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680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包括:水套,水套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多个加热管和多个加热器,每个加热管内限定出间隔设置的加热腔和流路通道,每个加热腔内均设有加热器,加热器的电连接端伸出加热管;导流件,导流件设在水套内以将从进水口流入的水导引到每个流路通道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提高加热速度,热损失小,具有高换热效果、加热速度快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续航能力尤为重要,车企针对动力电池设计了电池热管理系统。而电池加热器是电池热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技术中采用的电池加热器包括发热芯、硅橡胶绝缘层、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和电源线,在发热芯上连接电源线,远红外硅橡胶发热层包覆在发热芯的一侧,硅橡胶绝缘层包覆在发热芯的另一侧。上述加热方式虽然都能给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但是存在安全性比较低,带电发热体容易挤压、刺破受损,加热也不太均匀,且通用问题是应用电压平台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高换热效果、加热速度快等优点。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包括:水套,所述水套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水套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水套内,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加热管和多个加热器,每个所述加热管内限定出间隔设置的加热腔和流路通道,每个所述流路通道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加热腔内均设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电连接端伸出所述加热管;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在所述水套内以将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水导引到每个所述流路通道内。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通过设置水套和换热器,换热器包括多个加热管,每个加热管内设有加热器和流路通道,流入到水套中的水会被导流向每个流路通道中被加热,被加热后的水流从出水口流出,从而使得流入到水套中的水可与加热器进行充分的换热,且被每个加热器加热的水量少,提高加热速度,热损失小,具有高换热效果、加热速度快等优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加热腔的顶表面位于所述流路通道的顶表面的上方。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套的顶部敞开,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在所述水套的顶表面上,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穿过孔,所述多个加热器的电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多个穿过孔,每个所述加热器与相应的所述穿过孔密封配合。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水套内且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底板和所述水套的内底壁之间限定出集流腔室,所述底板设在所述多个加热管的下部且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镂空孔,所述多个镂空孔与所述多个流路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加热器和/或所述加热管支撑在所述底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套的内周壁上设有放置所述导流件的支撑面,所述导流件上设有上端止抵在所述顶板上的止抵柱。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包括环状的导流部和分流部,所述导流部外罩在所述多个加热管上,所述分流部设在所述导流部上且邻近所述进水口设置,所述分流部被构造成将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水流分成两股。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加热腔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流路通道。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加热腔的同一侧对应设置多条所述流路通道。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设在所述水套的底壁上,所述水套的内底壁由至少一个朝向所述出水口倾斜延伸的斜面组成。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加热器包括:金属管,所述金属管内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顶部和底部敞开;顶部密封塞和底部密封塞,所述顶部密封塞和所述底部密封塞分别设在所述金属管的两端敞开口以密封所述容纳空间;发热件,所述发热件设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发热件的顶端和所述顶部密封塞之间、所述发热件的底端和所述底部密封塞之间填充有密封胶;电极,所述电极设在所述发热件的外周壁上,所述电极的电极端头伸出所述顶部密封塞,所述电极和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周壁之间设有绝缘隔离件。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方向的剖面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剖面图;图4为图3中的B-B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分解图;图6为根据本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示意图;图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与顶板的配合关系图;图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与底板的配合关系图;图9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剖面图;图10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剖视图;图1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管与集流腔体的配合关系图;图12为根据本技术另一些实施例的水流设备的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导流件的示意图;图14为设有导流件的水流设备的俯视图;图1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的C-C方向的剖面图;图1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的示意图;图1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的剖面图;图19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顶部密封塞的剖面图;图20为图19所示的顶部密封塞的立体图;图2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金属管的示意图;图2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底部密封塞的示意图;图2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的剖面图;图2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的部分分解图;图2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电极和绝缘隔离件的配合关系图;图26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绝缘框架的示意图;图27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绝缘框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图28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加热器中的绝缘框架的侧视图;图29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部分分解图;图30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单元的内部俯视图;图3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单元中的散热壳体的立体图;图32为图31所示的散热壳体的俯视图;图3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单元中的定位件的立体图;图34为图33所示的定位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加热装置1000、水流设备100、水套1、进水口10、出水口11、本体12、集流腔体13、集流腔室130、子腔室1301、分隔板131、换热器2、加热管20、加热腔201、流路通道202、加热器21、金属管210、顶部密封塞211、第一部分2110、第二部分2111、第一密封空间2112、第一锯齿部2113、第二锯齿部2114、第四锯齿部2115、电极孔2116、第一挤压孔2117、底部密封塞212、支撑部2120、配合部2121、第三锯齿部2122、第二挤压孔2123、发热件213、密封胶214、电极215、电极本体2150、电极端头2151、绝缘框架216、子框架2160、分选栏2161、绝缘隔离件217、绝缘填充件218、散热肋片219、绝缘胶带2152、顶板22、穿过孔220、限位凸筋221、第一加强筋222、底板23、镂空孔230、定位筋231、凸台筋232、装配孔233、第二加强筋234、导流件3、止抵柱30、分流部31、导流部32、定位卡口33、驱动单元4、散热壳体40、固定凸台401、卡槽402、控制器上板总成41、控制器410、IGBT模块411、控制器下板总成42、定位件43、弹性部430、伸入件431、散热端盖44、绝缘分隔件45、散热片46、绝缘件47、温度检测装置5、高压线束总成6、低压线束总成7、紧固件8、驱动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套,所述水套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水套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水套内,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加热管和多个加热器,每个所述加热管内限定出间隔设置的加热腔和流路通道,每个所述流路通道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加热腔内均设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电连接端伸出所述加热管;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在所述水套内以将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水导引到每个所述流路通道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套,所述水套的上部设有进水口,所述水套的下部设有出水口;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在所述水套内,所述换热器包括多个加热管和多个加热器,每个所述加热管内限定出间隔设置的加热腔和流路通道,每个所述流路通道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每个所述加热腔内均设有所述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电连接端伸出所述加热管;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在所述水套内以将从所述进水口流入的水导引到每个所述流路通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加热腔的顶表面位于所述流路通道的顶表面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的顶部敞开,所述换热器还包括顶板,所述顶板设在所述水套的顶表面上,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穿过孔,所述多个加热器的电连接端分别穿过所述多个穿过孔,每个所述加热器与相应的所述穿过孔密封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定位在所述水套内且位于所述出水口的上方,所述底板和所述水套的内底壁之间限定出集流腔室,所述底板设在所述多个加热管的下部且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镂空孔,所述多个镂空孔与所述多个流路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加热器和/或所述加热管支撑在所述底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的水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祥德杨峰陈小冬赵宵月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