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0337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黄变少、且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及透明性优越的抗菌性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一种抗菌性玻璃,其可溶出Ag离子,且其形状为多面体,同时,使其平均粒径在0.1~300μm的范围值内。(*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关于能够溶出Ag离子的抗菌性玻璃以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有关在树脂中的分散性与透明性优越的。此抗菌性玻璃中,能够溶出Ag离子的玻璃水处理剂已经在特开昭62-210098号公报被公开。此玻璃水处理剂中,在组成物中一价的Ag离子若以100重量单位的玻璃来换算的话,含有氧化银0.2~1.5重量单位,而玻璃成份为含有B2O320~70mol%的硼硅酸盐系抗菌性玻璃。具体地说,该公报的实施例2和3中分别公开了B2O3为20~30mol%、ZnO为40mol%、P2O5为30~40mol%以及Ag2O为1%重量单位的抗菌性玻璃。另外,在特开平1-313531号公报中,公开了在树脂中含有抗菌性玻璃的合成树脂成形体来作为抗菌性树脂组成物。该合成树脂成形体的构成是,在100重量单位的玻璃固形物(此玻璃固形物是由SiO2、B2O3、P2O5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网目形成氧化物与Na2O、K2O、CaO、ZnO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网目修饰氧化物组成)中,将含有0.1~20重量单位Ag2O的抗菌性玻璃混入树脂中而形成的。具体地说,根据该特许公报的实施例,相对于100重量单位的由SiO240mol%、B2O350mol%、Na2O10mol%组成的混合物而言,添加2重量单位的Ag2O的抗菌性玻璃。不过,在特开昭62-210098号公报所公开的抗菌性玻璃,其玻璃组成含有20~70mol%的B2O3,并未考虑其形状,所得的抗菌性玻璃具有白浑、发生再凝集、透明性不佳易黄变的问题。另外,当抗菌性玻璃混入树脂中时,其分散性也不佳。所以,将欠缺透明性及分散性的抗菌性玻璃混入树脂中,或者层压于树脂成形品的表面时,会损坏树脂本身所具有的颜色和透明性,并影响其表面平滑性。在特开平1-31353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抗菌性玻璃,其玻璃组成是由B2O3为主要成份,另外网目形成氧化物与网目修饰氧化物的混合量不合理,也没有考虑其形状,故所得的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及分散性不良,容易黄变。另外,所得的抗菌性玻璃由于其玻璃组成,造成制造时间过长的问题。在此,申请人已经在特开2000-191339号公报中提出,Ag2O、ZnO及P2O5来代替B2O3,构成黄变少的溶解性玻璃,其组成量为,当整体重量单位为100%重量单位时,Ag2O的含量为0.2~5%重量单位的范围值内,ZnO的含量为1~50%重量单位的范围值内,P2O5的含量为30~80%重量单位的范围值内。不过,所公开的溶解性玻璃虽然其具有黄变少的效果,但没有将ZnO与网目修饰氧化物(CaO)的配合量进行限定,若添加较多量的ZnO或随意添加ZnO的话,会影响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及分散性。在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的锐意研究,限制抗菌性玻璃的形状和平均粒径,无论是在不添加ZnO的场合、添加较多量的ZnO时、还是添加定量的B2O3时,所得的溶解性玻璃均具有黄变少、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及分散性优良的优点。即,不拘泥与玻璃的组成就可以得到黄变少、透明性及分散性优越、制造容易的抗菌性玻璃。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依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可溶出Ag离子的抗菌性玻璃,其状为多面体,并且其平均粒径在0.1~300μm的范围值内。即,由于抗菌性玻璃为多面体,故不会妨害光的行进,且不易再凝集,提高了抗菌性玻璃本身的透明性。另外,若抗菌性玻璃为多面体的话,混合分散于树脂中时,易取向一定方向并使其均匀分散,可以有效地防止树脂中的抗菌性玻璃的光散射。再者,由于抗菌性玻璃的形状为多面体,且其平均粒径限制在所定范围,故提高了其在树脂中的分散性。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抗菌性玻璃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后记工程(A)~(C)(A)将至少包含Ag2O的玻璃原料进行溶融,成为玻璃融液的工程;(B)将玻璃融液进行粗粉碎,生成平均粒径超过300μm的粗粉碎玻璃的第1粉碎工程。(C)再粉碎粗粉碎玻璃,使其平均粒径为0.1~300μm的范围值内,形状为多面体的第2粉碎工程。像这样制造出的抗菌性玻璃,可以有效地获得透明性和分散性,以及优越的抗菌性玻璃。图2所示的是含有外添粒子的抗菌性玻璃的形状模式图(照片)。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形态第1实施形态为多面体的抗菌性玻璃,其平均粒径为0.5~300μm范围内,并作为玻璃的组成,实质上不含B2O3。以下,对第1实施形态的抗菌性玻璃的形状、平均粒径及玻璃组成等进行具体说明。1.形状使抗菌性玻璃的形状呈多面体,即由复数的角或面构成,例如以6~20面体为其特征。在附图说明图1及图2中所示的是用电子显微镜所观察到的此抗菌性玻璃的形状。图1所示的是以与实施例1同样的工程而制造的抗菌性玻璃,其中,一部份被粉碎的抗菌性玻璃的细片12再凝集,并粘附于多面体抗菌性玻璃10的表面。图2所示的是以与实施例3同样的工程而制造的含有外添粒子的抗菌性玻璃,即生成很少的被粉碎的抗菌性玻璃的细片12,但基本上不会再凝集,并且不粘附于多面体的抗菌性玻璃10的表面,而是独立存在着。通过图1及图2可以容易地理解为,由于抗菌性玻璃的形状为多面体,故与球状抗菌性玻璃不同,使光在面内很容易按一定方向传播,因此可有效地防止因抗菌性玻璃所引起的光散射,从而提高抗菌性玻璃的透明性。由于抗菌性玻璃为多面体,不仅更容易地向树脂中进行混合分散,而且在射出成形时,抗菌性玻璃会更容易地取向于一定方向,使得抗菌性玻璃在树脂中更容易地进行均一分散,同时,还能有效地防止因树脂中的抗菌性玻璃而引起的光散射。而且,由于抗菌性玻璃为多面体,不会在制造或使用时再凝集,使得抗菌性玻璃在制造时能够较容易地控制平均粒径,对使用时的制造工程上的控制亦变得容易。关于抗菌性玻璃的形状,以在多面体的周围覆盖有无机物及有机物、或任何一方的粒子的形态为佳。这样,易于控制Ag离子的溶出速度,使抗菌性玻璃的分散性能更为良好。作为覆盖抗菌性玻璃的粒子,可以是氧化钛、二氧化硅、胶态硅石、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铅、白炭黑、丙烯基粒子、苯乙烯粒子、聚碳酸酯粒子等的一种或者二种以上的组合。以粒子覆盖抗菌性玻璃的方法并无特别的限定,但还是以使抗菌性玻璃和粒子均一混合后,在600~1200℃的温度下加热,使其熔融粘着于玻璃上,或者通过粘结剂进行固定的方法为佳。本专利技术的抗菌性玻璃为多面体而非球状,所以覆盖粒子的移动得以限制,并可以进行均一的覆盖。2.平均粒径抗菌性玻璃的平均粒径以设定在0.1~300μm的范围值内为佳。其理由是当此平均粒径不足0.1μm时,则会导致向树脂中的混合分散和操作困难,或是容易发生光散射从而降低其透明性。另一方面,当平均粒径超过300μm时,也会使其向树脂中的混合分散和操作变得困难,或是在添加入成形品中时,会使成形品表面平滑性下降。所以,抗菌性玻璃的平均粒子径以在0.5~50μm的范围值内为更佳,其最佳值在1~20μm的范围值内。另外,抗菌性玻璃的平均粒径可以用激光粒子计数器、或沉降式粒度分布计、或以抗菌性玻璃的电子显微镜照片容易地进行测定。3.玻璃组成抗菌性玻璃的玻璃组成包含Ag2O、ZnO、CaO、B2O3以及P2O5,并且当整体量为100%重量单位时,Ag2O的含量宜为0.2~5%的重量单位范围值内,ZnO的含量宜为1~50%重量单位的范围值内,CaO的含量宜为0.1~15%重量单位的范围值内,B2O3的含量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性玻璃,其可溶出Ag离子,其特征在于其形状为多面体,同时,其平均粒径在0.1~300μm的范围值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井雅夫田中贤一
申请(专利权)人: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