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6771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8: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该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液压缸的驱动,使得架盖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旋转至与导杆接触,进而铜棒材在重力作用下可经导杆落至导板处,因导板的导向作用,使得铜棒材均整齐的落入到集料架上,实现整齐收料的作用,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是以收料架座为对称轴的对称结构,从而能够实现两个集料架交替进行收料和捆扎的工序,使得整个过程中间不需要进行停机捆扎,再开机收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A method of using double copper material receiv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use method of double copper material collecting devic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the double copper material receiving device is in use, driven by the hydraulic cylinder, so that the frame cover receiving frame seat is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shaft to contact with the guide rod, and copper bar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the guide rod down to guide, because the guiding role of guide, the copper plates are neatly into the aggregate frame, realize the neat material receiv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invention of the double copper material receiving device is symmetrical structure on receiving the frame seat is the axis of symmetry, which can achieve two a set of rack alternately discharging and binding process, so that the whole process does not need to stop and then boot strapping, receiving,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是针对申请号为:2014106323482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14-11-12,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当铜棒从最后一道加工的设备出来后,工作人员将它们收集起来然后进行捆扎,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几个步骤,效率不是很高,需要提供一个捆扎台,能够同时将这些步骤一次性完成,节省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实现铜棒材加工的自动化,铜棒材加工完后能自动实现收料,或者铜棒材能自动进入到收料箱内。但是原有工艺中,铜棒材加工后需要工人将铜棒材从操作台上取下放置到收料箱内或者现场进行包装,需要工人时刻关注,否则陆续加工好的铜棒之间会发生阻碍,造成工人劳动强度比较大。并且在目前的现有的收料装置中,铜棒材被收集到收料架后经常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因而还需要人力进行重新整合保证型材整齐均匀,浪费人力,增加工人工作量,降低生产效率;并且在目前的铜棒收集装置中没有很好的处理好收料架与铜棒材之间因摩擦而产生的磨损,对铜棒材表面产生刮痕,大大降低产品表面质量,严重影响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解决了铜棒材收集后出现参差不齐和铜棒材在下落至集料架上时与导杆和集料架产生的磨损现象,并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的收料架座,还包括集料装置,所述收料架座沿长度方向对称铰接有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所述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均为矩形,且共同组成“V”形槽,其中部向下分别铰接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末端还分别固定有相同的三角形感应板;所述集料装置有两个且以收料架座长度方向为对称中心设于所述收料架座两边,所述集料装置包括若干沿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长度方向设置的集料架和与所述收料架座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导杆,所述集料架包括处于底部水平设置的底梁及固定在所述底梁两端的竖梁,所述底梁底部固定在通过螺钉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上,所述底梁和竖梁中部开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安装有缓冲层;处于首尾的两个集料架沿所述底梁背向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的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端面还固定有导板;其中:所述导板与限位板横截面呈30°-60°夹角;所述导杆沿垂直于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长度方向的竖直截面呈圆弧状,并与所述集料架靠近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一侧的竖梁顶端平滑且固定连接;使用时,铜棒材被定长切割后进入到第一架盖和第二架盖组成的“V”形槽后,当铜棒材顶端触碰到三角形感应板时,所述三角形感应板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的收缩,使第一架盖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下旋转至与所述导杆接触,所述铜棒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杆落至导板处时,因导板的导向作用,均整齐的落入到集料架上,实现整齐收料的作用;当该集料架上收满料后,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一液压缸的伸长,使第一架盖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上旋转,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的收缩,使第二架盖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下旋转至与所述导杆接触,所述铜棒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杆落至导板处时,因导板的导向作用,均整齐的落入到集料架上,实现整齐收料的作用,最终实现两个集料架交替进行收料和捆扎的工序。进一步地,所述竖梁与底梁相倾斜,竖梁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竖梁下端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由木质或塑料制成。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在首尾的两个集料架上设置导板和限位板可以有效的将铜棒材整齐的收入到集料架上即可捆扎打包,避免了铜棒材被收集到收料架后经常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保证型材整齐均匀,具有良好的对齐效果,节省人工重新整合对齐,降低工人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缓冲层,可以有效的降低铜棒材在下落至集料架上时与导杆和集料架产生的磨损,避免铜棒材表面因此而产生刮痕,大大提高产品表面质量,从而提高成品率;(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两个以收料架座长度方向为对称中心设于所述收料架座两边的集料装置,当任一个集料装置装满铜棒进行捆扎打包时,另一个集料装置开始收集铜棒,保证上一个工位的机器不断工作,不必停机等候捆扎打包完再进行开机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给捆扎打包留有足够的时间,避免因时间仓促而出现捆扎不牢的现象发生;(4)本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包括支撑架2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收料架座,该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还包括集料装置,所述收料架座沿长度方向对称铰接有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所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均为矩形,且共同组成“V”形槽,其中部向下分别铰接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5,所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末端还分别固定有相同的三角形感应板6;所述集料装置有两个且以收料架座长度方向为对称中心设于所述收料架座两边,所述集料装置包括若干沿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长度方向设置的集料架和与所述收料架座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导杆3,所述集料架包括处于底部水平设置的底梁10及固定在所述底梁10两端的竖梁9,所述底梁10底部固定在通过螺钉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11上,所述底梁10和竖梁9中部开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安装有缓冲层8;处于首尾的两个集料架沿所述底梁10背向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的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上端面还固定有导板12。另外,所述竖梁9与底梁10相倾斜,竖梁9上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竖梁9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缓冲层8由木质或塑料制成。所述导板12与限位板13横截面呈30°-60°夹角,保证铜棒材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均整齐落至集料架上。所述导杆3沿垂直于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长度方向的竖直截面呈圆弧状,并与所述所述集料架靠近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一侧的竖梁9顶端平滑且固定连接。使用时,铜棒材被定长切割后进入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组成的“V”形槽后,当铜棒材顶端触碰到感应板6时,所述感应板6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4的收缩,使第一架盖1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下旋转至与所述导杆3接触,所述铜棒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杆3落至导板12处时,因导板12的导向作用,均整齐的落入到集料架上,实现整齐收料的作用,当该集料架上收满料后,控制器会同时控制第一液压缸4的伸长,使第一架盖1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上旋转,即收起所述第一架盖1,同时会控制第二液压缸5的收缩,使第二架盖7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下旋转至与所述导杆3接触,所述铜棒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杆3落至导板12处时,因导板12的导向作用,均整齐的落入到集料架上,实现整齐收料的作用。从而实现两个集料架交替进行收料和捆扎的工序,整个过程中间不需要进行停机捆扎,再开机收料,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在首尾的两个集料架上设置导板12和限位板13可以有效的将铜棒材整齐的收入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包括支撑架(2)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收料架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装置,所述收料架座沿长度方向对称铰接有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所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均为矩形,且共同组成“V”形槽,其中部向下分别铰接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5),所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末端还分别固定有相同的三角形感应板(6);所述集料装置有两个且以收料架座长度方向为对称中心设于所述收料架座两边,所述集料装置包括若干沿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长度方向设置的集料架和与所述收料架座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导杆(3),所述集料架包括处于底部水平设置的底梁(10)及固定在所述底梁(10)两端的竖梁(9),所述底梁(10)底部固定在通过螺钉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11)上,所述底梁(10)和竖梁(9)中部开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安装有缓冲层(8);处于首尾的两个集料架沿所述底梁(10)背向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的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上端面还固定有导板(12);其中:所述导板(12)与限位板(13)横截面呈30°‑60°夹角;所述导杆(12)沿垂直于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长度方向的竖直截面呈圆弧状,并与所述集料架靠近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一侧的竖梁(9)顶端平滑且固定连接;使用时,铜棒材被定长切割后进入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组成的“V”形槽后,当铜棒材顶端触碰到三角形感应板(6)时,所述三角形感应板(6)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然后控制器通过控制第一液压缸(4)的收缩,使第一架盖(1)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下旋转至与所述导杆(3)接触,所述铜棒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杆(3)落至导板(12)处时,因导板(12)的导向作用,均整齐的落入到集料架上,实现整齐收料的作用;当该集料架上收满料后,控制器同时控制第一液压缸(4)的伸长,使第一架盖(1)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上旋转,同时控制第二液压缸(5)的收缩,使第二架盖(7)以收料架座为旋转轴向下旋转至与所述导杆(3)接触,所述铜棒材在重力作用下经导杆(3)落至导板(12)处时,因导板(12)的导向作用,均整齐的落入到集料架上,实现整齐收料的作用,最终实现两个集料架交替进行收料和捆扎的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的使用方法,所述双工位铜棒收料装置包括支撑架(2)和固定于所述支撑架(2)上的收料架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料装置,所述收料架座沿长度方向对称铰接有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所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均为矩形,且共同组成“V”形槽,其中部向下分别铰接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液压缸(4)和第二液压缸(5),所述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末端还分别固定有相同的三角形感应板(6);所述集料装置有两个且以收料架座长度方向为对称中心设于所述收料架座两边,所述集料装置包括若干沿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长度方向设置的集料架和与所述收料架座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导杆(3),所述集料架包括处于底部水平设置的底梁(10)及固定在所述底梁(10)两端的竖梁(9),所述底梁(10)底部固定在通过螺钉固定在地面上的底座(11)上,所述底梁(10)和竖梁(9)中部开有内置槽,所述内置槽内安装有缓冲层(8);处于首尾的两个集料架沿所述底梁(10)背向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的一侧竖直设有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上端面还固定有导板(12);其中:所述导板(12)与限位板(13)横截面呈30°-60°夹角;所述导杆(12)沿垂直于第一架盖(1)和第二架盖(7)长度方向的竖直截面呈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承龙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市民泰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