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5599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2 1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芯棒包括依次设置的锥形芯部、棱柱部、凸台部和螺纹部,锥形芯部、棱柱部和螺纹部同轴,凸台部径向最大尺寸大于其他各部径向最大尺寸,锥形芯部为里端大外端小的圆台,棱柱部径向最大尺寸大于锥形芯部最大处直径。模具的模具本体内侧面设有芯棒安装孔,芯棒安装孔包括四周封闭的大凹槽,大凹槽槽底面上设有四周封闭的小凹槽,小凹槽槽底面上设有螺纹盲孔,安装状态下螺纹部旋接在螺纹盲孔中,凸台部一侧面贴合在小凹槽槽底面上,模具本体内侧面和模具芯棒外露表面共同构成型腔表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时模具本体中设置冷却水路结构简单,节省空间,可获得更高的冷却效率,并降低模具成本。

New mould mandrel and injection mold provided with the mandrel

The injection mold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vel die mandrel and the mandrel, the mandrel includes a conical core, which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prism convex part and a screw part, conical core, prismatic part and a threaded portion of the coaxial, convex radially maximum size is larger than the other parts of radial maximum size, conical core in the end of big end small cone prism, the maximum size is greater than the maximum radial position of the tapered core diameter. The mould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face of the mandrel mandrel mounting hole, mounting hole including large enclosed groove, larg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small groove enclosed, a small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thread holes, the installation condition of screw screwed in a screw blind hole, the boss a fit in the small side the groove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mold, the body side and die mandrel together constitute the exposed surface of the cavity surface. When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dopted, a cooling water channel is arranged in the die body,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space is saved, the higher cooling efficiency can be obtained, and the die cost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适用于带有螺钉柱结构的零件的注塑。
技术介绍
螺钉柱是很多塑料零件上的常见结构,它通常外凸于其所在零件的表面。螺钉柱中为盲孔,用于与自攻螺钉相配合,从而使其所在零件能够与其他零件相对固定。通常,螺钉柱是随着零件注塑一次成型的。如图1所示,为了成型螺钉柱结构,通常需要在模具上开设贯通模具内外的芯棒安装孔,然后将能与所述盲孔相匹配的芯棒1从模具的外面插入并固定在相应模具上,利用芯棒的中段1-1进行径向定位,利用芯棒的尾部1-2的端面进行轴向定位,使芯棒上能与所述盲孔相匹配的头部1-3伸进型腔。这种芯棒结构以及芯棒安装方式使得芯棒安装孔必须贯穿模具内外,尤其是螺钉柱一般不止一个,散布的多个芯棒安装孔使得模具实体内的冷却水路不得不为了避让芯棒安装孔而被设置成纵横交错,不仅增加了冷却水路加工的工作量和成本,还降低了冷却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芯棒安装孔不贯通模具本体,因此冷却水路的设置可以简单、直接,获得更高的冷却效率。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有: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其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锥形芯部、棱柱部、凸台部和螺纹部,所述锥形芯部、棱柱部和螺纹部保持同轴,所述凸台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其他各部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锥形芯部为里端大外端小的圆台结构,所述棱柱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所述棱柱部为正六棱柱结构,所述正六棱柱的内切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所述棱柱部与所述凸台部相接的平面上,所述棱柱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凸台部的边缘。所述凸台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凸台部与螺纹部同轴。所述棱柱部的轴向尺寸优选为所述锥形芯部的轴向尺寸的1/6-1/4。一种注塑模具,包括模具本体和模具芯棒,所述模具芯棒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新型模具芯棒,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处或间隔的多处芯棒安装孔,所述芯棒安装孔包括四周封闭的大凹槽,所述大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四周封闭的小凹槽,所述小凹槽的槽底面上设有螺纹盲孔,每个所述芯棒安装孔中安装一个所述模具芯棒,所述模具芯棒从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面安装到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状态下,所述模具芯棒的螺纹部旋接在所述螺纹盲孔中,所述模具芯棒的凸台部朝向螺纹部的一侧面贴合在所述小凹槽的槽底面上,所述模具本体内侧的外露表面和所述模具芯棒外露于所述模具本体内侧的表面共同构成所述模具本体的型腔表面。所述模具芯棒的凸台部背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面与所述大凹槽的槽底面平齐。所述大凹槽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椭圆形或平行四边形。所述凸台部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凸台部与螺纹部同轴,所述凸台部的柱面与所述小凹槽的侧壁表面相配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模具芯棒可以从模具的内侧面直接安装到模具上,因此无需设置贯穿模具内外的芯棒安装孔,使模具结构更简单,且有效节省模具空间,设计冷却水路时也就无需考虑避让芯棒安装孔,因此可以将冷却水路笔直地设置在尽量靠近型腔的位置,既获得更高的冷却效率,又极大简化了冷却水路的加工,降低模具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模具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模具芯棒的一个实施例的投影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模具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模具芯棒3,其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锥形芯部3-1、棱柱部3-2、凸台部3-3和螺纹部3-4,所述锥形芯部、棱柱部和螺纹部保持同轴,所述凸台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其他各部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锥形芯部为里端大外端小的圆台结构,所述棱柱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所述螺纹部用于所述模具芯棒在模具上的固定,所述凸台部用于所述模具芯棒安装时的轴向定位,安装时利用工具夹持所述棱柱部,将所述模具芯棒旋接在模具上。所述锥形芯部用于螺钉柱上预留内孔的成型。当所注塑产品要与其他结构件相互固定时,再向这个预留内孔拧进自攻螺钉。本专利技术的模具芯棒可以从模具的内侧面直接安装到模具上,因此无需设置贯穿模具内外的芯棒安装孔,设计冷却水路时也就无需考虑避让芯棒安装孔,因此可以将冷却水路笔直地设置在尽量靠近型腔的位置,既获得更高的冷却效率,又极大简化了冷却水路的加工。所述棱柱部优选为正六棱柱结构,以方便采用外六角扳手将所述模具芯棒安装到模具上。所述正六棱柱的内切圆柱的直径应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所述棱柱部与所述凸台部相接的平面上,所述棱柱部的边缘应不超出所述凸台部的边缘,所述棱柱部最好靠近所述凸台部的中心。对于螺钉柱的预留内孔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注塑产品,所述凸台部优选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凸台部优选与螺纹部同轴,用所述凸台部作为所述模具芯棒安装时的径向定位。所述棱柱部的轴向尺寸优选为所述锥形芯部的轴向尺寸的1/6-1/4。既保证工具能对所述棱柱部进行有效夹持,又不至于使成型后位于预留内孔口部的正六棱柱状孔占据预留内孔过多的轴向长度。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如图4所示,包括模具本体4和模具芯棒,所述模具芯棒采用上述任意一种所述新型模具芯棒3,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面上设有一处或间隔的多处芯棒安装孔,所述芯棒安装孔包括四周封闭的大凹槽4-1,所述大凹槽的槽底面上开设有四周封闭的小凹槽,所述小凹槽的槽底面上设有螺纹盲孔4-2,每个所述芯棒安装孔中安装一个所述模具芯棒,所述模具芯棒从所述模具本体的内侧面安装到所述模具本体上。安装状态下,所述模具芯棒的螺纹部旋接在所述螺纹盲孔中,所述模具芯棒的凸台部朝向螺纹部的一侧面贴合在所述小凹槽的槽底面上,所述模具本体内侧的外露表面和所述模具芯棒外露于所述模具本体内侧的表面共同构成所述模具本体的型腔表面。所述锥形芯部、棱柱部、凸台部的表面和所述大凹槽的表面共同用于成型螺钉柱,其中所述锥形芯部、棱柱部的表面成型所述螺钉柱的内孔,所述大凹槽的表面主要用于成型螺钉柱的外表面。成型后的螺钉柱预留内孔的口部为正六棱柱状孔,对自攻螺钉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导向作用,至少其侧壁可以不与自攻螺钉发生干涉。采用上述模具芯棒及其在模具本体上的安装结构,模具本体中冷却水路4-3的排布得到极大的简化。冷却水路可以笔直地设置在模具本体中,而不需要为了避让芯棒安装孔设置成纵横交错,因此冷却效率可以显著提高,而且还明显省去了大量的开孔作业,使加工和装配都更加简单,因此也降低了模具成本。所述模具芯棒的凸台部背离所述螺纹部的一侧面优选与所述大凹槽的槽底面平齐,使成型后螺钉柱顶部环面能保持有效宽度,因为顶面通常是注塑零件与其他结构件相对固定时的定位基准面,保持有效宽度可以确保有效的定位。所述大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或平行四边形,或其他现有各种可能的形状。该形状决定了螺钉柱的横截面的外形。对于所述凸台部为圆柱体结构且所述凸台部与螺纹部同轴的情况,所述凸台部的柱面与所述小凹槽的侧壁表面相配合,用于模具芯棒在径向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模具芯棒及设有该芯棒的注塑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其特征在于:其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锥形芯部、棱柱部、凸台部和螺纹部,所述锥形芯部、棱柱部和螺纹部保持同轴,所述凸台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其他各部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锥形芯部为里端大外端小的圆台结构,所述棱柱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模具芯棒,其特征在于:其从一端到另一端依次设有锥形芯部、棱柱部、凸台部和螺纹部,所述锥形芯部、棱柱部和螺纹部保持同轴,所述凸台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其他各部的径向最大尺寸,所述锥形芯部为里端大外端小的圆台结构,所述棱柱部的径向最大尺寸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模具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部为正六棱柱结构,所述正六棱柱的内切圆柱的直径大于所述锥形芯部的最大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模具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部与所述凸台部相接的平面上,所述棱柱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凸台部的边缘。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模具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为圆柱体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模具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部与螺纹部同轴。6.如权利要求1、2、3、4或5所述的新型模具芯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棱柱部的轴向尺寸是所述锥形芯部的轴向尺寸的1/6-1/4。7.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和模具芯棒,所述模具芯棒采用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雪龙高原马婷婷赵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小糸车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