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经改善的能量传输管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极低压(或TBT)网络中的车辆电能管理,所述网络也称作12V网络。
技术介绍
由文件DE102011056270已知一种车载网络的电气架构。该架构能够使同一个12V网络上共存两个存储器:铅电池和锂电池。该架构使用MOSFET类型的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每个都包括二极管。所述第一开关的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的二极管的阳极联接。该架构具有以下缺点。所述锂电池的充电电流不受控制。由于消耗器与所述锂电池并联,该架构不能够限制朝向包括锂电池和车载网络消耗器的组件的电流。所述锂电池的再充电电流的不受控制可促使交流发电机的饱和。这还存在促使所述车载网络上的电压剧烈变化(欠电压)的风险。还可能存在所述铅电池放电(电池循环现象)。为了面对所述车载网络的电压下降,可能需卸载所述车载网络的装备。但这可有损于所述车辆的乘客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经改善的能量管理装置纠正上文所述的缺点,所述经改善的能量管理装置能够使同一个网络上共存两个能量存储器,同时改善所述电气网络的运行可靠性以及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量传输管理装置(5),所述能量传输管理装置包括用于与电气地线联接的第一端子(M)、用于与第一电能存储器(3)联接的第二端子(P1)、用于与至少一个电气消耗器联接的第三端子(P2)、用于与第二电能存储器(6)联接的第四端子(P3),所述装置(5)包括与所述第二端子(P1)联接并且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的第一主开关(51)、与所述第四端子(P3)联接并且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的第二主开关(53),所述第一主开关(51)包括第一二极管(51c),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所述第二主开关(53)包括第二二极管(53b),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03 FR 14594891.一种能量传输管理装置(5),所述能量传输管理装置包括用于与电气地线联接的第一端子(M)、用于与第一电能存储器(3)联接的第二端子(P1)、用于与至少一个电气消耗器联接的第三端子(P2)、用于与第二电能存储器(6)联接的第四端子(P3),所述装置(5)包括与所述第二端子(P1)联接并且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的第一主开关(51)、与所述第四端子(P3)联接并且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的第二主开关(53),所述第一主开关(51)包括第一二极管(51c),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所述第二主开关(53)包括第二二极管(53b),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所述第二主开关(53)还包括装配成与所述第二二极管(53b)并联的第三基本开关(53a),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监控器(58),所述监控器能够将经调制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三基本开关(53a),以便限制流过所述第三基本开关(53a)的电流,所述第三基本开关(53a)适用于由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操控,-第一续流二极管(56),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端子(M)联接并且所述第一续流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二极管(53b)的阳极联接,-电容(52),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三端子(P2)联接并且与所述第一端子(M)联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量传输管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开关(51)还包括定位在所述第二端子(P1)与所述第三端子(P2)之间的第一基本开关(51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理能量传输的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开关(51)还包括装配成与所述第一二极管(51c)并联的第二基本开关(51b)。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量传输管理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孔泰,B·布克利,
申请(专利权)人:标致·雪铁龙汽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