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局专利>正文

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891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9 1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家庭及商业健身场所。本发明专利技术是要解决一般健身器材体积大、结构复杂、使用不便、外观粗糙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由高筒型椅背、坐板、支撑腿、控制面板、顶盖、椅面、储重容器、配重容器、水泵组、控制阀、输水管、测重仪、上拉索、前拉索、吊重滑轮、上限位滑轮组、转换滑轮组、定位滑轮、转向滑轮、前限位滑轮组、滑轨和后盖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占地面积小、结构轻便、造型美观、使用方便、类似座椅的结构构造型式使其能与居室环境相融合。

Seat type body-building equipment capable of intelligently regulating counterweigh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at type body-building equipment with intelligent adjusting counterweight.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family and commercial fitness places. The invention aim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large volume, complex structure, inconvenient use and rough appearance of the general body-building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consists of a high cylinder type seat back, seat plate, support legs, a control panel, a top cover, a chair surface, storage containers, containers, heavy weight pumps and control valves, pipes, weighing instrument, cable, cable, pulley, before lifting the upper limit of pulleys, pulley, pulley, positioning conversion steering pulley, front limiting pulleys, slide and rear cover. The seat type body-building equipment with intelligent balance weigh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floor area, light structure, beautiful appearanc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the structur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imilar chair can be integrated with the living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健身设备,尤其是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
技术介绍
通常为了实现健身者做拉力动作时,现有技术制做的是一种钢架结构的健身设备,一般由钢架、光轴轨道、滑轮、手柄、拉索、提重钢钎、配重铁块和插销组成。钢架形成设备的整体架构,两根光轴轨道竖向平行固定在钢架上,配重铁块上面有三个孔,两边的孔是定位孔,用于套在光轴轨道上使配重铁块沿光轴上下做动,中间的孔是提重钢钎的通道,配重铁块侧面有一个插销孔,配重铁块上插销孔与其上面中间的孔交叉,提重钢钎上有与插销孔相对应的孔。拉索一端连接手柄,另一端连接提重钢钎,静止不用时配重铁块叠放为一摞,提重钢钎穿过一摞配重铁块中间的孔,用插销穿过任意配重铁块侧面的插销孔,可以使此配重铁块及其上的配重铁块组成一个重量组形成运动阻力,不同的重量组形成不同的运动阻力。提重钢钎与拉索连接,拉索绕过滑轮另一端与健身手柄连接,拉动健身手柄就可以拉起配重铁块组成的重量组。这种技术制做的健身器材造型不美观,占地面积大,调整运动阻力时需要俯身低头不方便,重量组下行到底时会与底部的配重铁块硬接触发出撞击声音,配重铁块外露不安全,在运动中不能改变运动阻力,运动阻力不能无极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专利技术一种美观、安全、使用便利、能和居家装饰环境相融合的健身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其由高筒型椅背、坐板、支撑腿、控制面板、顶盖、椅面、储重容器、配重容器、水泵组、控制阀、输水管、测重仪、上拉索、前拉索、吊重滑轮、上限位滑轮组、转换滑轮组、定位滑轮、转向滑轮、前限位滑轮组、滑轨和后盖构成;其特征在于:由高筒型椅背、坐板和支撑腿连接组成具有座椅型式的设备架构体;顶盖安装在高筒型椅背顶部,顶盖与高筒型椅背顶部铰接连接;椅面安装在坐板上,椅面与坐板铰接连接;控制面板安装在高筒型椅背外壁上,储重容器和配重容器在高筒型椅背内部,储重容器和配重容器通过水泵组、控制阀、输水管形成连通体;吊重滑轮、上限位滑轮组和定位滑轮安装在高筒型椅背内壁上,转向滑轮和前限位滑轮组安装在坐板底部,转换滑轮组由上下两个滑轮组成,通过转换滑轮组上拉索与前拉索互拉;上拉索里端为提重端,外端为拉力端,上拉索分别绕在吊重滑轮、转换滑轮组的上部滑轮和上限位滑轮组上,形成上拉索在设备内的运动轨迹,上拉索提重端通过测重仪与配重容器连接,上拉索拉力端为限位球和拉环,上拉索拉力端通过其上的限位球卡在上限位滑轮组处,上拉索拉力端通过其上的拉环与健身手柄连接;前拉索里端为固定端,外端为拉力端,前拉索分别绕在转换滑轮组的下部滑轮、定位滑轮、转向滑轮和前限位滑轮组上,形成前拉索在设备内的运动轨迹,前拉索固定端锚在定位滑轮支架上,前拉索拉力端为限位球和拉环,前拉索拉力端通过其上的限位球卡在前限位滑轮组处,前拉索拉力端通过其上的拉环与健身手柄连接;滑轨安装在高筒型椅背内壁上,拉动上拉索或前拉索配重容器沿滑轨上下做动;后盖安装在高筒型椅背外侧。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其特征在于:由高筒型椅背、坐板和支撑腿连接组成具有座椅型式的设备架构体;顶盖安装在高筒型椅背顶部,顶盖与高筒型椅背顶部铰接连接,放下顶盖上拉索拉力端被顶盖遮挡,抬起顶盖上拉索拉力端露出;椅面安装在坐板上,椅面与坐板铰接连接,放下椅面前拉索拉力端被椅面遮挡,抬起椅面前拉索拉力端露出。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其特征在于:储重容器和配重容器装在高筒型椅背内部,储重容器和配重容器通过水泵组、控制阀、输水管形成连通体,经由控制面板设置,储重容器和配重容器内的液体可以通过水泵组、控制阀、输水管在储重容器和配重容器间输运,使配重容器的整体重量可调,测重仪监测配重容器整体重量的变化。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其特征在于:经由控制面板的设置配重容器的整体重量可调,在配重容器静止状态或做动状态下均可调整其整体重量,在运动过程中能使运动阻力保持不变或递增递减,在储重容器和配重容器里液体重量范围内配重容器的整体重量能无极调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不同于现有健身设备的钢架结构型式,本专利技术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的结构构造具有座椅的结构型式,结构轻便造型美观,不做健身运动时可以作为座椅使用,实用性好。不同于现有健身设备的运动阻力选择方式,本专利技术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是通过控制面板设置来选择运动阻力,在设备静止和使用过程中都能调节运动阻力,在一定范围内运动阻力能无极调节,使用方便。现有的健身器材重量组下落到底时会与底部的配重铁块硬接触发出撞击声音,本专利技术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的阻力原件不会与其他物体发生碰撞,静谧性好。现有的健身设备的配重铁块外露,不够安全,本专利技术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的阻力原件是在封闭的区间内运行,安全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外部构造图图2为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内部构造图图3为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内部构造纵剖图图4为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内部构造平剖图图中,1.高筒型椅背,2.坐板,3.支撑腿,4.控制面板,5.顶盖,6.椅面,7.储重容器,8.配重容器,9水泵组,10控制阀,11输水管,12测重仪,13上拉索,14前拉索,15吊重滑轮,16上限位滑轮组,17转换滑轮组,18定位滑轮,19转向滑轮,20前限位滑轮组,21滑轨,22后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其由高筒型椅背1、坐板2、支撑腿3、控制面板4、顶盖5、椅面6、储重容器7、配重容器8、水泵组9、控制阀10、输水管11、测重仪12、上拉索13、前拉索14、吊重滑轮15、上限位滑轮组16、转换滑轮组17、定位滑轮18、转向滑轮19、前限位滑轮组20、滑轨21和后盖22构成;由高筒型椅背1、坐板2和支撑腿3连接组成具有座椅型式的设备架构体;顶盖5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顶部,顶盖5与高筒型椅背1顶部铰接连接;椅面6安装在坐板2上,椅面6与坐板2铰接连接;控制面板4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外壁上,储重容器7和配重容器8在高筒型椅背1内部,储重容器7和配重容器8通过水泵组9、控制阀10、输水管11形成连通体;吊重滑轮15、上限位滑轮组16和定位滑轮18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内壁上,转向滑轮19和前限位滑轮组20安装在坐板2底部,转换滑轮组17由上下两个滑轮组成,通过转换滑轮组17上拉索13与前拉索14互拉;上拉索13里端为提重端,外端为拉力端,上拉索13分别绕在吊重滑轮15、转换滑轮组17的上部滑轮和上限位滑轮组16上,形成上拉索13在设备内的运动轨迹,上拉索13提重端通过测重仪12与配重容器8连接,上拉索13拉力端为限位球和拉环,上拉索13拉力端通过其上的限位球卡在上限位滑轮组16处,上拉索13拉力端通过其上的拉环与健身手柄连接;前拉索14里端为固定端,外端为拉力端,前拉索14分别绕在转换滑轮组17的下部滑轮、定位滑轮18、转向滑轮19和前限位滑轮组20上,形成前拉索14在设备内的运动轨迹,前拉索14固定端锚在定位滑轮18支架上,前拉索14拉力端为限位球和拉环,前拉索14拉力端通过其上的限位球卡在前限位滑轮组20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由高筒型椅背(1)、坐板(2)、支撑腿(3)、控制面板(4)、顶盖(5)、椅面(6)、储重容器(7)、配重容器(8)、水泵组(9)、控制阀(10)、输水管(11)、测重仪(12)、上拉索(13)、前拉索(14)、吊重滑轮(15)、上限位滑轮组(16)、转换滑轮组(17)、定位滑轮(18)、转向滑轮(19)、前限位滑轮组(20)、滑轨(21)和后盖(22)构成;其特征在于:由高筒型椅背(1)、坐板(2)和支撑腿(3)连接组成具有座椅型式的设备架构体;顶盖(5)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顶部,顶盖(5)与高筒型椅背(1)顶部铰接连接;椅面(6)安装在坐板(2)上,椅面(6)与坐板(2)铰接连接;控制面板(4)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外壁上,储重容器(7)和配重容器(8)在高筒型椅背(1)内部,储重容器(7)和配重容器(8)通过水泵组(9)、控制阀(10)、输水管(11)形成连通体;吊重滑轮(15)、上限位滑轮组(16)和定位滑轮(18)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内壁上,转向滑轮(19)和前限位滑轮组(20)安装在坐板(2)底部,转换滑轮组(17)由上下两个滑轮组成,通过转换滑轮组(17)上拉索(13)与前拉索(14)互拉;上拉索(13)里端为提重端,外端为拉力端,上拉索(13)分别绕在吊重滑轮(15)、转换滑轮组(17)的上部滑轮和上限位滑轮组(16)上,形成上拉索(13)在设备内的运动轨迹,上拉索(13)提重端通过测重仪(12)与配重容器(8)连接,上拉索(13)拉力端为限位球和拉环,上拉索(13)拉力端通过其上的限位球卡在上限位滑轮组(16)处,上拉索(13)拉力端通过其上的拉环与健身手柄连接;前拉索(14)里端为固定端,外端为拉力端,前拉索(14)分别绕在转换滑轮组(17)的下部滑轮、定位滑轮(18)、转向滑轮(19)和前限位滑轮组(20)上,形成前拉索(14)在设备内的运动轨迹,前拉索(14)固定端锚在定位滑轮(18)支架上,前拉索(14)拉力端为限位球和拉环,前拉索(14)拉力端通过其上的限位球卡在前限位滑轮组(20)处,前拉索(14)拉力端通过其上的拉环与健身手柄连接;滑轨(21)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内壁上,拉动上拉索(13)或前拉索(14)配重容器(8)沿滑轨(21)上下做动;后盖(22)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节配重的座椅型健身设备,由高筒型椅背(1)、坐板(2)、支撑腿(3)、控制面板(4)、顶盖(5)、椅面(6)、储重容器(7)、配重容器(8)、水泵组(9)、控制阀(10)、输水管(11)、测重仪(12)、上拉索(13)、前拉索(14)、吊重滑轮(15)、上限位滑轮组(16)、转换滑轮组(17)、定位滑轮(18)、转向滑轮(19)、前限位滑轮组(20)、滑轨(21)和后盖(22)构成;其特征在于:由高筒型椅背(1)、坐板(2)和支撑腿(3)连接组成具有座椅型式的设备架构体;顶盖(5)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顶部,顶盖(5)与高筒型椅背(1)顶部铰接连接;椅面(6)安装在坐板(2)上,椅面(6)与坐板(2)铰接连接;控制面板(4)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外壁上,储重容器(7)和配重容器(8)在高筒型椅背(1)内部,储重容器(7)和配重容器(8)通过水泵组(9)、控制阀(10)、输水管(11)形成连通体;吊重滑轮(15)、上限位滑轮组(16)和定位滑轮(18)安装在高筒型椅背(1)内壁上,转向滑轮(19)和前限位滑轮组(20)安装在坐板(2)底部,转换滑轮组(17)由上下两个滑轮组成,通过转换滑轮组(17)上拉索(13)与前拉索(14)互拉;上拉索(13)里端为提重端,外端为拉力端,上拉索(13)分别绕在吊重滑轮(15)、转换滑轮组(17)的上部滑轮和上限位滑轮组(16)上,形成上拉索(13)在设备内的运动轨迹,上拉索(13)提重端通过测重仪(12)与配重容器(8)连接,上拉索(13)拉力端为限位球和拉环,上拉索(13)拉力端通过其上的限位球卡在上限位滑轮组(16)处,上拉索(13)拉力端通过其上的拉环与健身手柄连接;前拉索(14)里端为固定端,外端为拉力端,前拉索(14)分别绕在转换滑轮组(17)的下部滑轮、定位滑轮(18)、转向滑轮(19)和前限位滑轮组(20)上,形成前拉索(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局
申请(专利权)人:张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