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790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操作机构,其消除了润滑油因滞留而变得高温化的现象,由此实现了侧制动器的摩擦板的寿命延长化。转向操作机构使得一体成型有侧齿轮的筒状的滑动体滑动自如地外嵌于在油浴润滑式的变速箱体内横向架设的转向操作轴,在滑动体的外周配置有多板式的侧制动器,通过使滑动体的滑动动作与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动作联动而能够进行动力的切断、接合操作,其中,在滑动体和侧制动器分别形成有供润滑油在转向操作轴的半径方向上流通的滑动体液流通路和制动器液流通路,并且,使两个液流通路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转向操作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用作联合收割机等行驶车辆的变速装置的变速箱体内配置的转向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配置在变速箱体内的转向操作机构的一个方式,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方式。即,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转向操作机构构成为:将转向操作轴横向架设于变速箱体内,将与发动机联动连结的转向传动齿轮安装于转向操作轴的中央部,以位于转向传动齿轮的两侧的方式使一对筒状的滑动体滑动自如地外嵌于转向操作轴,在各滑动体的外周面一体成型有侧齿轮(sidegear)。另一方面,将左右一对减速齿轮分别安装于行驶驱动轴(车轴),并使各减速齿轮与各侧齿轮啮合。在各滑动体的内侧端部与转向传动齿轮的侧壁之间形成有能够进行动力的连接、切断的侧离合器(sideclutch)。在各滑动体的外周面的外侧部沿着各滑动体的轴线而配置多个可动侧摩擦板,并且,在固定于变速箱体的制动箱体的内周面部沿着制动箱体的轴线以对置状态而将固定侧摩擦板配置于可动侧摩擦板之间,由此形成侧制动器。并且,在转向操作轴的外周面,对按压弹簧进行卷绕并向内侧对滑动体进行按压施力而得侧离合器形成为接合状态,使拨叉(shiftfork)与各滑动体卡合,并借助各拨叉使各滑动体克服按压弹簧的弹性作用力而向外侧滑动,由此能够将侧离合器断开,通过使各滑动体进一步向外侧滑动,能够使侧制动器进行刹车制动。另外,采用了所谓的油浴润滑式的结构,即:在变速箱体内将润滑油收纳至使得侧制动器浸渍其中的程度,由此确保在变速箱体内转动的转动结构零部件的润滑性。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9382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上述的油浴式的转向操作机构中,由于在对按压弹簧进行收纳的空间内、使得该空间与侧制动器连通的空间内滞留有润滑油,因此存在以下不良情况: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时所产生的热传导至滞留的润滑油而导致该润滑油变得高温化,高温化后的润滑油使得侧制动器的摩擦板劣化,从而导致摩擦板的使用寿命缩短化。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操作机构,其消除了润滑油因滞留而变得高温化的现象,从而能够实现侧制动器的摩擦板的使用寿命延长化。第一方案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转向操作机构,其使得一体成型有侧齿轮的筒状的滑动体滑动自如地外嵌于在油浴润滑式的变速箱体内横向架设的转向操作轴,在滑动体的外周配置有多板式的侧制动器,通过使滑动体的滑动动作与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动作联动而能够进行动力的切断、接合操作,所述转向操作机构的特征在于,在滑动体和侧制动器分别形成有供润滑油在转向操作轴的半径方向上流通的滑动体液流通路和制动器液流通路,并且,使两个液流通路连通。第一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在油浴润滑式的变速箱体内,在滑动体和侧制动器分别形成有供润滑油在转向操作轴的半径方向上流通的滑动体液流通路和制动器液流通路,并且,使两个液流通路连通。即,在转向操作轴的外周面与滑动体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和在滑动体的外周面与侧制动器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经由滑动体液流通路而连通,另外,在滑动体的外周面与侧制动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的空间、和侧制动器的外周的空间经由制动器液流通路而连通,从而使得两个液流通路连通。因此,在侧制动器进行刹车制动时,收纳于上述空间内的润滑油受到因侧制动器的制动动作而产生的按压作用(所谓的抽吸作用),从而从两个液流通路通过而从其被收纳的空间内流出。即,空间内的润滑油不会滞留于空间内。并且,在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时所产生的热即使传导至润滑油也不会扩散至空间外的润滑油中而变得高温化。因此,侧制动器的摩擦板不会因高温化而劣化。其结果,实现了摩擦板的寿命延长化。第二方案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案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侧制动器构成为:在滑动体的外周面沿着滑动体的轴线配置有多个凸缘状的可动侧摩擦板,并且,在固定于变速箱体的制动箱体的内周面部沿着制动箱体的轴线以对置状态而在各可动侧摩擦板之间配置有多个凸缘状的固定侧摩擦板,通过使滑动体滑动而使得固定侧摩擦板和可动侧摩擦板彼此以按压状态进行面接触,由此能够进行刹车制动,滑动体在其内周面部设置有凹部空间,在凹部空间内对卷绕配置于转向操作轴的按压弹簧进行收纳,利用按压弹簧在使得侧制动器不进行刹车制动的滑动方向上对滑动体进行按压施力,滑动体液流通路形成于将周壁部分贯通的贯通孔内,借助该周壁部分而在滑动体设置出凹部空间,制动器液流通路形成为包括:凹条槽,其调整为对置状态而分别形成于可动侧摩擦板的与固定侧摩擦板的对置侧;以及开口部,其与凹条槽连通、且形成于制动箱体。第二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滑动体液流通路形成与将周壁部分贯通的贯通孔内,借助该周壁部分而在滑动体设置出凹部空间,另一方面,制动器液流通路形成为包括:凹条槽,其调整为对置状态而分别形成于可动侧摩擦板的与固定侧摩擦板的对置侧;以及开口部,其与凹条槽连通、且形成于制动箱体,并使两个液流通路连通,因此,凹部空间内的润滑油通过两个液流通路而可靠地向侧制动器的外侧流出,从而能够防止润滑油滞留于凹部空间内。第三方案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案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在滑动体的轴线方向上隔开间隔而形成有多个贯通孔,并且,在使得滑动体的滑动动作与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动作联动的动力切断位置,形成于贯通孔内的滑动体液流通路和由凹条槽及开口部形成的制动器液流通路在转向操作轴的半径方向上对准并连通,由此使得凹部空间和制动箱体的外周部经由两个液流通路而连通。第三方案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在使得滑动体的滑动动作与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动作联动的动力切断位置,滑动体液流通路和制动器液流通路在转向操作轴的半径方向上对准并连通,由此使得凹部空间和制动箱体的外周部经由两个液流通路而连通,因此,在刹车制动时,通过抽吸作用而使得凹部空间内的润滑油顺畅且可靠地向制动箱体的外周部流出。并且,还能够良好地确保隔着凹条槽的固定侧摩擦板和可动侧摩擦板的润滑性,从而能够良好地确保侧制动器的制动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转向操作机构,该转向操作机构能够消除润滑油因滞留而变得高温化的现象,从而能够实现侧制动器的摩擦板的寿命延长化。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侧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图3是变速箱体的截面主视图。图4是变速箱体的局部放大截面主视图。图5是主要部分放大截面主视图。图6是主要部分放大截面主视说明图。图7是图6的I-I线截面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即,图1及图2所示的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普通型的联合收割机,首先,对联合收割机A的整体结构进行概要说明。[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结构的概要说明]联合收割机A在能够自动行驶的行驶机体1的前端部将割取部2安装为升降自如。如图1及图2所示,行驶机体1在左右一对行驶部10、10之间架设有机体框架11。并且,在机体框架11上的左侧部以上下分层的方式配置有:脱粒部12,其对割取的穗秆的穗尖部进行脱粒;以及筛选部13,其对脱粒所得的谷粒进行筛选,在上述部件的后方,秸秆等处理部14朝向后方开口,该秸秆等处理部14将秸秆切碎并将秸秆屑等向机外亦即田间排出。另外,在机体框架11上的右侧部,在前部配置有进行驾驶操作的驾驶部15,在其后方配置有对由筛选部13筛选所得的谷粒(清粒)进行贮存的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向操作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操作机构,其使得一体成型有侧齿轮的筒状的滑动体滑动自如地外嵌于在油浴润滑式的变速箱体内横向架设的转向操作轴,在滑动体的外周配置有多板式的侧制动器,通过使滑动体的滑动动作与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动作联动而能够进行动力的切断、接合操作,所述转向操作机构的特征在于,在滑动体和侧制动器分别形成有供润滑油在转向操作轴的半径方向上流通的滑动体液流通路和制动器液流通路,并且,使两个液流通路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0.17 JP 2014-2125611.一种转向操作机构,其使得一体成型有侧齿轮的筒状的滑动体滑动自如地外嵌于在油浴润滑式的变速箱体内横向架设的转向操作轴,在滑动体的外周配置有多板式的侧制动器,通过使滑动体的滑动动作与侧制动器的刹车制动动作联动而能够进行动力的切断、接合操作,所述转向操作机构的特征在于,在滑动体和侧制动器分别形成有供润滑油在转向操作轴的半径方向上流通的滑动体液流通路和制动器液流通路,并且,使两个液流通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侧制动器构成为:在滑动体的外周面沿着滑动体的轴线配置有多个凸缘状的可动侧摩擦板,并且,在固定于变速箱体的制动箱体的内周面部沿着制动箱体的轴线以对置状态而在各可动侧摩擦板之间配置有多个凸缘状的固定侧摩擦板,通过使滑动体滑动而使得固定侧摩擦板和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桂辅
申请(专利权)人:洋马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