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充气床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818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身充气床垫装置。该翻身充气床垫装置包括垫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充气排气部件、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以及切换部件;第一气囊以及第二气囊并列设在垫体上,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连通于切换部件,第二气囊通过第二气管连通于切换部件;切换部件连接于充气排气部件,充气排气部件用于向第一气囊或者第二气囊内充气,切换部件用于切换充气排气部件与第一气管连通或者与第二气管连通;第一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第二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该翻身充气床垫装置使用舒适、成本低。

Inflatable mattress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flatable mattress device. Turn over the inflatable mattress device comprises a pad body and a first air bag, second airbags, air exhaust components, trachea, trachea and second first and second switching components; the first balloon balloon in parallel on the pad body, the first air bag is communicated to the switching part through the first trachea, second airbags connected to the switching element through the second switching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air pipe; exhaust parts, air exhaust components for the first or second airbag airbag is inflated, switching means for switching air exhaust components and the first pipe is communicated or communicated with the second air bag trachea; the first i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length limit high pull straps; second air bags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different length limit high strap. The inflatable mattress device is used comfortably and low i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身充气床垫装置
本技术涉及床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翻身充气床垫装置。
技术介绍
长期卧床不能自主翻身的病人,身体局部受压阻止了血液流通,易产生压疮,通常需要医护人员定制帮助翻身,对于体重较重的病人,甚至需要两人操作,无疑给医护人员带来了工作难度。对于那些需要长期卧床但自主翻身困难的人来说,翻身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市面上也有协助病人翻身的充气床垫,主要是气囊阵列、气囊叠加形式的充气床垫,但这种由于气囊过多导致气囊间层叠厚度不一,使用时非常不舒适,同时内部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成本非常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舒适、成本低的翻身充气床垫装置。一种翻身充气床垫装置,包括垫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充气排气部件、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以及切换部件;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并列设在所述垫体上,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二气管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连接于所述充气排气部件,所述充气排气部件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或者所述第二气囊内充气,所述切换部件用于切换充气排气部件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二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压检测部件,所述气压检测部件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气管以及所述第二气管,所述气压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管内的气压或者所述第二气管内的气压。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气压安全部件,所述气压安全部件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当所述第一气囊或者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压超过预设值时,所述气压安全部件能够打开,以使得所述第一气囊或者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体排出直至述第一气囊或者所述第二气囊内的气压小于或者等于预设值。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压安全部件为气压安全阀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囊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气囊的底面连接在所述垫体上,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相向的一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气管由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部连通于所述第一气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气管由所述第二气囊的一端部连通于所述第二气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部件、无线发射部件以及遥控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电性连接于所述充气排气部件,所述控制部件电性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部件,所述遥控部件与所述无线发射部件无线电连接。上述的翻身充气床垫装置,包括垫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充气排气部件、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以及切换部件;第一气囊以及第二气囊相对设在所述垫体上,其中在第一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第二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第二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二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第一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上述的翻身充气床垫装置避免了传统双气囊充气后翻身的气囊呈近似为弧面形状,通过增加了限高拉带后的气囊在充气后翻身的作用力可近似为平面形状,与使用者的背面能够贴合,以便于使用者翻身,使用者能感受到作用点的局部推力均衡,使用舒适,并且成本低。上述的翻身充气床垫装置,设置了气压安全部件,避免了第一气囊以及第二气囊爆破的风险,本装置的第一气囊以及第二气囊和气压安全部件直通相连,气压安全单元为机械的气压安全阀门,该器件的特性是当气压超过12kpa时会自动排气从第一气囊以及第二气囊内部气压减小,当气压小于8kpa时会自动关闭,保证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翻身充气床垫装置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翻身充气床垫装置的第一气囊以及第二气囊充气后的侧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翻身充气床垫装置的第一气囊充气、第二气囊不充气时使用状态图。附图标记说明10、翻身充气床垫装置;100、垫体;200、第一气囊;300、第二气囊;400、充气排气部件;500、第一气管;600、第二气管;700、切换部件;800、气压检测部件;900、气压安全部件;1000、控制部件;1100、电源;1200、限高拉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翻身充气床垫装置10。翻身充气床垫装置10包括垫体100、第一气囊200、第二气囊300、充气排气部件400、第一气管500、第二气管600、切换部件700、气压检测部件800、气压安全部件900、控制部件1000、无线发射部件、遥控部件以及电源1100。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气囊200以及所述第二气囊300并列设在所述垫体100上,第一气囊200以及所述第二气囊300之间具有间隔。所述第一气囊200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气囊300的底面连接在所述垫体100上,所述第一气囊200以及所述第二气囊300相向的一侧连接。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气囊200通过第一气管500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700,所述第二气囊300通过所述第二气管600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700。所述第一气管500由所述第一气囊200的一端部连通于所述第一气囊200。所述第二气管600由所述第二气囊300的一端部连通于所述第二气囊300。参见图2所示,所述切换部件700连接于所述充气排气部件400,所述充气排气部件400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200或者所述第二气囊300内充气,所述切换部件700用于切换充气排气部件400与所述第一气管500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气管600连通。电源1100连接于充气排气部件400。电源1100连接于充气排气部件400。参见图1所示,所述第一气囊200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囊200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二气囊300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气囊300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气囊300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翻身充气床垫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翻身充气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充气排气部件、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以及切换部件;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并列设在所述垫体上,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二气管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连接于所述充气排气部件,所述充气排气部件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或者所述第二气囊内充气,所述切换部件用于切换充气排气部件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二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身充气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垫体、第一气囊、第二气囊、充气排气部件、第一气管、第二气管以及切换部件;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并列设在所述垫体上,所述第一气囊通过第一气管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所述第二气囊通过所述第二气管连通于所述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连接于所述充气排气部件,所述充气排气部件用于向所述第一气囊或者所述第二气囊内充气,所述切换部件用于切换充气排气部件与所述第一气管连通或者与所述第二气管连通;所述第一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二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气囊内连接有多个不同长度的限高拉带,所述限高拉带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二气囊内的上顶面以及下底面上,多个所述限高拉带的长度由靠近所述第一气囊的一端至相对的一端逐渐增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充气床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压检测部件,所述气压检测部件分别连通于所述第一气管以及所述第二气管,所述气压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气管内的气压或者所述第二气管内的气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身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逸善舒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