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装置以及气泵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9842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静音装置及气泵机构。该静音装置包括壳体、减震套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隔音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隔音腔;所述减震套设置在所述隔音腔内以用于供微型气泵套设;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第一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第二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所述气泵机构包括静音装置。该静音装置降噪效果好。

Silencing device and air pump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te device and an air pump mechanism. The mute device comprises a casing, a damping sleeve and a sound component; the housing has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and a sound cavity, wherein the air inlet and the air out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ound cavity; the shock absorbing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insulation cavity to used for micro pump set; the silencing member has a first silencing box and second silencing box, the first sound box with the first silence cavity, wherein the air inlet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ound cavity, the first inlet muffling cavity f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micro pump; the second silencing box has second silencing cavity, wherein the air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cavity silencer second, the muffling cavity is also used to communicating with the outlet end of the micro pump. The air pump mechanism comprises a mute device. The mute device has good noise reduc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音装置以及气泵机构
本技术涉及微型气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音装置以及气泵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很多产品都使用了微型气泵,比如按摩仪、血压计、止鼾枕、止鼾垫、充气床等,微型气泵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由电机带动气泵曲轴,从而驱动活塞进行打气,避免不了产生一定的噪音,目前市面上的气泵噪音一般在55dB,相对室内环境非常大,微型气泵的噪音注意来源有电机本身噪音、气泵曲轴和电机轴接触点噪音、气泵活塞运动摩擦和空气噪音。目前市面的产品的降噪主要有隔振,吸音方式,但效果都不理想,噪音仍然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降噪效果好的静音装置。一种静音装置,包括壳体、减震套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隔音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隔音腔;所述减震套设置在所述隔音腔内以用于供微型气泵套设;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第一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第二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盒内具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分别在所述第一消音腔相对的内壁上交错分布,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以及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噪音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盒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气嘴,所述气嘴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气嘴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盒上的相应的所述气嘴与之间通过连接气管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音腔内具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分别在所述第二消音腔相对的内壁上交错分布,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以及进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噪音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音盒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气嘴,所述气嘴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气嘴的表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二消音盒上的相应的所述气嘴与之间通过连接气管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吸音棉层,所述隔音腔的内壁设有所述吸音棉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盖以及第二壳盖,所述第一壳盖以及所述第二壳盖均具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壳盖以及所述第二壳匹配连接,所述第一壳盖上的容置槽以及所述第二壳盖上的容置槽配合以形成所述隔音腔。本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消音效果好的气泵机构。一种气泵机构,包括微型气泵,还包括所述的静音装置,所述微型气泵套设在所述减震套内,且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一消音腔连通,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消音腔连通。上述的静音装置,包括壳体、减震套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隔音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隔音腔;隔音腔的设置减少了微型气泵的一部分噪音。所述减震套设置在所述隔音腔内以用于供微型气泵套设;减震套的设置减少了微型气泵的一部分噪音。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第一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第二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的设置减少了流动的气体的一部分噪音。上述的综合设置,能够有效降低微型气泵以及气体流动时的噪音,降噪效果好。上述的静音装置,还在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内设置了隔板,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进入所述第二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气体呈迂回状行进,可以大大降低气体的流动速率,有效改变气体流动方向来减低噪音,降噪效果明显。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气泵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气泵机构;100、微型气泵;110、进气端;120、出气端;200、静音装置;210、壳体;211、进气口;212、出气口;213、隔音腔;220、吸音棉层;230、减震套;241、第一消音盒;2411、第一消音腔;242、第二消音盒;2421、第二消音腔;243、气嘴;244、隔板;250、连接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气泵机构100。该气泵机构100包括微型气泵100以及静音装置200。参见图1所示,上述的静音装置200包括壳体210、吸音棉层220、减震套230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210具有进气口211、出气口212以及隔音腔213。所述进气口211以及所述出气口212连通于所述隔音腔213;所述隔音腔213的内壁设有所述吸音棉层220。参见图1所示,所述壳体210包括第一壳盖以及第二壳盖,所述第一壳盖以及所述第二壳盖均具有容置槽,所述第一壳盖以及所述第二壳匹配连接,所述第一壳盖上的容置槽以及所述第二壳盖上的容置槽配合形成所述隔音腔213。参见图1所示,所述减震套230设置在所述隔音腔213内,微型气泵100套设在减震套230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套230为软硅胶套。参见图1所示,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241以及第二消音盒242。所述第一消音盒241具有第一消音腔2411,所述进气口211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100的进气端110。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消音盒241内具有多个隔板244,多个所述隔板244分别在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相对的内壁上交错分布,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以及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内的噪音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当隔板的数量为两个时,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S”形。所述第一消音盒241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气嘴243,所述气嘴243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所述第一消音腔2411内的隔板244平行于所述第一消音盒241具有气嘴243的表面。参见图1所示,所述进气口211与所述第一消音盒241上的相应的所述气嘴243与之间通过连接气管250连通。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二消音盒242具有第二消音腔2421,所述进气口211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24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静音装置以及气泵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减震套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隔音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隔音腔;所述减震套设置在所述隔音腔内以用于供微型气泵套设;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第一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第二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减震套以及消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进气口、出气口以及隔音腔,所述进气口以及所述出气口连通于所述隔音腔;所述减震套设置在所述隔音腔内以用于供微型气泵套设;所述消音部件具有第一消音盒以及第二消音盒,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第一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进气端;所述第二消音盒具有第二消音腔,所述进气口连通于所述第二消音腔,所述第二消音腔还用于连通于所述微型气泵的出气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盒内具有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分别在所述第一消音腔相对的内壁上交错分布,以使得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气体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以及进入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噪音的前进路线呈迂回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盒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分别具有气嘴,所述气嘴连通于所述第一消音腔,所述第一消音腔内的隔板平行于所述第一消音盒具有气嘴的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消音盒上的相应的所述气嘴与之间通过连接气管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音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逸善舒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