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03644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17: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医疗设备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及方法,所述对医疗设备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和测试设备;控制设备,其包括微控制器、第一连接装置和监控装置;测试设备,其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测试执行装置、实时监控采样装置以及可靠性测试板;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之间建立有电连接,用于传递电能及数据信号,可靠性测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医疗设备电路板的测试位置,每个测试位置设置有第一元件,当医疗设备电路板上具有与第一元件相关联的第二元件时,第一元件能够产生至少一个可被检测的特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检测的
,特别是涉及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中国医疗电子设备的需求量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人们不断增强的健康意识而快速递增,在国家政策、医疗信息化及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中国医疗电子设备市场的供应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对医疗电子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检测也愈发重要。目前,国内外针对规格相对统一的电容等元器件的可靠性试验装置已经比较成熟。而集成电路(IC)可靠性试验装置,一些老化设备厂商也试图推出适用于多品种,类型广泛,自动化程度高的装置,如公开号为CN124403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上述两类装置均属于元器件可靠性试验的范畴。而对电路板板级的可靠性试验,是对焊好的产品电路板进行试验,试验中对被测电路板施加电应力,温度应力,模拟产品实际的工作过程,试验过程监控电源和电流,剔除不合格品。因为对不同产品,电路板功能各异,尚未形成通用的可靠性试验平台。医疗设备根据用户的需要,经常设计为具有相似功能的使用可充电电池的产品和不可充电电池的产品。由于可充电产品和不可充电产品的电路结构不同,对不同的电路板进行测试过程需要使用不同的试验方案。由此,需要一种能够对可充电和不可充电的产品电路板进行测试的可靠性试验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及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包括:控制设备和测试设备;控制设备,其包括微控制器、第一连接装置和监控装置;测试设备,其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测试执行装置、实时监控采样装置以及可靠性测试板;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之间建立有电连接,用于传递电能及数据信号,可靠性测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医疗设备电路板的测试位置,每个测试位置设置有第一元件,当医疗设备电路板上具有与第一元件相关联的第二元件时,第一元件能够产生至少一个可被检测的特征。优选地,所述可被检测的特征包括: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光信号、磁信号、数据信号以及机械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元件是NTC模拟电阻。优选地,所述第二元件是充电装置。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器能够检测所述可被检测的特征,判断所述医疗设备电路板是否具有所述充电装置,并执行相应的电路板检测方案。优选地,所述控制设备还包括非充电产品供电电源、可充电电池模拟装置,以及充电和非充电供电切换装置。优选地,所述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还包括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可靠性测试板与所述医疗设备电路板。本专利技术提供使用所述的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系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所述医疗设备电路板与所述可靠性测试板进行连接;(2)通过所述控制设备对所述可靠性测试板进行供电;(3)检测所述可靠性测试板上相应的第一元件上的可被检测的特征;(4)根据步骤(3)中所述可被检测的特征结果执行相应的可靠性试验方案。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及方法,所述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通过实时监控和记录非充电和可充电医疗设备电路板的电流波形实现对医疗设备可靠性的检测,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对医疗设备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具有平台统一、通用性强、集成度高和可维护性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负载供电部分可靠性试验的流程图。图3是可靠性试验过程自动切换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的被测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被测电路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对医疗设备电路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可对非充电和可充电两种大类的各型号脑起搏器、迷走神经刺激器、脊髓刺激器,以及骶神经刺激器等医疗仪器的电路板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通过自动或手动地改变切换开关的设置,可选择对充电类产品或者非充电类产品进行可靠性试验。如图1所示,对医疗设备电路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包括:非充电产品供电电源1、可充电电池模拟设备2、电流实时监控设备3、充电能量供给设备4和可靠性试验板5。其中,可靠性试验板5设置在温箱内的第一位置;而非充电产品供电电源1、可充电电池模拟设备2、电流实时监控设备3和充电能量供给设备4设置在温箱外的第二位置。充电能量供给设备4连接可靠性试验板5,可靠性试验板5连接电流实时监控设备3,电流实时监控设备3连接可充电电池模拟设备2实现充电产品的模拟,从而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试验;可充电电池模拟设备2通过电流实时监控设备3连接可靠性试验板5实现充电产品的模拟可充电电池对负载部分进行供电的试验;非充电产品供电电源1通过电流实时监控设备3连接可靠性试验板5实现非充电产品模拟非充电电池,从而对负载部分进行供电的试验。电流实时监控设备实时显示可靠性试验板上的试验电路板的电流数值。如图1所示,可靠性试验板5包括连插接座51、供电采样电路52、电路板连接端口53、电路板外围部件54及试验板控制装置55。电路板与可靠性试验板之间的电路板连接端口53采用统一定义的金手指插座,以使得可靠性试验系统成为通用平台。在一未图示实施例中,电路板连接端口为触点式插座。在另一未图示实施例中,电路板连接端口为测试针式插座。对于可充电型号的电路板,其中具有充电装置,在使用时需要外接对应的充电温度NTC模拟电阻,并且在上电后该充电温度NTC模拟电阻上会产生电压信号。可靠性试验板5上电路板外围部件54中包括充电温度NTC模拟电阻,这样,对被测的电路板上电后,只要检测到温度NTC模拟电阻上产生的电压信号,就可以判断出该电路板为可充电型号。可选地,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使用其它元件产生与电路板上的充电元件特征相关的信号。例如,光电开关、磁控开关、光电扫描装置、限位开关等。如图1所示,对充电类产品可靠性试验包括:模拟充电电池对负载部分供电进行试验和模拟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前者即,可充电电池模拟设备7通过电流实时监控设备8连接可靠性试验板实现充电产品的模拟可充电电池对负载部分进行供电的试验;后者即,充电能量供给设备1连接可靠性试验板,可靠性试验板连接电流实时监控设备8,电流实时监控设备连接可充电电池模拟设备7实现充电产品的模拟对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的试验。对非充电类产品,非充电产品供电电源6模拟非充电电池对负载部分供电进行试验。即非充电产品供电电源6通过电流实时监控设备8连接可靠性试验板实现非充电产品模拟非充电电池对负载部分进行供电的试验,电流实时监控设备8实时显示可靠性试验板上的试验电路板的电流数值。如图1所示,非充电产品对负载部分供电试验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和测试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其包括微控制器、第一连接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测试设备,其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测试执行装置、实时监控采样装置和可靠性测试板;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之间建立有电连接,用于传递电能及数据信号,所述可靠性测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医疗设备电路板的测试位置,每个测试位置设置有第一元件,当医疗设备电路板上具有与第一元件相关联的第二元件时,第一元件能够产生至少一个可被检测的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和测试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其包括微控制器、第一连接装置和监控装置;所述测试设备,其包括第二连接装置、测试执行装置、实时监控采样装置和可靠性测试板;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之间建立有电连接,用于传递电能及数据信号,所述可靠性测试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安装医疗设备电路板的测试位置,每个测试位置设置有第一元件,当医疗设备电路板上具有与第一元件相关联的第二元件时,第一元件能够产生至少一个可被检测的特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被检测的特征包括: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光信号、磁信号、数据信号以及机械运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元件是NTC模拟电阻。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医疗设备电路板进行可靠性试验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元件是充电装置。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明胡春华刘方军文雄伟吴峰马伯志薛林郝红伟李路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