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及接运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937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及接运方法包括若干个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通过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控制器、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GPS协议接口。接运方法:司机向服务器发送接单请求,服务器根据接单请求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乘客使用乘客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打车信息;GPS协议接口对打车信息进行解析和转换;服务器将解析后的打车信息通过GIS服务模块显示在司机客户端上;司机对上述信息进行确认,并将运输信息发送到乘客客户端上;司机规划接运线路接运乘客。本发明专利技术为有需求的乘客提供一个快速便捷而又经济的接运服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及接运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及接运方法,属于智能交通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家用车辆保有量逐年攀升,城市道路拥堵日益加剧,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出行高峰阶段更为严重。在当前道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及优化管理,提高市民出行合理性。从我国国情出发,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最有效方法是公交优先政策。然而公交出行并未成为城市客运主体,其重要原因是短距离出行问题未能有效解决,致使小汽车出行的门到门特性仍具优势。以滴滴、优步、Lyft为代表的网约车给居民出行带来巨大变化,具有较好门到门出行特性,但是需要消耗较多的道路资源,不能作为市民日常出行的基本模式。因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并设计了接运出行方法。其特征是在交通街区内,接运车以准公交价格,围绕地铁站、快速公交站进行短距离合乘接运服务。由于可以充分利用街区内的道路,减少主次干道的使用,节省了道路交通资源,可以实现乘客快速便捷出行。对于较远距离的公交出行,短距离接运可以实现首末一公里机动化出行,大大降低公交出行的车外时间。在出行高峰时段,短距离接运尤其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及接运方法,该系统为短距离出行的乘客提供一个快速、便捷、经济的服务模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包括若干个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所述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通过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控制器、用于在司机客户端展示地图、位置及距离信息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用于对GPS数据进行解析及转换GPS协议接口,所述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GPS协议接口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库包括地图数据、GPS数据、用户注册数据。所述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为智能手机。所述通信模块为3G网络或4G网络或WLAN。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司机在服务街区范围内向服务器发送接单请求,服务器根据司机发送接单请求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步骤二,乘客使用乘客客户端通过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接运信息;步骤三,服务器中的GPS协议接口对接运信息进行解析和转换;步骤四,司机根据服务器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行接单,在服务器内设定每位司机接单时间为一分钟,服务器将分配到同一接运车辆的乘客起止点信息进行解析与转换,最后,将解析后的接运信息通过GIS服务模块显示在对应的司机客户端上;步骤五,司机对上述信息进行确认,司机客户端将运输信息发送到被接运的每个乘客客户端上;步骤六,司机根据街区道路情况,参考乘客发出的接运请求顺序,自主规划接运乘客路线,实现乘客快速便捷的出行。所述接运信息包括起点坐标位置信息、目的地坐标位置信息、乘车人数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包括司机当前位置信息。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及方法后,具有以下优点:1、短距离接运属于小范围接运出行,通常发生于围绕地铁站或快速公交站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街区内的道路,减少道路主干道使用。在出行高峰时段街区内的短距离接运尤其具有高效便捷特点;2、本专利技术基于智能手机的位置服务,可实现短距离车辆接运服务,满足人们快捷出行的需求,降低接运双方出行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手机客户端可以根据需求者的位置,按照先后顺序调整车辆的行驶路线接运,为双方接运提供高效的平台;4、由于服务器内设有GIS服务模块,这样可以使地图、位置及距离信息直观的显示在司机客户端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模块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接运路线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装置,包括若干个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所述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通过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控制器、用于在司机客户端展示地图、位置及距离信息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用于对GPS数据进行解析及转换GPS协议接口,所述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GPS协议接口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库包括地图数据、GPS数据、用户注册数据。所述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为智能手机。所述通信模块为3G网络或4G网络或WLAN。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司机在服务街区范围内向服务器发送接单请求,服务器根据司机发送接单请求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步骤二,乘客使用乘客客户端通过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接运信息;步骤三,服务器中的GPS协议接口对接运信息进行解析和转换;步骤四,司机根据服务器排列的先后顺序进行接单,在服务器内设定每位司机接单时间为一分钟,服务器将分配到同一接运车辆的乘客起止点信息进行解析与转换,最后,将解析后的接运信息通过GIS服务模块显示在对应的司机客户端上;步骤五,司机对上述信息进行确认,司机客户端将运输信息发送到被接运的每个乘客客户端上;步骤六,司机根据街区道路情况,参考乘客发出的接运请求顺序,自主规划接运乘客路线,实现乘客快速便捷的出行。所述接运信息包括起点坐标位置信息、目的地坐标位置信息、乘车人数信息。所述运输信息包括司机当前位置信息。所述短距离接运属于小范围接运出行,通常发生于围绕地铁站或快速公交站区域。可以充分利用街区内的道路,减少道路主干道使用。在出行高峰时段街区内的短距离接运尤其具有高效便捷特点。所述短距离接运是一种合乘出行模式。为保证乘客快速出行,乘客是按照时间段内顺次分配到该街区等候服务的接运车辆上。如果该某时间段内乘客数量不足,在时间段结束时,系统要求司机继续开始接运服务。对于不同乘客数量,该次接运费用有一定差别。例如,某时段内乘客数量为3人,则每人可能收取3元,与公交价格相当。如果某时段内乘客数量只有2人,则每人可能收取4元;如果某时段内乘客数量只有1人,则可能收取5元。当存在多个乘客出行需求时,根据乘客的上车位置信息、目的地位置信息、请求发送时间先后顺序综合考虑,规划出最优接运路线。如图2所示,图中A、B、C指乘客的起始位置,A’、B’、C’指乘客的目的地,图中方框指接运车辆位置。线条1指第一个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乘客路线,线条2指第二个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乘客路线,线条3指第三个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乘客路线,线条4指司机的接运路线。为了接运距离较短且出行者等待时间较短,接运车辆首先接运B点的乘客,然后去接运A点的乘客。将B点的乘客送至目的地B’点后去接运C点的乘客,然后将A点的乘客送至目的地A’点后,再将C点的乘客送至目的地C’点,整个接运过程结束。采用上述策略,可以减少或避免网约车在出行高峰时段,占用本来就严重不足的道路交通资源。同时,围绕地铁站或快速公交站的短距离合乘接运,便于实现门到站或站到门的快速移动,有助于小汽车出行向公交出行的转移。本申请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及接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所述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通过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控制器、用于在司机客户端展示地图、位置及距离信息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用于对GPS数据进行解析及转换GPS协议接口,所述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GPS协议接口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库包括地图数据、GPS数据、用户注册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服务器、数据库,所述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通过通信模块与服务器连接,服务器与数据库连接,所述服务器包括控制器、用于在司机客户端展示地图、位置及距离信息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用于对GPS数据进行解析及转换GPS协议接口,所述GIS服务模块、注册服务模块、GPS协议接口均分别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数据库包括地图数据、GPS数据、用户注册数据。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客户端、司机客户端均为智能手机。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采用3G网络或4G网络或WLAN。4.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的短距离接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司机在服务街区范围内向服务器发送接单请求,服务器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王纤篮柏佩良刘云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