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0536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07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包括底板、振动器、限位板、转动杆、插槽、气垫、支撑气垫、连接管、气管,该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局部受压组织进行震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还能够对患者身体进行翻转,使其成为侧卧状态,从而在减轻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能够对患者睡姿进行方便的调整,最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效果。

A new multi-purpose adjustable air cush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multi-purpose adjustable air cush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vibrator, a limit plate, a rotating rod, slot, cushion, cushion, supporting connecting pipe, pipe, the new multi-purpose adjustable air cushion, ingenious structure, powerful function, through the use of the device, not only can the local compression organization patients vibration massage, improve local blood circulation, so a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of long-term bedridden patients, can also turn to the patient's body, the side condit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medical staff at the same time, also can be easy to adjust with position, and ultimately improve 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 of pati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
本技术涉及医疗气垫,尤其涉及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
技术介绍
现在临床上由于疾病长期卧床需要的体位变换、大面积烧伤需要的翻身换药、呼吸困难而需要的俯卧位呼吸等等,都需要进行体位的变动,而目前传统的变动方式都是由医护人员通过人力来达到。这种方式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还会给医护人员造成职业伤害。同时,在搬动过程中还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不便。此外,部分患者也因病情需要对背部、骶尾部进行有效的按摩。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来解决目前临床患者翻身不便,增加医护人员劳动强度,此外部分患者需要对背部进行按摩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包括底板、振动器、限位板、转动杆、插槽、气垫、支撑气垫、连接管、气管,所述的振动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振动器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底板内部,所述的振动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板位于底板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板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杆位于底板左右两侧,所述的转动杆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插槽位于底板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槽为凹槽,所述的气垫位于底板前端,所述的气垫与底板魔术贴相连,所述的支撑气垫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支撑气垫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气垫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气垫与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支撑气垫外壁一侧,所述的连接管与支撑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气管位于气垫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气管与连接管一体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底板右侧上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底板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限位板前端还设有若干数量的安全绑带,所述的安全绑带一端与限位板铆钉相连,且所述的安全绑带另一端与限位板卡扣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气垫中端从上至下还设有活动垫,所述的活动垫与气垫活动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支撑气垫外壁一侧还设有密封盖,所述的密封盖与支撑气垫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中端还设有调节阀,所述的调节阀与连接管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使用时,患者首先平躺在气垫上,然后根据需要,医护人员可打开振动器,即使振动器对气垫以及活动垫进行振动,通过气垫以及活动垫的传递,对患者身体进行振动按摩,当患者按摩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关闭振动器,当需要对患者一侧身体进行翻转侧卧时,便可先握住转动杆,将转动杆向上转动,即使转动杆分离插槽,然后医护人员将限位板向患者方向转动90°,即使限位板与底板处于垂直状态,再将转动杆向下转动,即转动杆进入插槽内,此时通过转动杆的作用,能够对限位板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限位板转动复位,然后医护人员可将一侧气管与外部充气装置相连,再操作外部充气装置,使外部气体进入气管,然后气体通过连接管进入到支撑气垫内,即通过气体的作用,使支撑气垫膨胀,此时通过支撑气垫膨胀的作用,对患者一侧身体进行推动,即通过支撑气垫推动的作用,使患者身体翻身成侧卧状态,此外,因限位板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身体滑出气垫,也避免气垫出现左右滑动现象,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拉动安全绑带,再将安全绑带放置患者身体上方,然后将安全绑带与限位板卡扣相连,此时通过安全绑带的作用,能够对患者侧卧状态进行有效的固定,因安全绑带材质为弹力棉,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以及柔软性,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拉伸,满足不同胖瘦患者的使用,此外,医护人员可根据需要,先将其中一具支撑气垫对应的连接管上的调节阀关闭,即避免支撑气垫内部气体从连接管部位排出,然后打开与之对应支撑气垫上的密封盖,即使支撑气垫内部气体排出,从而实现支撑气垫的收缩,此时通过支撑气垫收缩的作用,使得该处患者背部区域露出,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对患者该部位进行检查治疗等,该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对患者局部受压组织进行震动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达到降低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发生率,还能够对患者身体进行翻转,使其成为侧卧状态,从而在减轻了医护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也能够对患者睡姿进行方便的调整,最终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同时,根据不同患者病情状况,如部分背部带有创口患者需要使用时,医护人员可将相应位置的活动垫拔出,即使该部位处于镂空状态,当患者平躺气垫时,创口部位便处于镂空部位,从而达到避让创口,对创口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蓄电池是为了给振动器提供能量供应,因蓄电池与振动器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附图说明图1是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的主视图;图2是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的向剖视图;图3是插槽部位放大图。底板1、振动器2、限位板3、转动杆4、插槽5、气垫6、支撑气垫7、连接管8、气管9、蓄电池101、安全绑带301、活动垫601、密封盖701、调节阀801。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包括底板1、振动器2、限位板3、转动杆4、插槽5、气垫6、支撑气垫7、连接管8、气管9,所述的振动器2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振动器2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底板1内部,所述的振动器2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板3位于底板1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板3与底板1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杆4位于底板1左右两侧,所述的转动杆4与底板1转动相连,所述的插槽5位于底板1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槽5为凹槽,所述的气垫6位于底板1前端,所述的气垫6与底板1魔术贴相连,所述的支撑气垫7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支撑气垫7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气垫6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气垫7与气垫6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8位于支撑气垫7外壁一侧,所述的连接管8与支撑气垫7胶水相连,所述的气管9位于气垫6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气管9与连接管8一体相连,所述的底板1右侧上端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与底板1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板3前端还设有若干数量的安全绑带301,所述的安全绑带301一端与限位板3铆钉相连,且所述的安全绑带301另一端与限位板3卡扣相连,所述的气垫6中端从上至下还设有活动垫601,所述的活动垫601与气垫6活动相连,所述的支撑气垫7外壁一侧还设有密封盖701,所述的密封盖701与支撑气垫7螺纹相连,所述的连接管8中端还设有调节阀801,所述的调节阀801与连接管8螺纹相连。该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使用时,患者首先平躺在气垫6上,然后根据需要,医护人员可打开振动器2,即使振动器2对气垫6以及活动垫601进行振动,通过气垫6以及活动垫601的传递,对患者身体进行振动按摩,当患者按摩完毕后,医护人员可关闭振动器2,当需要对患者一侧身体进行翻转侧卧时,便可先握住转动杆4,将转动杆4向上转动,即使转动杆4分离插槽5,然后医护人员将限位板3向患者方向转动90°,即使限位板3与底板1处于垂直状态,再将转动杆4向下转动,即转动杆4进入插槽5内,此时通过转动杆4的作用,能够对限位板3进行有效的固定,避免限位板3转动复位,然后医护人员可将一侧气管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

【技术保护点】
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振动器、限位板、转动杆、插槽、气垫、支撑气垫、连接管、气管,所述的振动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振动器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底板内部,所述的振动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板位于底板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板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杆位于底板左右两侧,所述的转动杆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插槽位于底板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槽为凹槽,所述的气垫位于底板前端,所述的气垫与底板魔术贴相连,所述的支撑气垫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支撑气垫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气垫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气垫与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支撑气垫外壁一侧,所述的连接管与支撑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气管位于气垫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气管与连接管一体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多用途调节式气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振动器、限位板、转动杆、插槽、气垫、支撑气垫、连接管、气管,所述的振动器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振动器从左至右依次分布于底板内部,所述的振动器与底板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板位于底板左右两侧,所述的限位板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转动杆位于底板左右两侧,所述的转动杆与底板转动相连,所述的插槽位于底板下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插槽为凹槽,所述的气垫位于底板前端,所述的气垫与底板魔术贴相连,所述的支撑气垫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支撑气垫从上至下依次分布于气垫左右两侧,所述的支撑气垫与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支撑气垫外壁一侧,所述的连接管与支撑气垫胶水相连,所述的气管位于气垫前端左右两侧,所述的气管与连接管一体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丽玲鲍娟邹卫珍朱玉娟张卫潘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