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4593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53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底盘(1),该底盘包括沿着底盘(1)的纵向方向(100)布置的乘客厢室(2)、前框架(3)和后框架(4)。前框架(3)和后框架(4)各自包括形成基本C形结构的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和横向构件(35;45)。底盘(1)允许调节机动车辆的轮距和/或轴距。为了调节轮距,底盘(1)适于将框架(3、4)的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在沿横向方向隔开的多个位置处附接至乘客厢室(2),以使允许调节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之间的横向距离。为了调节轴距,框架(3、4)的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设置有至少一个附接组件(53),用于附接机动车辆的相应车轮的悬架(7)。附接组件(53)适于将悬架(7)附接在沿纵向方向隔开的多个位置处,以使允许调节悬架(7)距乘客厢室(2)的纵向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底盘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各种类型的机动车辆的底盘,所述底盘在本文通过示例的方式被描述并且不限于用于诸如豪华轿跑车(grandtourer)或敞篷车的跑车。在机动车辆领域,存在需要车辆尽可能定制并且可以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来建造的细分市场。目前的生产工艺并不是很通用,并且正在努力地满足这一需求,只是对客户的成本较高。如今,对于力求满足特定驾驶需求和个人审美方案的用户来说,这种定制需求在跑车领域尤其如此。本公开内容从提供建造机动车辆的方法的技术问题出发,该方法允许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或提供额外的优点。该技术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提供根据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底盘。该技术问题的另一解决方案由根据独立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机动车辆的底盘提供。这些解决方案都采用共同的专利技术构思,以允许通过使用布置有用于附接部件的多个预定位置的底盘来调节机动车辆的尺寸特性(分别是轮距和轴距)。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建造方法也解决了该技术问题。在对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限定了本公开内容的主题的具体实施方案。由本公开内容提供的解决方案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底盘,该底盘被布置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调底盘

【技术保护点】
用于机动车辆的底盘(1),包括沿着所述底盘(1)的纵向方向(100)布置的乘客厢室(2)、前框架(3)和后框架(4),所述乘客厢室(2)置于所述前框架(3)与所述后框架(4)之间,所述底盘(1)具有与所述纵向方向(100)正交的横向方向(150),其中,所述前框架(3)和所述后框架(4)中的至少之一是可调框架,所述可调框架包括形成基本C形结构的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和横向构件(35;45),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具有第一端部区域(301;401)和第二端部区域(302;402),所述第一端部区域能够附接至所述乘客厢室(2),所述第二端部区域适于支撑所述横向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29 IT ITVR201402361.用于机动车辆的底盘(1),包括沿着所述底盘(1)的纵向方向(100)布置的乘客厢室(2)、前框架(3)和后框架(4),所述乘客厢室(2)置于所述前框架(3)与所述后框架(4)之间,所述底盘(1)具有与所述纵向方向(100)正交的横向方向(150),其中,所述前框架(3)和所述后框架(4)中的至少之一是可调框架,所述可调框架包括形成基本C形结构的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和横向构件(35;45),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具有第一端部区域(301;401)和第二端部区域(302;402),所述第一端部区域能够附接至所述乘客厢室(2),所述第二端部区域适于支撑所述横向构件(35;45),所述底盘(1)被布置成用于将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在沿所述横向方向隔开的多个位置处附接至所述乘客厢室(2),使得允许调节所述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之间的横向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1),所述乘客厢室(2)包括横梁(25;26),所述可调框架的所述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能够附接在所述横梁上,其中,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的所述第一端部区域(301;401)包括锚定构件(5),并且所述横梁(25;26)包括适于接纳所述锚定构件(5)的多个座部(6,61),每个所述座部(6,61)限定所述纵向构件(31,32;41,42)的相应预设位置;或者所述横梁(25;26)包括锚定构件,并且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的所述第一端部区域(301;401)包括适于接纳所述锚定构件的多个座部,每个所述座部限定所述纵向构件(31,32;41,42)的相应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底盘(1),其中所述乘客厢室(2)包括横梁(25;26),所述可调框架的所述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能够附接在所述横梁上,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的所述第一端部区域(301;401)包括锚定板(5),所述横梁(25;26)包括用于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的调节板(6),所述锚定板(5)能附接在所述调节板(6)上的多个预定位置处,所述调节板(6)设置有适合接纳紧固构件诸如螺钉、螺栓或类似物的多个孔或座部(61)。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底盘(1),其中,可调的所述底盘被布置成在沿所述纵向方向隔开的多个位置处支撑所述横向构件(35;45),以允许调节所述横向构件(35;45)与所述乘客厢室(2)之间的纵向距离。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底盘(1),其中,每个纵向构件(31,32;41,42)的所述第二端部区域(302;402)包括适于接纳所述横向构件(35;45)的相应端部的至少一个贯通槽(33),在调节所述两个纵向构件(31,32;41,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泰奥·贝尔塔佐洛
申请(专利权)人:马泰奥·贝尔塔佐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