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7344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公开一种轮胎,它包括:(A)胎面胶;(B)胎面基部胶;(C)胎侧胶;(D)子口护胶;(E)胎体层胶;(F)内衬层胶;(G)三角胶;(H)带束层胶;(Ⅰ)气密层胶和(J)胎圈钢丝胶;上述各轮胎组件由橡胶组合物组成,其中,所述(A)胎面胶、(B)胎面基部胶、(C)胎侧胶和(D)子口护胶的橡胶组合物采用高比表面积的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所述(E)胎体层胶、(F)内衬层胶、(G)三角胶、(H)带束层胶、(Ⅰ)气密层胶和(J)胎圈钢丝胶的橡胶组合物采用低比表面积的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轮胎的抗刺扎性、抗崩花性好,滚动阻力和生热性低,生产成本也大大降低;尤其适用于在大型矿山场地等条件恶劣的道路环境下使用的全钢巨型工程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尤其涉及同时采用高比表面积白炭黑与炭黑及 低比表面积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的轮胎。(二)
技术介绍
-从轮胎的结构上看,其横截面大致分为胎面胶、胎面基部胶、胎体胶、 带束层胶、胎侧胶、内衬层胶和气密层胶。由于各部位胶料所起的作用不 同,可选择不同的橡胶和补强填料及辅剂制成,炭黑是橡胶工业中常用到 的补强填料,但它的生热较大,容易使轮胎老化,为了降低轮胎的生热, 避免轮胎过早老化,己有许多生产厂家采用白炭黑来替代部分或全部的炭 黑。白炭黑是橡胶工业重要的补强材料,因其微观结构和聚集体形态和炭 黑类似,并在橡胶中有相近的补强性能,故被称为白炭黑。白炭黑作为橡 胶补强原材料,主要用于轮胎、鞋类、和其它浅色橡胶制品。在轮胎行业 中,根据白炭黑比表面积的大小,可应用于轮胎的各部位的橡胶中,过去 白炭黑主要用于子午线轮胎的带束层,以增强钢丝和橡胶的粘合性,如申请号为00123978. 3,名称为《轮胎钢丝粘合胶》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 一种轮胎钢丝粘合胶,它包括下述以重量百分比计的原料1500 丁苯胶 12.92%-14.28%,氧化锌3.43%-3. 79%,硬脂酸0. 86%_0. 95%, 4020 防老剂O. 34%-0. 38%, RD防老剂O. 43%-0. 48%,古马龙2.15%-2. 37 %,间苯二酚0.43%-0.48%,白炭黑4.29%-4.75%,超细陶土4.29% -4. 75 % ,铁丹0. 86 % -0. 95 % , NOBS促进剂0. 34 % -O. 38 % , H促进剂0. 43 0.48%, NMP—ZD偶联剂0.34%-0.38%,硫磺2. 48%-2. 57%, N330 高耐磨炭黑30.02%-33. 18%,芳烃油1.29%-1.43%,余量为1-3号烟 片胶,适用该配方制成的粘合胶与原有的粘合胶相比具有粘结性高、弹性 高、抗拉强度高、动态生热慢等优点,适用于制造各种轮胎。也有些轮胎 生产企业将白炭黑用于子午线载重轮胎胎面,以提高胎面的抗刺扎和抗崩 花性,其用量较少, 一般为10-15份。近15年来,由于欧洲和北美对环 保和节能的要求日益严格,将白炭黑用于轮胎胎面,可以显著降低轮胎的 滚动阻力,同时能保持较好的抗冰滑性和抗湿滑性,其耐磨性仅有稍许降 低,如申请号为200410063282. 6,名称为《轮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及使用这 种橡胶组合物的充气轮胎》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轮胎面用的组合物 它含有5-150重量份氮气吸咐比表面积为100-300m7g的二氧化硅和/或 5-150重量份氮气吸咐比表面积至少为70mVg,且邻苯二甲酸二丁油脂的 吸收值至少为70ml/g的碳黑,以100重量份橡胶组分为基准,该橡胶组分5-100wty。的脱蛋白质天然橡胶,其重均分子量为1400000、氮含量至多 为0. lwt%;由该配方制成的轮胎胎面用橡胶组合物在不降低胎面的机械强 度和耐磨性能的同时,不仅大大提高了轮胎胎面抗湿滑性能,也减少了橡 胶组合物的生热。1992年,米其林公司率先制造出全用高比表面积白炭黑 的"绿色轮胎",其滚动阻力较一般轮胎降低约30%,节油及减少汽车废 气效果显著,但是由于当时白炭黑品种的分散性不好,配用白炭黑的胎面 脱虽然滚动阻力比配用炭黑的低,但其耐磨性能却比配用炭黑的差得多。 由此可见,在轮胎不同部位的橡胶中,橡胶组合物中补强填料的选择与加 入的多少对该部位橡胶所起到的作用有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将公开一种同时采用高比表面积白炭黑与炭黑及低比表面积 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的轮胎。本专利技术所述轮胎,包括多个轮胎组件,所述组件包括(A) 胎面胶;(B) 胎面基部胶;(C) 胎侧胶;(D) 子口护胶;(E) 胎体层胶;(F) 内衬层胶;(G) 三角胶;(H) 带束层胶;(I) 气密层胶; (J)月台圈钢丝胶.上述各轮胎组4由橡胶组合物组成,其中,所述(A)胎面胶、(B)胎面 基部胶、(C)胎侧胶和(D)子口护胶的橡胶组合物采用高比表面积的白炭黑 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所述(E)胎体层胶、(F)内衬层胶、(G)三角胶、(H) 带束层胶、(I)气密层胶和(J)胎圈钢丝胶的橡胶组合物采用低比表面积的 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白炭黑的比表面积反映了其基本粒子的大小,是影响其应用性能的主 要指标, 一般来说,粒子越小、表面积越大、在橡胶中的补强作用愈好; 然而当表面积过大时,粒子间内聚力增强,在胶料中不易分散,使胶料在加 工过程中粘度大、生热高、并容易焦烧;另一方面会吸附较多的促进剂, 加快促进剂的分解,从而延迟硫化时间;就现有的工艺来说,比表面积在 180-250mVg的白炭黑补强和分散性能均较好,而比表面积在30-60m2/g 的白炭黑则适用于高弹性压出橡胶制品;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比表面积的白 炭黑的比表面积为120-250m7g,低比表面积的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 30-120m7g;由于对轮胎不同组件的要求及其承受的重力不同,因此,在不同组件的橡胶组合物中选择相应比表面积的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所达到的效果较好;轮胎的胎面直接与路面接触,不仅要求胎面胶要有较好的抗剌扎性和 抗崩花性,还要求有较好的抗冰滑性、抗湿滑性及低滚动阻力,在这种情 况下,胎面层橡胶组合物选择高比表面积的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所 达到的效果较好,基于100重量份的橡胶组分,胎面层橡胶组合物所含补 强填料白炭黑与炭黑的用量以重量份计为白炭黑5-100份,炭黑5-70 份;优选白炭黑10-80份,炭黑10-60份;胎面基部胶位于胎面胶的下层,轮胎在受力时,胎面基部层产生的热 量不易散发,为了避免轮胎过早老化,不仅要求胶料具有较低的生热,而 且还要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一般来说,基于100重量份的橡胶组分,胎面 基部层橡胶组合物所含补强填料白炭黑与炭黑的用量以重量份计为白炭 黑5-30份,炭黑15-45份;优选白炭黑8-20份,炭黑20-40份;在轮胎的整个使用寿命中,胎侧胶的受力是最大的,既要求胎侧胶耐 龟裂、耐割伤,还要求有较好的耐磨性和低生热性, 一般来说,基于100 重量份的橡胶组分,胎侧层橡胶组合物所含补强填料白炭黑与炭黑的用量 以重量份计为白炭黑5-30份,炭黑20-60份;优选白炭黑10-20份, 炭黑35-50份;子口护胶的作用是保护胎圈部分不受轮辋磨损,通常采用高硬度和耐 磨性能良好的胶料, 一般来说,基于100重量份的橡胶组分,子口护胶橡 胶组合物所含补强填料白炭黑与炭黑的用量以重量份计为白炭黑5-30 份,炭黑45-85份;优选白炭黑10-20份,炭黑50-70份;而对于胎体层胶、内衬层胶、三角胶、带束层胶、气密层胶和胎圈钢 丝胶对胶料的耐磨性要求不是很高,主要是要求它们具有较好的弹性,因 此,这些组件的橡胶组合物选择比表面积为30-120m7g的白炭黑与炭黑作 为补强填料,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所达到的效果也较好;基于100重量 份的橡胶组分,上述各组件的橡胶组合物所含补强填料白炭黑与炭黑的用 量以重量份计如下胎体层胶白炭黑5-30份,炭黑35-70份;优选白炭黑8-20份,炭黑40-50份;内衬层胶白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包括多个轮胎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A)胎面胶; (B)胎面基部胶; (C)胎侧胶; (D)子口护胶; (E)胎体层胶; (F)内衬层胶; (G)三角胶; (H)带束层胶;  (I)气密层胶; (J)胎圈钢丝胶; 上述各轮胎组件由橡胶组合物组成,其中,所述(A)胎面胶、(B)胎面基部胶、(C)胎侧胶和(D)子口护胶的橡胶组合物采用高比表面积的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 所述(E)胎体层胶、(F) 内衬层胶、(G)三角胶、(H)带束层胶、(I)气密层胶和(J)胎圈钢丝胶的橡胶组合物采用低比表面积的白炭黑与炭黑作为补强填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胜何桂德卢江荣
申请(专利权)人:昊华南方桂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