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规格高Ti耐磨钢NM360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耐磨钢板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薄规格高Ti耐磨钢NM360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抗磨耐热钢件广泛应用于高温氧化性气氛及磨料磨损的工况,这些零部件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不仅要求材质具有高的高温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还要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才能满足其使用性能的要求。使用性能好和寿命长的零部件,既可以大大降低材料消耗减少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可保证安全生产,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同时减少设备维修工作量,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其广泛应用于矿山机械、电力工业、水泥工业、煤处理工业等行业。国内仅低合金耐磨钢板年用量在100万吨左右,另有大量的耐磨铸钢、高锰钢也在逐渐的被替代,目前国内10mm及其以下规格少量使用国内产品,主要使用瑞典SSAB的hardox系列,价格高,供货周期长。过去,耐磨钢通常以Ni、Cu、Mo、Nb、V等贵重合金的微合金化为主,但随着Ni、Cu、Mo、Nb价格的不断上涨,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在钢铁材料近年来微利甚至无利的艰难时期,钢材最终产品的价格成本就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规格高Ti耐磨钢NM36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温度>1250℃、[S]≤0.020%的合格的铁水先进行扒渣处理,根据来料铁水的温度、重量及脱硫终点硫含量要求,进行KR脱S, [S]≤0.0020%,采用全程吹氩工艺,终渣碱度3.0~4.0;(2) 进行转炉冶炼,用球团矿作冷却剂,球团矿和氧化铁皮必须按相关规定加入;萤石应根据炉内渣情况分批少量加入,每吨钢加入量≤4kg,双渣时每吨钢≤5.5kg,吹炼终点前2min严禁加入萤石,采用挡渣锥、挡渣塞进行双挡渣出钢,渣厚≤50mm,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采用分步脱氧工艺进行脱氧;(3)钢水送入LF精炼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规格高Ti耐磨钢NM36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将温度>1250℃、[S]≤0.020%的合格的铁水先进行扒渣处理,根据来料铁水的温度、重量及脱硫终点硫含量要求,进行KR脱S,[S]≤0.0020%,采用全程吹氩工艺,终渣碱度3.0~4.0;(2)进行转炉冶炼,用球团矿作冷却剂,球团矿和氧化铁皮必须按相关规定加入;萤石应根据炉内渣情况分批少量加入,每吨钢加入量≤4kg,双渣时每吨钢≤5.5kg,吹炼终点前2min严禁加入萤石,采用挡渣锥、挡渣塞进行双挡渣出钢,渣厚≤50mm,在转炉出钢过程中采用分步脱氧工艺进行脱氧;(3)钢水送入LF精炼站,钢水进入精炼站后,对钢水用300~800NL/min氩气流量搅拌1~2min,以便化渣;将石墨电极插入钢水中,供电升温,同时向钢水中吹氩,吹氩流量保持在100~400NL/min,吹氩4~10min;钢水脱硫时吹氩流量为100~450NL/min,吹氩4~10min测温;取样时吹氩流量为100~400NL/min;吹氩压力1.2~1.8MPa,在钢水精炼过程中,向钢水中加入造渣料造渣,进行脱硫精炼去夹杂处理,将渣中二元碱度R(CaO/Si02)控制在1.3~2.8,并使渣中Fe0+Mn0<2.0%,出站钢水[S]≤0.008%;(4)RH炉精炼,到RH后,钢包开到待处理位,测量钢包净空高度、渣厚及温度,钢包净空控制在300~700mm,钢水顶渣厚度应小于100mm,钢水温度为1615℃~1630℃;根据钢包净空高度及渣厚顶升钢包,确保插入管插入钢水深度不小于600mm,根据温度、氧含量和钢样成分进行合金化成分精调,合金化顺序:先加AL合金;然后加入SiFe、MnFe、CrFe、MoFe、NbFe,合金加入后在极限真空度下循环3分钟,测温、取样、定氧;合金化后要求钢中[O]氧量控制在3ppm以下,温度控制在1590~1600℃,RH精炼出站前依次喂铝线和钛线或者Ti合金,调整AlS和Ti的成分,最后进行B的微合金化;(5)进行传统板坯连铸,对中间包钢水表面采用双层覆盖剂,下层加足量碱性覆盖剂,而上层加低碳酸性覆盖剂,中间包采用恒重操作;钢水从大包到中间包采用长水口浇注、氩气保护,采用专用中碳耐磨钢结晶器保护渣,过热度控制在15~30℃,连铸过程投入结晶器电磁搅拌,在扇形段采用连铸轻压下工艺,连铸拉速控制在1.0~1.5m/min,连铸坯厚度220mm,传统板坯连铸后得到的铸坯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为:C为0.16~0.20wt%,Si为0.2~0.4wt%,Mn为0.8~1.5wt%,Mo为0.10~0.20wt%,Cr为0.30~0.50w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烈军,周峰,高吉祥,彭政务,孙海波,戴杰涛,鲁艳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