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2585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杯架装置,涉及杯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折叠扶手和设于折叠扶手内的杯架主体,折叠扶手内设有空腔,杯架主体设于空腔内,杯架主体为立方体结构,杯架主体内设有第一杯座,第一杯座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第一杯座开口处设有第一翻盖,第一翻盖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翻盖通过第一环形凹槽盖合于第一杯座开口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随折叠扶手收缩于靠背中,使用方便灵活,稳定性较高。

Cup rack device for vehic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ar cup holder to the cup fram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main cup holder and a folding folding armrest, folding armrest with a cavity inside the cup frame body, a cavity, the cup frame body is a cubic structure, the cup frame arranged in the main body of the cup, the first cup seat for the top opening of the cylindrical structure, the first cup seat is provided at the opening of the first flip, flip the first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nnular groove, the first flip through the first annular groove is covered on the first opening of the cup seat. The invention can shrink in the backrest with the folding armrest,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flexibility, and high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用杯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杯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车用杯架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在汽车内部设置用于支撑乘坐人的手臂的扶手,为提高方便性,在后排座位的后座中心设置有扶手,该扶手可收放折叠于座位内部,根据乘坐人的需求从上述座位突出而能够支撑手臂。在扶手内设置用于提高乘客便利性的杯架托盘及操作部等便利装置,从而在行车过程中为乘坐人提供舒适的环境。但是目前的杯架存在稳定性不高、水杯或者水瓶容易晃动翻倒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杯架装置,可随折叠扶手收缩于靠背中,使用方便灵活,稳定性较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车用杯架装置,包括折叠扶手和设于折叠扶手内的杯架主体,折叠扶手内设有空腔,杯架主体设于空腔内,杯架主体为立方体结构,杯架主体内设有第一杯座,第一杯座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第一杯座开口处设有第一翻盖,第一翻盖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杯座顶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块,第一环形凸块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适应,第一翻盖通过第一环形凹槽盖合于第一杯座开口处。本专利技术的车用杯架装置,设于折叠扶手内,由于通用的汽车后座均设有折叠于靠背内的扶手,当需要使用扶手时将折叠扶手从后座靠背中翻转至水平即可,在折叠扶手内设置空腔,杯架主体固定于空腔中,不占用额外空间,且可随折叠扶手收缩于靠背中,使用方便灵活。当后排座位的乘客需要放置水杯水瓶时,可将折叠扶手翻转至水平位置,打开第一翻盖,从而将水杯放置于第一杯座内,由于第一杯座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防止水杯在行车过程中翻倒或者晃动。优选地,所述杯架主体内还设有第二杯座,第二杯座和第一杯座并列设置,第二杯座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第二杯座的内径大于第一杯座的内径。优选地,所述第二杯座开口处设有第二翻盖,第二杯座顶部设有第二环形凸块,第二环形凸块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适应,第二翻盖底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翻盖通过第二环形凹槽盖合于第二杯座开口处。优选地,所述第一杯座和第二杯座底部均匀设有凸起件,凸起件由弹性塑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和第二环形凹槽内均设有橡胶垫圈。优选地,所述杯架主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侧滑槽和侧滑板,侧滑槽设有一对且相对设置,侧滑板位于第一杯座的一侧,侧滑板两端设于侧滑槽内,侧滑板可沿侧滑槽滑动。优选地,所述侧滑槽朝向杯架主体的表面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连接板和转轴,转轴两端与凹槽侧壁连接,转轴穿过连接板,连接板另一端设有环形件,环形件可绕转轴转动,环形件的内径大于第一杯座的内径。优选地,所述侧滑板顶部、第一翻盖顶部、第二翻盖顶部均设有扇形缺口。优选地,所述折叠扶手底部设有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均为环形结构,第一卡板与第一环形凹槽相适应,第二卡板与第二环形凹槽相适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可随折叠扶手收缩于靠背中,使用方便灵活,稳定性较高,具体如下:(1)、设置两个杯座,用于提高使用的灵活性。第二杯座的内径大于第一杯座的内径,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水杯,扩大适用范围。当水杯直径较大时,打开第二翻盖,将水杯置于第二杯座内;(2)、设置凸起件,用于增强水杯与第一杯座、第二杯座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稳定性;(3)、设置侧滑板和环形件,用于使水杯更稳固地设置于第一杯座内,使用时,将侧滑板抽出,将叠合于凹槽内的环形件翻出,环形件置于水平位置时的轴心线和第一杯座的轴心线相同,将水杯穿过环形件再放入第一杯座内,从而使水杯上下均被固定住,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4)、由于侧滑板顶部、第一翻盖顶部以及第二翻盖顶部均较平坦,使用时没有受力点,难以将其取出,设置扇形缺口,使用时增加了受力点,提高了方便性;(5)、设置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可分别卡合于折叠扶手底部,避免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在取出后丢失,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折叠扶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杯架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杯架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环形件和连接板未示出;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杯架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侧滑板未示出;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杯架主体的侧剖视图,其中侧滑板未示出;图7是图6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杯架主体的第二杯座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图6中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杯架主体的第一杯座处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第二翻盖的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车用杯架装置的第一翻盖的剖视图;图中标记为:折叠扶手1、空腔11、杯架主体2、第一杯座21、第一翻盖211、第一环形凹槽212、第一卡板213、第一环形凸块214、第二杯座22、第二翻盖221、第二环形凹槽222、第二卡板223、第二环形凸块224、凸起件23、橡胶垫圈24、侧滑板27、凹槽271、环形件272、转轴273、连接板274、扇形缺口275、侧滑槽2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3所示,一种车用杯架装置,包括折叠扶手1和设于折叠扶手1内的杯架主体2,折叠扶手1内设有空腔11,杯架主体2设于空腔11内,杯架主体2为立方体结构,杯架主体2内设有第一杯座21,第一杯座21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第一杯座21开口处设有第一翻盖211,第一杯座21顶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块214,第一环形凸块与第一环形凹槽212相适应,第一翻盖211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12,第一翻盖211通过第一环形凹槽212盖合于第一杯座21开口处。本实施例中的车用杯架装置,设于折叠扶手1内,由于通用的汽车后座均设有折叠于靠背内的扶手,当需要使用扶手时将折叠扶手1从后座靠背中翻转至水平即可,本实施例中在折叠扶手1内设置空腔11,杯架主体2固定于空腔中,不占用额外空间,且可随折叠扶手1收缩于靠背中,使用方便灵活。当后排座位的乘客需要放置水杯水瓶时,可将折叠扶手1翻转至水平位置,打开第一翻盖211,从而将水杯放置于第一杯座21内,由于第一杯座21具有一定的深度,可以防止水杯在行车过程中翻倒或者晃动。杯架主体2内还设有第二杯座22,第二杯座22和第一杯座21并列设置,第二杯座22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第二杯座22的内径大于第一杯座21的内径。第二杯座22开口处设有第二翻盖221,第二翻盖221底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22,第二杯座22顶部设有第二环形凸块224,第二环形凸块224与第二环形凹槽222相适应,第二翻盖221通过第二环形凹槽222盖合于第二杯座22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车用杯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杯架装置,包括折叠扶手(1)和设于所述折叠扶手(1)内的杯架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扶手(1)内设有空腔(11),所述杯架主体(2)设于所述空腔(11)内,所述杯架主体(2)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杯架主体(2)内设有第一杯座(21),所述第一杯座(21)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杯座(21)开口处设有第一翻盖(211),所述第一翻盖(211)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12),所述第一杯座(21)顶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块(214),所述第一环形凸块(214)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2)相适应,所述第一翻盖(211)通过第一环形凹槽(212)盖合于所述第一杯座(21)开口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杯架装置,包括折叠扶手(1)和设于所述折叠扶手(1)内的杯架主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扶手(1)内设有空腔(11),所述杯架主体(2)设于所述空腔(11)内,所述杯架主体(2)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杯架主体(2)内设有第一杯座(21),所述第一杯座(21)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一杯座(21)开口处设有第一翻盖(211),所述第一翻盖(211)底部设有第一环形凹槽(212),所述第一杯座(21)顶部设有第一环形凸块(214),所述第一环形凸块(214)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212)相适应,所述第一翻盖(211)通过第一环形凹槽(212)盖合于所述第一杯座(21)开口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架主体(2)内还设有第二杯座(22),所述第二杯座(22)和所述第一杯座(21)并列设置,所述第二杯座(22)为顶部开口的圆柱形结构,所述第二杯座(2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杯座(21)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杯座(22)开口处设有第二翻盖(221),所述第二翻盖(221)底部设有第二环形凹槽(222),所述第二杯座(22)顶部设有第二环形凸块(224),所述第二环形凸块(224)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22)相适应,所述第二翻盖(221)通过第二环形凹槽(222)盖合于所述第二杯座(22)开口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杯座(21)和所述第二杯座(22)底部均匀设有凸起件(23),所述凸起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浦尔菲电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