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450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7: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具有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且外观美观的玻璃容器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包含下述工序(A)~(E)。(A)经由漏斗向成型模内投入玻璃坯料的工序;(B)使空气经由漏斗向成型模内吹出,在使玻璃坯料与被配置于嵌合有漏斗一侧的相反侧的柱塞接触后,使柱塞远离玻璃坯料,在玻璃坯料的表面形成凹部的工序;(C)在从成型模取下漏斗后,使挡板嵌合于成型模的工序;(D)使空气从柱塞吹出,以凹部为起点在玻璃坯料的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同时使玻璃坯料的外侧按压于成型模的成型面来成型外部形状,得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工序;以及(E)将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向冷却用金属模移送并进行冷却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以高成品率制造具有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且外观美观的玻璃容器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用于收纳化妆品、钢笔墨水等的容器广泛采用了玻璃容器。这是因为在玻璃容器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成型美观的外观形状且有适当的重量感,并且质感也很好,能够形成塑料容器所不具有的高级感觉。另外,作为在工业上大量制造上述玻璃容器的方法,公知有吹塑-吹塑(blowandblow)方式、冲压-吹塑方式以及一次冲压方式的制造方法(例如参照日本专利文献1~3)。即,在日本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玻璃瓶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如图28的(a)所示那样以吹塑-吹塑方式成型玻璃瓶的玻璃瓶成型装置中,如图28的(b)所示,具备收纳玻璃坯料的预制模520、设置于该预制模520的上部的挡板、通过该挡板来供给压缩气体的压缩气体供给机构、设置于预制模520的下部来使型坯P的口部518成型的口模512、在落到预制模520的内部的玻璃坯料进入口模512时被插入该口模512的内部来使型坯P的口部518成型且在顶部560具有使预制模520的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的排气孔570的柱塞514。这里,对吹塑-吹塑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如图28的(a)的(1)所示,经由漏斗603向预制模501的内部投入被称为玻璃坯料G的熔融玻璃块。接着,如图28的(a)的(2)所示,使柱塞502向预制模501的内部突出,并且将挡板601搭在漏斗603之上,通过挡板601的供给孔进行扑吹(Settleblow),从上方压缩玻璃坯料G。由此,在柱塞502的冲头(chip)部502a与口模509之间成型型坯505的口部503。接着,如图28的(a)的(3)所示,使柱塞502下降,通过柱塞502与导向环508的间隙,向预制模501的玻璃坯料G的内部吹入空气,由此使作为半成品的型坯505成型。接着,如图28的(a)的(4)所示,使用反转装置600将型坯505移至精加工模506后,如图28的(a)的(5)~(6)所示,在精加工模506的内部,向型坯505的内部吹入空气,在使精加工形状的玻璃瓶507成型后,如图28的(a)的(7)所示,从精加工模506取出玻璃瓶507。以上是吹塑-吹塑方式的概要。另外,如图29的(a)~(b)所示,在日本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冲压-吹塑方式玻璃瓶成型装置的型坯成型部的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预制模701、口模702、导向环703以及柱塞704,在向预制模701的内部投入了玻璃坯料后,柱塞704贯通导向环703和口模702在预制模701的内部上升而形成型坯P,将从柱塞704上升到最高位置时的形成于导向环703的通气孔705的下端到形成于柱塞704的下部的凸缘状的引导部706的上表面为止的深度设为3mm以上。此外,冲压-吹塑方式除了利用柱塞进行成型来代替通过空气的吹入使型坯成型之外,与图28的(a)所示的吹塑-吹塑方式相同。另外,在日本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包含如下工序的一次冲压制瓶方法:向填充有被称为玻璃坯料的熔融玻璃的精加工模内插入柱塞来使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成型的冲压工序;以及将该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向冷却用金属模移动,利用吹送至冷却用金属模的内部的冷却空气、以及吹送至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内部的冷却空气来对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外周面和内周面分别强制冷却的冷却工序。即,如图30所示,公开了下述的一次冲压制瓶方法:同时利用吹送至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810的内部的冷却空气812、和吹送至冷却用金属模800的内部的冷却空气814,对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810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分别强制冷却。此外,一次冲压方式是使上述的冲压-吹塑方式中的型坯成为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方式,图30中的空气的吹入用于冷却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810,并非利用空气压力使玻璃的形状变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59031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19036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11930号公报(权利要求书等)然而,日本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吹塑-吹塑方式、日本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冲压-吹塑方式是在将由预制模成型的型坯移至精加工模后,向型坯的内部吹入空气来使型坯膨胀到与精加工模的内周面接触为止从而成为精加工形状的方式。因此,玻璃容器的内部空间的形状被限定为基本上模仿精加工模的内周面的形状,出现了无法形成例如大气泡状的形状那样的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这一问题。另外,由于通过使型坯膨胀而与精加工模的内周面接触来成型最终的外部形状,所以当外部形状在立体上很复杂的情况下出现难以稳定地成型这一问题。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一次冲压方式中,通过利用柱塞对投入到精加工模的玻璃坯料进行冲压,由此从最初就成型最终的内部空间和最终的外部形状,能够得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因此,通过改变柱塞的形状,能够成型所希望的内部空间,另外,当外部形状在立体上很复杂的情况下,通过柱塞的冲压将玻璃坯料的外侧直接按压于精加工模的内周面,也能够稳定地成型。然而,在一次冲压方式中,需要在对玻璃坯料插入柱塞而使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成型后,将柱塞保持原样地从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抽出。因此,由于柱塞的立体形状基本上必须是柱状,能够成型的内部空间的形状也基本被限定为柱状,所以出现例如无法成型大气泡状的形状那样的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们鉴于上述问题而深入研究,发现通过在玻璃坯料的表面形成凹部并且以该凹部为起点向玻璃坯料的内部吹入一次空气,由此能够在玻璃坯料的内侧稳定地形成例如大气泡状的形状那样的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具有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且外观美观的玻璃容器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提供以包含下述工序(A)~(E)为特征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A)在使漏斗嵌合于成型模后,经由该漏斗向成型模内投入玻璃坯料的工序;(B)使空气经由漏斗向成型模内吹出,在使玻璃坯料与被配置于嵌合有漏斗一侧的相反侧的柱塞接触后,使柱塞远离玻璃坯料,在玻璃坯料的表面形成凹部的工序;(C)在从成型模取下漏斗后,使挡板嵌合于成型模的工序;(D)使空气从柱塞吹出,以凹部为起点在玻璃坯料的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同时使玻璃坯料的外侧按压于成型模的成型面来成型外部形状,得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工序;以及(E)将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向冷却用金属模移送并进行冷却的工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由于在玻璃坯料的表面形成凹部,并且以上述凹部为起点向玻璃坯料的内部吹入一次空气,所以能够在玻璃坯料的内侧稳定地形成例如大气泡状的形状那样的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因此,能够以高成品率制造具有特征性形状的内部空间且外观美观的玻璃容器。另外,即使在外部形状在立体上复杂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来自柱塞的空气使玻璃坯料的外侧直接按压于成型模的成型面,从而稳定地成型。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确认为实施工序(E)之前的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中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状、与实施了工序(E)后的最终的玻璃容器中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形状由于制造条件不同而产生极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A)~(E):(A)在使漏斗嵌合于成型模后,经由该漏斗向上述成型模内投入玻璃坯料的工序;(B)使空气经由上述漏斗向上述成型模内吹出,在使上述玻璃坯料与被配置于嵌合有上述漏斗一侧的相反侧的柱塞接触后,使上述柱塞远离玻璃坯料,在上述玻璃坯料的表面形成凹部的工序;(C)在从上述成型模取下上述漏斗后,使挡板嵌合于上述成型模的工序;(D)使空气从上述柱塞吹出,以上述凹部为起点在上述玻璃坯料的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同时使上述玻璃坯料的外侧按压于上述成型模的成型面来成型外部形状,得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工序;以及(E)将上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向冷却用金属模移送并进行冷却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25 JP 2016-0612561.一种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述工序(A)~(E):(A)在使漏斗嵌合于成型模后,经由该漏斗向上述成型模内投入玻璃坯料的工序;(B)使空气经由上述漏斗向上述成型模内吹出,在使上述玻璃坯料与被配置于嵌合有上述漏斗一侧的相反侧的柱塞接触后,使上述柱塞远离玻璃坯料,在上述玻璃坯料的表面形成凹部的工序;(C)在从上述成型模取下上述漏斗后,使挡板嵌合于上述成型模的工序;(D)使空气从上述柱塞吹出,以上述凹部为起点在上述玻璃坯料的内侧形成内部空间,同时使上述玻璃坯料的外侧按压于上述成型模的成型面来成型外部形状,得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的工序;以及(E)将上述精加工形状的玻璃容器向冷却用金属模移送并进行冷却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工序(D)中,形成于上述玻璃坯料的内侧的内部空间包含与外部连通而形成的通路部、和从该通路部的最里端部连续形成的收纳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上述通路部的形状为圆柱状,并且使上述收纳部的形状为球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上述通路部的圆柱直径设为C,将上述收纳部的球径设为B的情况下,满足下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正弘高桥祥太郎齐藤直正
申请(专利权)人:兴亚硝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