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延辊的内部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833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4: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延辊的内部冷却结构,包括辊体、冷却水芯和固定套,所述辊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冷却水芯设置在辊体内部,所述固定套设置在辊体两端,所述固定套通过螺栓与辊体连接,将辊体和冷却水芯固定,所述冷却水芯包括进水管、隔水板和支架,所述隔水板和支架将进水管支撑在辊体内部,在所述进水管上梯度开设不同孔径的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进水管上的出水孔的孔径和间距进行梯度设计,来控制辊面温度,使产品厚薄差达到规格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延辊的内部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光伏压花玻璃的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在200吨拉引量条件下光伏压花玻璃生产过程中压延辊的内部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现在的在光伏压花玻璃的生产过程中,现在的主流生产线的拉引量一般都在150吨左右,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提高单线产能(拉引量)是发展的趋势。在拉引量提升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压延辊的冷却方式,包括压延辊的热交换充分与否(包括上下辊温度差异)及压延辊表面温度的一致性难以保证,造成光伏压花玻璃产品厚度极差超产品规格范围(规格为≤0.25mm)。压延辊体分为上压延辊和下压延辊,上下压延辊在压制光伏压花玻璃过程中由于浸入玻璃液中的深度差异,上下压延辊的表面温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一般上下压延辊温度差异为250℃左右,随着引出量的提高,压延辊线速度提高后,上下压延辊的温度差异会增加,产品厚度厚薄差不稳定,针对这一问题,对上下压延辊水芯做调整,通过水流量的分布改变压延辊表面温度,减少温度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新型冷却结构的压延辊,该压延辊具有表面温度一致性良好,上下压延辊温度差异大的特点,解决在200吨拉引量下产品出现的产品厚度极差超产品规格范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延辊的内部结构,包括辊体、冷却水芯和固定套,所述辊体为中空结构,所述冷却水芯设置在辊体内部,所述固定套设置在辊体两端,所述固定套通过螺栓与辊体连接,将辊体和冷却水芯固定,所述冷却水芯包括进水管、隔水板和支架,所述隔水板和支架将进水管支撑在辊体内部,在所述进水管上梯度开设不同孔径的出水孔;在所述进水管开设8个出水孔,分别标记为Ⅰ~Ⅷ,各出水孔沿进水管21中线对称分布,出水孔Ⅰ~Ⅳ之间的间距分别为200mm,其孔径依次为12mm、12mm、15mm和16mm;出水孔Ⅴ~Ⅷ之间的间距分别为200mm,其孔径依次为16mm、15mm、12mm和12mm;出水孔Ⅳ与出水孔Ⅴ之间的间距为140mm。优选的,所述隔水板分为四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的压延辊,根据横向温度差异,对进水管上的出水孔的孔径和间距进行梯度设计,来控制辊面温度,使产品厚薄差达到规格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压延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冷却水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隔水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进水管上出水孔的分布图。其中:1、辊体;2、冷却水芯;3、固定套;21、进水管;22、隔水板;23、支架;24、出水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压延辊冷却水套主要的作用是参与热交换,调节压延辊表面温度及压延辊表面温度的一致性。压延辊线速度提高后,压延辊热交换加速,冷却水流对压延辊温度的改变会有所变化,再加上来料温度断面温度的差异性,会加剧压延辊表面横向温差大,造成产品厚度不均匀,给深加工造成不便。请参见图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200吨引出量下光伏压花玻璃生产的新型压延辊,包括辊体1和冷却水芯2,辊体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冷却水芯2,在辊体1两端设置有固定套3,固定套3通过螺栓与辊体1连接,将辊体1和冷却水芯2固定。请参见图2、图3和图4,上述冷却水芯2包括进水管21、隔水板22和支架23,隔水板22和支架23将进水管21支撑在辊体1内部。进水管21由两端进水,在进水管21上钻有出水孔24,根据横向温度差异,依次对出水孔24的孔径进行梯度设计,并采取溢出法冷却。上述隔水板22中间设有轴孔、四周呈圆环形,隔水板22对进入压延辊腔体的冷却水进行分腔,一般分为四腔,保证冷却水对压延辊壁均匀冷却,在隔水板22上开设四组出水孔,分别与四个腔体对应。上述支架23中间设有轴孔,四周设有四个支撑杆。进水管21上阶梯型开设出水孔24,并且出水孔24的孔径不完全相同,出水孔24的孔径根据压延辊表面采集的温度来决定,经过计算得出各出水孔24的之间的距离和孔径大小。请参见图5,环进水管21分布4组出水孔24,每组出水孔包括8个出水24,分别标记为Ⅰ~Ⅷ,各出水孔沿进水管21中线对称分布,出水孔Ⅰ~Ⅳ之间的间距分别为200mm,其孔径依次为12mm、12mm、15mm和16mm;出水孔Ⅴ~Ⅷ之间的间距分别为200mm,其孔径依次为16mm、15mm、12mm和12mm;出水孔Ⅳ与出水孔Ⅴ之间的间距为140mm。在光伏压花玻璃的生产中,需要上下压延辊配合使用,其中压延上辊和下辊的外径一致,区别在于上压延辊辊体壁厚与下压延辊辊体壁厚有差异,壁厚差异根据压延辊出水温度以及光伏压花玻璃表面的质量状况来确定。冷却水芯2和固定套3通过螺栓固定在辊体1上,组装完成后安装在压延机上,用于生产光伏压延花玻璃。冷却水通过进水管21两端进入,从出水孔24溢出,然后从辊体1两侧流出,通过出水孔24之间的间距及孔径大小、水流量大小,来控制辊面温度,使产品厚薄差达到规格范围(规格为≤0.25mm)。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压延辊的内部冷却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延辊的内部冷却结构,包括辊体(1)、冷却水芯(2)和固定套(3),所述辊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冷却水芯(2)设置在辊体(1)内部,所述固定套(3)设置在辊体(1)两端,所述固定套(3)通过螺栓与辊体(1)连接,将辊体(1)和冷却水芯(2)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芯(2)包括进水管(21)、隔水板(22)和支架(23),所述隔水板(22)和支架(23)将进水管(21)支撑在辊体(1)内部,在所述进水管(21)上梯度开设不同孔径的出水孔(24);在所述进水管(21)开设8个出水孔,分别标记为Ⅰ~Ⅷ,各出水孔沿进水管(21)中线对称分布,出水孔Ⅰ~Ⅳ之间的间距分别为200mm,其孔径依次为12mm、12mm、15mm和16mm;出水孔Ⅴ~Ⅷ之间的间距分别为200mm,其孔径依次为16mm、15mm、12mm和12mm;出水孔Ⅳ与出水孔Ⅴ之间的间距为140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延辊的内部冷却结构,包括辊体(1)、冷却水芯(2)和固定套(3),所述辊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冷却水芯(2)设置在辊体(1)内部,所述固定套(3)设置在辊体(1)两端,所述固定套(3)通过螺栓与辊体(1)连接,将辊体(1)和冷却水芯(2)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芯(2)包括进水管(21)、隔水板(22)和支架(23),所述隔水板(22)和支架(23)将进水管(21)支撑在辊体(1)内部,在所述进水管(21)上梯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守峰李涛夏炜范小阳
申请(专利权)人:彩虹合肥光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