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维持剂和增殖促进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712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课题在于,发现能够维持未分化状态不变地效率良好地使干细胞增殖的新的物质,从而提供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维持剂或增殖促进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还在于,提供具有皮肤的创伤治愈作用、皮肤再生医疗或美容领域中能够简便利用并且安全性高、廉价的创伤治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维持剂或增殖促进剂、或创伤治愈剂,其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脂肪酸甘油酯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式中,R1、R2、R3中的至少1个表示源自碳数16~22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酰基,剩余的表示源自饱和脂肪酸的酰基或氢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维持剂和增殖促进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维持剂或增殖促进剂、或创伤治愈剂、以及干细胞的增殖促进方法和未分化状态维持方法。
技术介绍
脊椎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的组织伴随着伤害或疾病、或变老等引起细胞、脏器的损伤时,再生系统会发挥作用来恢复细胞、脏器的损伤。该组织所具备的干细胞(组织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对该作用发挥较大的作用。干细胞具有分化为一切细胞、脏器的多功能性,可以考虑利用该性质来修补细胞、脏器的损伤部而引导恢复。作为应用这样的干细胞的、下一代的医疗的再生医疗备受期待。哺乳动物中的干细胞研究中最发达的组织为骨髓。骨髓中存在有生物体的造血干细胞,已知其是全部血液细胞再生之源。进而报道了,骨髓中与造血干细胞不同地还包含:能够分化为脏器、组织(例如骨、软骨、肌肉、脂肪等)的干细胞(参照非专利文献1)。进而,近年来,除骨髓之外,已知在皮肤、肝脏、胰腺、脂肪等一切脏器、组织中存在有干细胞,管理着各脏器、组织的再生和恒常性维持(参照非专利文献2~5)。另外,各脏器、组织中存在的干细胞的可塑性优异,有也能够用于迄今为止无法自己复制的脏器、组织的再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已知这些干细胞中的几种在变老的同时减少,为了维持各组织的恒常性,积极地进行了防止干细胞的减少的技术的研究(非专利文献6)。另外,近年来,为了将干细胞的能力(多功能性)用于脏器、组织的再生,在细胞移植治疗、组织工程学(再生医疗、再生美容)的领域中,进行了如下技术的开发:将干细胞从生物体组织分离后进行培养并使其增殖(非专利文献7、8)。特别是,在生物体外培养干细胞时,极重要的是,维持作为干细胞功能的多功能性的状态、即维持未分化的状态不变地使其增殖。如果其培养时无法维持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而分化诱导推进的情况下,最终调制的干细胞的能力(多功能性)丧失,无法发挥目标效果(脏器、组织的再生等)。由以上,将干细胞用于细胞移植治疗、组织工程学(再生医疗、再生美容)、期望脏器、组织的再生时,必须能够维持未分化状态不变地培养干细胞。目前为止,关于维持未分化状态不变地使干细胞增殖的技术,有几个报道,但尚在发展途中。例如,胚胎干细胞(ES细胞)、造血干细胞与支持细胞(基质细胞、或饲养细胞)共培养而可以维持未分化(参照专利文献1和非专利文献9~11)。然而,最近,报道了源自饲养细胞的内源病毒所导致的不同种动物间的感染例(参照非专利文献12),使用了支持细胞的干细胞的培养不适于以医疗用途为目的的干细胞的培养。其他方法包括:通过将细胞因子复杂地组合,从而维持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的方法。例如,对于小鼠ES细胞,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LIF(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从而维持未分化性(参照专利文献2和非专利文献13)。此外,报道了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等中在初期作用性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6(IL-6)、FLT-3配体和干细胞因子(SCF)的存在下,维持了未分化性(参照专利文献3和非专利文献14)。然而,细胞因子是昂贵的,存在采集原料、保存性等问题,难以容易使用。此外、LIF的效果限定于极特定的细胞系统,特别是已知灵长类的ES细胞、成体干细胞中,仅添加LIF时无法维持未分化状态(参照非专利文献10)。如此,目前报道的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的维持方法均需要复杂的操作,而且未分化状态的维持效果低。因此,为了将干细胞用于再生医疗,寻求维持未分化状态不变地使干细胞增殖的技术。即,寻求能够安全且简便有效率地维持未分化状态不变地使干细胞增殖的技术。近年来,伴随着糖尿病、动脉硬化症的增加、老龄化,仅利用植皮术难以治疗的糖尿病性下肢溃疡、褥疮等慢性创伤的患者增加。皮肤的创伤一般的是,实施创伤部的清洗等应急处置后,等待利用生物体所具有的治愈力的自然治愈。然而,根据创伤的程度而自然治愈有时需要较长时间,特别是老龄者、糖尿病患者等与青年相比,自然治愈慢,且需要促进创伤治愈。作为皮肤的创伤治愈促进剂,已知有氯化溶菌酶、素高捷疗(Solcoceryl)等,创伤治愈促进作用均难以说是充分的。皮肤的创伤治愈中,为了进行组织的再构筑,所需细胞的游走、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的产生被促进。主要在创伤治愈的初期产生且对于组织的再构筑重要的III型胶原蛋白有创伤治愈促进效果,作为创伤治愈促进剂而利用(非专利文献15、专利文献4)。另外,作为刺激干细胞的增殖或分化、促进创伤治愈的物质,已知有P物质(专利文献5)等。然而,这些物质均是蛋白质,因此在成本、保存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不适于治疗用途等在短期间内需要大量的皮肤再生治疗的情况。另外,由于美容和抗老化意识的提高,因此,为了改善由变老、紫外线所导致的皱纹、松弛、色素沉积,对皮肤再生美容的关心逐年提高。由此,为了创伤治愈等皮肤再生医疗或皮肤再生美容,期望能够容易获得且安全性高、廉价的物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408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2-525042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3573354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7-1784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6-124389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PittengerM.F.等,Science,1999年,Vol.284,pp.143-147非专利文献2:GoodellM.A.等,Nat.Med.,1997年,Vol.3,pp.1337-1345非专利文献3:ZulewskiH.等,Diabetes,2001年,Vol.50,pp.521-533非专利文献4:SuzukiA.等,Hepatology,2000年,Vol.32,pp.1230-1239非专利文献5:ZukP.A.等,TissueEngineering,2001年,Vol.7,pp.211-228非专利文献6:长谷川靖司,AestheticDermatology,2013年,Vol.23,pp.1-11非专利文献7:馬渕洋等,日本再生医疗学会刊,2007年,Vol.6,pp.263-268非专利文献8:北川全等,日本再生医疗学会刊,2008年,Vol.7,pp.14-18非专利文献9:ThomsonJ.A.等,Proc.Natl.Acad.Sci.USA,1995年,Vol.92,pp.7844-7848非专利文献10:ThomsonJ.A.等,Science,1998年,Vol.282,pp.1145-1147非专利文献11:ReubinoffB.E.等,NatureBiotech.,2000年,Vol.18,pp.399-404非专利文献12:vanderLaanL.J.等,Nature,2000年,Vol.407,pp.90-94非专利文献13:SmithA.G.等,Dev.Biol.,1987年,Vol.121,pp.1-9非专利文献14:MadlambayanG.J.等,J.Hematother.StemCellRes.,2001年,Vol.10,pp.481-492非专利文献15:R.H.CHAMPIONetal,TextbookofDermatology,vol.1:342-343,1998.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维持剂,其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脂肪酸甘油酯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06 JP 2014-2263891.一种干细胞的未分化状态维持剂,其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脂肪酸甘油酯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式中,R1、R2、R3中的至少1个表示源自碳数16~22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酰基,剩余的表示源自饱和脂肪酸的酰基或氢原子。2.一种干细胞的增殖促进剂,其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脂肪酸甘油酯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式中,R1、R2、R3中的至少1个表示源自碳数16~22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酰基、剩余的表示源自饱和脂肪酸的酰基或氢原子。3.一种创伤治愈剂,其含有下述通式(I)所示的脂肪酸甘油酯的1种或2种以上的混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式中,R1、R2、R3中的至少1个表示源自碳数16~22的不饱和脂肪酸的酰基,剩余的表示源自饱和脂肪酸的酰基或氢原子。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剂,其中,所述不饱和脂肪酸为选自由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花生四烯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组成的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5.一种化妆品,其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剂。6.一种药品或准药品,其包含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长谷川靖司井上悠长谷部祐一坂井田勉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美伊娜多化妆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