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框格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45213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0 04:02
提供了一种防止锈的产生,并且提高了与挡风雨条的紧贴性的门框格的制造方法。一种由一片板材形成的门框格的制造方法,具有:辊轧成形工序,在形成阶梯差部(12)的板材之间设置间隙部(S),并且以沿形成阶梯差部(12)的板材接触的方式对从筒状部(13)延伸设置的板材的端部周边进行辊轧成形;压力加工工序,以压塌间隙部(S),并且将板材的端部压力加工至与嵌入挡风雨条(17)的一侧的重合部(11)的面(111)及筒状部(13)的面(131)相比不向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突出的位置;以及焊接工序,沿门框格的较长方向连续地激光焊接重合部(1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门框格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汽车门的窗框等的门框格(doorsash)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用于汽车门的窗框等的门框格一般由一片为金属带板的板材辊轧成形为图5所示的形状来设置。图5所示的门框格1由以下部分构成:将板材重叠并沿较长方向焊接的重合部2;在重合部2的一端部形成的,截面视图大致D字状的筒状部3;从重合部2的另一端部分别向两侧面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4、5;以及相对于重合部2设于筒状部3的相反侧,且使板材的端部弯曲为大致半圆形而形成的保持件6。另外,在筒状部3和向图5的下方向,即窗玻璃W侧突出的凸缘部4之间,嵌入有省略图示的玻璃槽。另一方面,在保持件6与向图5的上方向,即车辆本体B侧突出的凸缘部5之间嵌入有挡风雨条(weatherstrip)7。在将挡风雨条7嵌入时,凸缘部的凸部5a嵌合于挡风雨条7的凹部7a,保持件6嵌合于挡风雨条7的凹部7b。此外,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同种门框格。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10413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图5所示的门框格1在重合部2的板材双重地重叠的部部与保持件6之间形成间隙8。由于间隙8是露出到外部的部分,故水容易积存于间隙8,由于毛细管现象,水浸入构成重合部2的板材之间,成为产生锈的原因。虽然为了防止此种锈的产生,需要沿门框格1的较长方向对间隙8涂布密封材料,以进行密封,但由于追加涂布密封材料的工序,故阻碍制造工序的效率,并且由于间隙8是涂料难以附着的部分,故可靠地涂布密封材料是费力的。而且,在挡风雨条7中,除了图5所示的形状以外,还存在各种形状,例如还存在没有凹部7b的形状。在将此种挡风雨条7嵌入门框格1时,需要切断门框格1的保持件6,但在切断了保持件6的情况下,若残留于门框格1侧的切断端部与嵌入挡风雨条7的一侧的重合部2的面2a、或是筒状部3的面3a相比向嵌入挡风雨条7的一侧突出,则上述切断端部与挡风雨条7相干涉,在门框格1与挡风雨条7之间形成间隙,使两者的紧贴性降低。另外,将保持件6切断为切断端部不突出的形状需要烦杂的作业。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在于提供能够防止锈的产生,并且提高了与挡风雨条的紧贴性的门框格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门框格的制造方法是一种如下门框格的制造方法,该门框格由一片板材形成,具有将所述板材重叠而形成的重合部、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内侧端部延伸设置,向配置窗玻璃的一侧屈曲而形成阶梯差的阶梯差部、从所述阶梯差部延伸设置而形成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外侧端部分别向两侧面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其特征在于,具有:辊轧成形工序,在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所述板材之间设置间隙部,并且以沿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板材接触的方式对从所述筒状部延伸设置的所述板材的端部周边进行辊轧成形;压力加工工序,以利用所述板材的端部压塌所述间隙部的方式,将所述板材的端部压力加工至与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的所述重合部的面及所述筒状部的面相比不向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突出的位置;以及焊接工序,沿所述门框格的较长方向连续地激光焊接所述重合部。通过该构成,能够制造能够防止锈的产生,并且提高了与挡风雨条的紧贴性的门框格。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门框格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工序焊接距离与所述门框格的较长方向正交的截面重心近的部位。通过该构成,能够制造提高了弯曲耐性的门框格。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门框格是由一片板材形成,且嵌入挡风雨条的门框格,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板材重叠而形成的重合部;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内侧端部延伸设置,向配置窗玻璃的一侧屈曲的形成阶梯差的阶梯差部;从所述阶梯差部延伸设置而形成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外侧端部分别向两侧面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以沿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板材接触的方式形成从所述筒状部延伸设置的所述板材的端部周边,利用所述板材的端部压塌在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所述板材之间形成的间隙部,并且将所述板材的端部形成于与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的所述重合部的面及所述筒状部的面相比不向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突出的位置。通过该构成,能够防止锈的产生,且提高与挡风雨条的紧贴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门框格的特征在于,在距离与所述门框格的较长方向正交的截面重心近的部位处焊接所述重合部。通过该构成,提高焊接部位的弯曲耐性。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框格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防止锈的产生,并且提高了与挡风雨条的紧贴性的门框格。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门框格,能够防止锈的产生,并且能够提高与挡风雨条的紧贴性。附图说明图1中,(a)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框格的截面图,(b)是示出将挡风雨条安装于(a)所示的门框格的状态的截面图。图2(a)~(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框格的制造工序的示意图。图3是图2(a)所示的A部的部分放大图。图4是示出适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框格的车辆门的一例的侧视图。图5中,(a)是现有例的门框格的截面图,(b)是示出将挡风雨条安装于(a)所示的门框格的状态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详细地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门框格。图1(a)是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门框格的截面图,图1(b)是示出将挡风雨条安装于图1(a)所示的门框格的状态的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的门框格10如图4所示地构成汽车的车辆门100。车辆门100对车辆本体B的门开口进行开闭,具有门本体101和门框格10,门框格10在门本体101的上部形成供窗玻璃W上下移动的开口。图1所示的截面图示出图4所示的A-A线处的截面形状。本实施方式的门框格10由为一片板材的金属带板形成,且供挡风雨条嵌入。如图1所示,门框格10具有:将板材重叠而形成的重合部11;从重合部11的车内侧(箭头X方向)端部延伸设置,向配置窗玻璃W的一侧(图1下方)屈曲,而形成阶梯差的阶梯差部12;从阶梯差部12延伸设置、形成的筒状部13;以及从重合部11的车外侧(箭头Y方向)分别向两侧面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14、15。重合部11是板材19a、19b双重地重合的构成。具体而言,重合部由11板材19a和板材19b重合而构成,板材19a以从向配置窗玻璃W的一侧的侧面突出的凸缘部14经由阶梯差部12朝筒状部13相连的方式延伸设置,板材19b从向嵌入挡风雨条17的一侧的侧面突出的凸缘部15朝筒状部13延伸设置、在阶梯差部12处变为端部。阶梯差部12除了板材19a和板材19b之外,从筒状部13朝凸缘部15延伸设置的板材19c重合而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板材19a、19b向配置窗玻璃W的一侧屈曲,形成阶梯差部12,另外以板材19c的端部16a周边与形成阶梯差部12的板材19b接触的方式形成。此外,板材19c的端部16a是为了将挡风雨条17嵌入门框格10,将未图示的保持件切断而残留的切断端部。筒状部13在截面视图中形成为大致D字状。将省略图示的玻璃槽嵌入于筒状部13与凸缘部14之间。另一方面,挡风雨条17嵌入于凸缘部15侧。挡风雨条17在与凸缘部15抵接的一侧形成有凹部17a,凹部17a与在凸缘部15突出形成的凸部15a嵌合。另外,利用安装卡箍18固定于筒状部13。通过该构成,挡风雨条17固定于门框格10。板材19c的端部16a形成在与嵌入挡风雨条17的一侧的重合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门框格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框格的制造方法,该门框格由一片板材形成,具有将所述板材重叠而形成的重合部、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内侧端部延伸设置,向配置窗玻璃的一侧屈曲而形成阶梯差的阶梯差部、从所述阶梯差部延伸设置而形成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外侧端部分别向两侧面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其特征在于,具有:辊轧成形工序,在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所述板材之间设置间隙部,并且以沿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板材接触的方式对从所述筒状部延伸设置的所述板材的端部周边进行辊轧成形;压力加工工序,以利用所述板材的端部压塌所述间隙部的方式,将所述板材的端部压力加工至与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的所述重合部的面及所述筒状部的面相比不向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突出的位置;以及焊接工序,沿所述门框格的较长方向连续地激光焊接所述重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9.04 JP 2014-1801261.一种门框格的制造方法,该门框格由一片板材形成,具有将所述板材重叠而形成的重合部、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内侧端部延伸设置,向配置窗玻璃的一侧屈曲而形成阶梯差的阶梯差部、从所述阶梯差部延伸设置而形成的筒状部、以及从所述重合部的车外侧端部分别向两侧面突出而形成的凸缘部,其特征在于,具有:辊轧成形工序,在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所述板材之间设置间隙部,并且以沿形成所述阶梯差部的板材接触的方式对从所述筒状部延伸设置的所述板材的端部周边进行辊轧成形;压力加工工序,以利用所述板材的端部压塌所述间隙部的方式,将所述板材的端部压力加工至与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的所述重合部的面及所述筒状部的面相比不向嵌入所述挡风雨条的一侧突出的位置;以及焊接工序,沿所述门框格的较长方向连续地激光焊接所述重合部。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口亮太
申请(专利权)人:三惠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