斯特封,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位于一级压缩气缸旁的一级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式空压机在很多工况环境下并不适用的技术问题。

Oilless piston type air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compressor, put forward a kind of oil free piston compressor, including the power box and the base is arranged on a base, on both sides of the power box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rt and the second part of the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compression,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the first shell and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direction, the first slide shell. The first isolation cavity, a compressed air cylinder, a first guide chute, a compressed air cylinder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cross head and a piston, the first cross head is connected with the power box, the first cross head and a piston connected by a first piston rod, a seal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housing and the first piston rod seal assembly including the ring plate, ring plate from near the power box away from the power box is provided with the oil scraper ring and stepseal, located in the first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mpressed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that the piston type air compressor is not suitable for a plurality of working conditions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本技术属于空气压缩机
,涉及一种活塞式的无油空气压缩机。
技术介绍
空气压缩机是一种用以压缩气体的设备,其按型式可分为固定式空压机、移动式空压机、封闭式空压机,活塞式空压机是一种容积式空压机,其压缩元件是一个活塞,在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的气缸内做往复运动,其气缸布置成L型、V型、W型和星型等不同角度。空压机根据润滑方式还可以分为有油空压机和无油空压机,有油无油一般都是指空压机排气口排出气体的含油量的多少,一般有油机含油量较大,无油空压机的含油量小于0.01ppm,所以用这个含油量来区分空压机有油与无油,现有技术中的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压缩气体中的机油含油量高,会对终端设备造成污染,在很多工况环境下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活塞式空压机在很多工况环境下并不适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包括基座和设置在所述基座上的动力箱,所述动力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和第二压缩部分,所述第一压缩部分包括第一壳体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的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气缸,所述第一导向滑道、所述一级压缩气缸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和一级活塞,所述第一十字头与所述动力箱连接,所述第一十字头和所述一级活塞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一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环板,所述环板上从靠近所述动力箱到远离所述动力箱依次设置有刮油环和斯特封,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一级压缩气缸旁的一级气阀;所述第一壳体包括与所述动力箱依次连接的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壳体四,所述第一导向滑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一内,所述第一隔离腔由所述壳体二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壳体三、所述壳体四围成一级压缩腔,所述一级压缩气缸设置在所述一级压缩腔内,所述一级压缩腔连通有一级进气口和一级排气口,所述一级气阀与一级压缩腔相通,所述一级气阀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壳体三外围和所述壳体四一侧。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二上,所述第一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二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组件。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压缩部分包括第二壳体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的第二导向滑道、第二隔离腔、二级压缩气缸、三级压缩气缸,所述第二导向滑道、所述二级压缩气缸、所述二级压缩气缸内分别设置有第二十字头、二级活塞、三级活塞,所述第二十字头与所述动力箱连接,所述第二十字头和所述二级活塞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所述三级活塞同轴设置在所述二级活塞上且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二活塞杆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二级气阀和三级气阀,所述二级气阀位于所述二级压缩气缸旁,所述三级气阀位于所述三级压缩气缸的末端。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与所述动力箱依次连接的壳体五、壳体六、壳体七、壳体八、壳体九、端盖,所述第二导向滑道设置在所述壳体五内,所述第二隔离腔由所述壳体六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所述壳体七、所述壳体八围成二级压缩腔,所述二级压缩腔连通有二级进气口和二级排气口,所述二级气阀与所述二级压缩腔相通,所述壳体八、所述壳体九、所述端盖围成三级压缩腔,所述三级压缩腔连通有三级进气口和三级排气口,所述三级气阀与所述三级压缩腔相通,且所述三级气阀设置在所述端盖的中心。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环板设置在所述壳体六上,所述第二活塞杆穿过所述壳体六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所述密封组件。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压缩部分和所述第二压缩部分的外壳均为空腔且连接有水冷却入口和水冷却出口。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活塞杆和所述第二活塞杆上均设置有环形变径凹槽,所述密封组件在所述环形变径凹槽中沿轴向滑动。本技术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第一压缩部分的第一壳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气缸,三者内部分别为相互连接的第一十字头、第一活塞杆、一级活塞,第一隔离腔可以使得第一导向滑道与一级压缩气缸完全的隔离开,使得动力箱及第一导向滑道中的机油不会流至一级压缩腔中的一级压缩气缸,而且之间通过特殊设计的密封组件进行密封,刮油环和斯特封的搭配设计可以完全满足高压气体的密封和隔离,因此可以使得第一压缩部分压缩出的气体几乎无油,从而满足各种工况所需压缩气体的供应,而且经运行实践证明,不但可靠密封、第一活塞杆磨损小,尤其此种搭配使得密封组件寿命大大延长,设备运行效益得到提高。2、本技术中,第一压缩部分的第一壳体由壳体一、壳体二、壳体三、壳体四依次连接组成,此种搭配使得第一导向滑道、第一隔离腔、一级压缩腔能够更好的分开,使得总装精度更高且更便于生产、组装以及更换维修,第一隔离腔上设置有观察口,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隔油效果的观察。3、本技术中,第二压缩部分的第二壳体内依次设置有第二导向滑道、第二隔离腔、二级压缩气缸、三级压缩气缸,四者内部分别为第二十字头、第二活塞杆、二级活塞、三级活塞,第二隔离腔可以使得第二导向滑道、二级压缩气缸完全的隔离开,使得动力箱及第二导向滑道中的机油不会流至二级压缩腔中的二级压缩气缸,更不会流至三级压缩腔中的三级压缩气缸,而且之间通过特殊设计的密封组件进行密封,使得第二压缩部分中的密封效果同样可以满足工况需求。4、本技术中,第二压缩部分的第二壳体由壳体五、壳体六、壳体七、壳体八、壳体九、端盖依次连接而成,此种设计使得第二导向滑道、第二隔离腔、二级压缩腔、三级压缩腔能够更好的分开,使得总装精度更高且更便于生产、组装以及更换维修,第二隔离腔上设置有观察口,可以很方便的实现隔油效果的观察。5、本技术中,壳体六上的密封组件可以对第二导向滑道和第二隔离腔之间、二级压缩腔与第二隔离腔之间实现很好的密封,第二活塞杆穿过壳体六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密封组件,对于二级压缩腔和第二隔离腔之间的密封组件,因为二级压缩腔其内部压强较高,因此可以设置更多的刮油环填料,从而进一步保证可靠密封性、第二活塞杆磨损度,使得第二活塞杆寿命得到保证,设备运行效益得到提高。6、本技术中,第一压缩部分和第二压缩部分的外壳均为空腔且连接有水冷却入口和水冷却出口,水冷方式可以使得气缸、填料及油冷却器通水冷却,同时压缩气体的级间和末级排气均分别进入水冷器冷却,冷却后的气体温度可以达到不高于环境温度;气缸、填料及油冷却器通水冷却,使得整机冷却效果非常好。7、本技术中,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上均设置有环形变径凹槽,密封组件在环形变径凹槽中沿轴向滑动,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在隔离腔与压缩腔、隔离腔与导向滑道之间直径便小的独特设计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加整体密封效果,同时减小摩擦量同时也不影响设备稳定性,因而可以提高设备精度和整机寿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动力箱,3-第一压缩部分,31-第一壳体,311-壳体一,312-壳体二,313-壳体三,314-壳体四,315-观察口,316-一级压缩腔,32-第一导向滑道,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3)和第二压缩部分(4),所述第一压缩部分(3)包括第一壳体(31)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1)内的第一导向滑道(32)、第一隔离腔(33)、一级压缩气缸(34),所述第一导向滑道(32)、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35)和一级活塞(36),所述第一十字头(35)与所述动力箱(2)连接,所述第一十字头(35)和所述一级活塞(36)通过第一活塞杆(38)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一活塞杆(38)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9),所述密封组件(39)包括环板(391),所述环板(391)上从靠近所述动力箱(2)到远离所述动力箱(2)依次设置有刮油环(392)和斯特封(393),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旁的一级气阀(361);所述第一壳体(31)包括与所述动力箱(2)依次连接的壳体一(311)、壳体二(312)、壳体三(313)、壳体四(314),所述第一导向滑道(32)设置在所述壳体一(311)内,所述第一隔离腔(33)由所述壳体二(312)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315),所述壳体三(313)、所述壳体四(314)围成一级压缩腔(316),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设置在所述一级压缩腔(316)内,所述一级压缩腔(316)连通有一级进气口和一级排气口,所述一级气阀(361)与一级压缩腔(316)相通,所述一级气阀(361)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壳体三(313)外围和所述壳体四(314)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所述基座(1)上的动力箱(2),所述动力箱(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压缩部分(3)和第二压缩部分(4),所述第一压缩部分(3)包括第一壳体(31)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31)内的第一导向滑道(32)、第一隔离腔(33)、一级压缩气缸(34),所述第一导向滑道(32)、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内分别设置有第一十字头(35)和一级活塞(36),所述第一十字头(35)与所述动力箱(2)连接,所述第一十字头(35)和所述一级活塞(36)通过第一活塞杆(38)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1)和所述第一活塞杆(38)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39),所述密封组件(39)包括环板(391),所述环板(391)上从靠近所述动力箱(2)到远离所述动力箱(2)依次设置有刮油环(392)和斯特封(393),所述第一壳体(31)上设置有位于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旁的一级气阀(361);所述第一壳体(31)包括与所述动力箱(2)依次连接的壳体一(311)、壳体二(312)、壳体三(313)、壳体四(314),所述第一导向滑道(32)设置在所述壳体一(311)内,所述第一隔离腔(33)由所述壳体二(312)围成且其上设置有观察口(315),所述壳体三(313)、所述壳体四(314)围成一级压缩腔(316),所述一级压缩气缸(34)设置在所述一级压缩腔(316)内,所述一级压缩腔(316)连通有一级进气口和一级排气口,所述一级气阀(361)与一级压缩腔(316)相通,所述一级气阀(361)为多个且设置在所述壳体三(313)外围和所述壳体四(314)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板(391)设置在所述壳体二(312)上,所述第一活塞杆(38)穿过所述壳体二(312)的上部和下部的位置均设置有所述密封组件(3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油活塞式空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部分(4)包括第二壳体(41)和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41)内的第二导向滑道(42)、第二隔离腔(43)、二级压缩气缸(44)、三级压缩气缸(45),所述第二导向滑道(42)、所述二级压缩气缸(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博杨庆明门志磊韩冬梅姜之红吴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吴桥空压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