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瑞军专利>正文

车载水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0184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5:57
一种车载水加热装置,包括:双层304不锈钢结构的装置主体、304不锈钢的外壳和供电组件;供电组件,供电组件包括有加热线圈、限流电阻、温度控制开关、常开自动开关、电源插座以及连接线,连接线与加热线圈、温度控制开关及限流电阻连接,加热系统设置于内腔中,电源插座嵌入式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开关装置与加热线圈连接;加热装置主体设置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了加热装置、温控装置以及限流装置,利用12V或24V车载直流电源,加热系统就能够对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利用汽车电源对水进行加热,解决了传统水杯或水壶无法加热的问题,尤其是无法应用到汽车上进行加热的问题。

Vehicle mounted water heating device

A vehicle mounted water he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housing and a supply assembly double 304 stainless steel, 304 stainless steel device body; power supply module, power supply module comprises a heating coil, a current limiting resistor, temperature control switch, a normal open automatic switch, power socket and the connecting line, connecting wire and a heating coil, a temperature control switch and the current limiting resistor connected heating system is arranged in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power socket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embedded device, a switch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coil; heating device arranged in the shell body. A heating device, 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and a current limiting device are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ice, and the water in the inner liner can be heated by the heating system by using 12V or 24V vehicle mounted DC power suppl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use the automobile electric power to heat the wat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drinking cup or kettle can not be heated, especially the heating problem can not be applied to the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水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车载水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常用的盛水装置一般包括有水杯和家用烧水壶,其中,家用烧水壶由于仅具有家用电源220V的加热功能,因此,常常在家庭或者工作中被安排到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不能够进行外出携带;水杯虽然具有便携性,但是,其只具有保温的功能,不能够主动对水进行加热。基于此,对于开长途车的或喜欢喝开水的司机而言,就只能够携带一个非常大的水壶,以满足驾驶员对于热水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便携的、可应用到汽车上,杯(壶)外部不烫手且具有加热功能的或者需要煮食物的水杯(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双层304不锈钢结构的装置主体、304不锈钢的外壳和供电组件,所述装置主体为杯体或壶体结构,于所述装置主体的顶部开设有主体开口,于所述主体开口上设置有可与其扣合的杯盖或壶盖,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外壳、内腔及医用304不锈钢的内胆,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加热系统,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底部;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有加热线圈、开关装置以及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线圈连接的电源插座,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电源连接的车载电源插头,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加热系统具有与所述插座适配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加热线圈与所述开关装置连接,所述开关装置与所述加热线圈连接,所述开关装置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外壳,所述装置主体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盖或壶盖与所述外壳铰接。优选地,于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将所述内腔分割成为加热室以及组装室,所述加热系统以及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加热室内,所述加热线圈以及所述开关装置均设置于所述组装室内;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包裹有泡沫保温层。优选地,所述外壳为304不锈钢外壳;所述内胆为医用不锈钢内胆;所述保温层为泡沫保温层。优选地,所述内胆顶部开设有内胆开口,所述外壳具有外壳开口;所述内胆开口与所述主体开口相对设置并通过橡胶密封圈连接,所述主体开口与所述外壳开口相对设置并通过橡胶密封圈连接;于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台阶型的橡胶密封台,所述橡胶密封台可与所述内胆开口、所述主体开口以及所述外壳开口相抵。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水加热装置,在装置主体的底部设置了加热线圈、温控装置、限流装置以及常开自动开关装置,由车载12V/24V电源为加热系统供电,加热系统就能够对内胆中的水进行加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车载水加热装置的底部集成了车载加热系统,从而使其具有车载加热的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从外部来看,仅通过一根连接线与汽车电源连接,就能够对水进行加热,解决了传统水杯或水壶无法加热的问题,尤其是无法应用到汽车上进行加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水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装置主体1、内胆2、加热系统3、加热线圈4、开关装置5、连接线6、外壳7、隔热板8、泡沫保温层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车载水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水加热装置,包括:使用双层304不锈钢结构的装置主体1、304不锈钢的外壳7和供电组件,所述装置主体1为杯体或壶体结构,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主体开口,于所述主体开口上设置有可与其扣合的杯盖或壶盖,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外壳、内腔及医用304不锈钢的内胆2,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加热系统3,所述加热系统3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有加热线圈4、开关装置5以及连接线6,所述连接线6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线圈4连接的电源插座,所述连接线6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电源连接的车载电源插头,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加热系统具有与所述插座适配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加热线圈4与所述开关装置5连接,所述开关装置5与所述加热线圈4连接,所述开关装置5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外壳7,所述装置主体1设置于所述外壳7内,所述盖或壶盖与所述外壳7铰接。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汽车采用电瓶供电,电瓶提供的是12v或者24v直流安全电压,而传统的电热水壶都是采用220v的交流电作为能源,因此,本技术提供了加热系统3,其通过连接线6与汽车电源插口或者是汽车点烟器插口连接,直接使用车载电源点烟器插口将水加热。通过上述结构设计,由车载12V/24V电源直接供电,就能够对内胆2中的水进行加热。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水加热装置与传统的保温杯和不锈钢咖啡壶结构相似,不同的是底部集成了车载12V/24V加热系统,从而使其具有车载加热的功能。本技术结构简单,从外部来看,仅通过一根连接线6与汽车电源连接,就能够对水进行加热,解决了传统水杯壶无法加热的问题,尤其是无法应用到汽车上进行加热的问题。于所述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隔热层8,所述隔热层8将所述内腔分割成为加热室以及组装室,所述加热系统以及所述内胆设置于所述加热室内,所述加热系统以及所述开关装置5均设置于所述组装室内;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包裹有泡沫保温层9。在内胆2外侧设置了泡沫保温层9,其作用为提高本技术的保温性。当然,内胆2还可以采用其他金属材料制成,或者内胆2采用天然石材制成,保温层9还可以采用海绵制成。其主要作用为提高保温层9与内胆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避免保温层9的错位与脱落。为了提高本技术的密封性,在本技术中,内胆2顶部开设有内胆开口,外壳7具有外壳开口;内胆开口与主体开口相对设置并通过橡胶密封圈连接,主体开口与外壳开口相对设置并通过橡胶密封圈连接;于杯盖上设置有台阶型的橡胶密封台,橡胶密封台可与内胆开口、主体开口以及外壳开口相抵。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结构设计中,电源插座以及开关装置5均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当装置主体1设置到外壳7中后,外壳7上开设有与电源插座以及开关装置5对应的开口。本技术的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车载水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载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双层304不锈钢结构的装置主体(1)、304不锈钢的外壳(7)和供电组件,所述装置主体(1)为杯体或壶体结构,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主体开口,于所述主体开口上设置有可与其扣合的杯盖或壶盖,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外壳、内腔及医用304不锈钢的内胆(2),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加热系统(3),所述加热系统(3)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有加热线圈(4)、开关装置(5)以及连接线(6),所述连接线(6)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线圈(4)连接的电源插座,所述连接线(6)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电源连接的车载电源插头,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加热系统具有与所述插座适配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加热线圈(4)与所述开关装置(5)连接,所述开关装置(5)与所述加热线圈(4)连接,所述开关装置(5)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侧壁上;外壳(7),所述装置主体(1)设置于所述外壳(7)内,所述盖或壶盖与所述外壳(7)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水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使用双层304不锈钢结构的装置主体(1)、304不锈钢的外壳(7)和供电组件,所述装置主体(1)为杯体或壶体结构,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主体开口,于所述主体开口上设置有可与其扣合的杯盖或壶盖,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外壳、内腔及医用304不锈钢的内胆(2),于所述外壳以及所述内胆之间设置有加热系统(3),所述加热系统(3)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底部;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包括有加热线圈(4)、开关装置(5)以及连接线(6),所述连接线(6)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加热线圈(4)连接的电源插座,所述连接线(6)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汽车电源连接的车载电源插头,所述加热系统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加热系统具有与所述插座适配的电源插头,所述电源插座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侧壁上,所述加热线圈(4)与所述开关装置(5)连接,所述开关装置(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军
申请(专利权)人:李瑞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