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56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由其胎面中心线划分为车辆安装外侧及车辆安装内侧,沿胎面中心线至胎面的两侧方向都依次分布有中心主沟和胎肩主沟,两个中心主沟之间形成中心陆地部,两个中心主沟分别和相邻的胎肩主沟之间形成中间陆地部,两个胎肩主沟分别和相邻的胎面的边侧之间形成胎肩陆地部;两个中间陆地部均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一横向沟槽,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车辆安装外侧,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车辆安装内侧。如此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其具有较好的干地操纵稳定性、较低的轮胎胎噪、以及较好的湿地操安性能。

A tir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ire tread, the center line is divided into vehicle mounted lateral and vehicle mounted inside of the tread along the center line to trea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rection of distribution center in main channel and shoulder the main channel, the center land por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main channel, two center main channel respectively. Between the main channel and shoulder adjacent land forming in the middle part, the shoulder land por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shoulder main groove respectively and the tread of the adjacent side; the middle two are equipped with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through both sides into a plurality of first transverse grooves streamline, curvature center at the first cross trench installation the inside of the vehicle in the vehicle mounted outside the arc curvature center at the first cross trench installation outside of the vehicle in the vehicle mounted inside. Thus, the tir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better dry ground handling stability, lower tire noise, and better performance of the wetland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胎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轮胎。
技术介绍
轮胎的花纹设计对轮胎的胎噪、抓地性等具有重要影响,注重操控性的充气轮胎,其干地操纵稳定性,与轮胎噪音及湿地操安性能,会出现三者之间互相牵制甚至是冲突的,很难达到三者优异性能的兼得。因此,如何能够使轮胎的干地操纵稳定性、轮胎胎噪及湿地操安性能,达到较好的平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其具有较好的干地操纵稳定性、较低的轮胎胎噪、以及较好的湿地操安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轮胎,由其胎面中心线划分为车辆安装外侧及车辆安装内侧,沿所述胎面中心线至所述胎面的两侧方向都依次分布有中心主沟和胎肩主沟,两个所述中心主沟之间形成中心陆地部,两个所述中心主沟分别和相邻的所述胎肩主沟之间形成中间陆地部,两个所述胎肩主沟分别和相邻的所述胎面的边侧之间形成胎肩陆地部;两个所述中间陆地部均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一横向沟槽,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所述中心陆地部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二横向沟槽,所述第二横向沟槽与其两端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通过所述中心主沟首尾相连通、以将所述中间陆地部及所述中心陆地部划分为在轮胎圆周方向错开排布的菱形花纹块;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胎肩陆地部上设有沿圆周方向沿周向延伸的周向沟槽、以及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三横向沟槽,各个所述第三横向沟槽均与所述周向沟槽相连通;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陆地部上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四横向沟槽,所述第四横向沟槽的两端均未贯穿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陆地部;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菱形花纹块设有第五横向沟槽,第五横向沟槽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胎肩主沟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且所述第五横向沟槽与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倾斜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沟槽的延伸线与两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平顺连接。优选地,所有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胎肩主沟的宽度之和为所有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胎肩主沟的宽度之和的150%~170%。优选地,位于所述轮胎安装内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与所述轮胎的圆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1,位于所述轮胎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与所述轮胎的圆周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α2,其中,25°≤α1≤45°,25°≤α2≤45°,α1>α2。优选地,各个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两端的宽度相等。优选地,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宽度为d1,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中心主沟宽度为W1,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宽度为d2,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中心主沟宽度为W2,且10%W1≤d1≤22%W1,10%W2≤d2≤22%W2。优选地,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且沿与之相邻的所述中心主沟至所述胎肩主沟方向逐渐加深。优选地,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截面形状为圆弧状,且沿与之相邻的所述胎肩主沟至所述中心主沟方向逐渐加深。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深度变化均为2mm~6mm之间。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向沟槽的宽度d为0.5mm~1.2mm,且所述第二横向沟槽与轮胎圆周方向的夹角β为30°~60°。优选地,所述第三横向沟槽与轮胎圆周方向的夹角θ1为:70°<θ1<90°,所述第三横向沟槽的宽度为d5,且d5为20%W2~30%W2。优选地,所述第四横向沟槽与轮胎圆周方向的角度θ2为:70°<θ2<90°,所述第四横向沟槽的宽度d6为25%W1~35%W1。优选地,所述菱形花纹块的两个对角中、其中一个设有切角结构、另一个设有倒圆角结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中间陆地部设置流线型的第一横向沟槽,而且两个第一横向沟槽的弯曲方向相反,这样,一方面,在轮胎行驶时,此两个第一横向沟槽分别将两个中间陆地部划分为在轮胎圆周方向交替出现的菱形花纹块,菱形花纹块可以为经过计算机排序得到的大小不一的菱形花纹块,从而不仅保证胎面刚性均一,而且在轮胎行驶时可以相互抵消,平息噪音的波段和频率,大大降低车辆行驶时花纹块与路面敲击产生的噪音。菱形花纹块的边缘为流线型,且与轮胎胎面行驶时空气流动方向相同,有利于沟槽内空气的排出,可以大大降低轮胎行驶时沟槽内压缩空气产生的噪音。同时,如此设置的第一横向沟槽的倾斜方向刚好与轮胎湿地排水方向一致,更有利于沟槽内积水的排除,从而湿地性能得到优化。另外,在轮胎安装外侧的菱形花纹块中设有第五横向沟槽,第五横向沟槽的一端与相邻的胎肩主沟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且其倾斜方向与位于同侧的第一横向沟槽的倾斜方向相同,这样可以平衡菱形花纹块在轮胎安装外侧的刚性,使轮胎转弯时获得高的操纵稳定性。如此设置,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轮胎,其具有较好的干地操纵稳定性、较低的轮胎胎噪、以及较好的湿地操安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轮胎的胎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轮胎的胎面沟槽角度和宽度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沟槽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胎,其具有较好的干地操纵稳定性、较低的轮胎胎噪、以及较好的湿地操安性能。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请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轮胎,以胎面中心线C.L为界,由此胎面分为车辆安装外侧1及车辆安装内侧2,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一侧和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一侧都设有中心主沟和胎肩主沟,两个中心主沟之间形成中心陆地部7。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中心主沟3和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胎肩主沟5之间形成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中间陆地部9,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中心主沟4和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主沟6之间形成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中间陆地部8。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胎肩主沟5和车辆安装外侧的边侧之间形成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胎肩陆地部11,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主沟6和车辆安装内侧的边侧之间形成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陆地部10。两个中间陆地部均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一横向沟槽,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第一横向沟槽12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车辆安装外侧1,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第一横向沟槽13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车辆安装内侧2。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第一横向沟槽12将其所在的中间陆地部划分为多个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菱形花纹块18,同样,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第一横向沟槽13将其所在的中间陆地部划分为多个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菱形花纹块19。本实施例中,位于车辆安装内侧的菱形花纹块18和位于车辆安装外侧的菱形花纹块19错开分布,轮胎滚动时各个菱形花纹块与地面敲击先后不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由其胎面中心线划分为车辆安装外侧及车辆安装内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胎面中心线至所述胎面的两侧方向都依次分布有中心主沟和胎肩主沟,两个所述中心主沟之间形成中心陆地部,两个所述中心主沟分别和相邻的所述胎肩主沟之间形成中间陆地部,两个所述胎肩主沟分别和相邻的所述胎面的边侧之间形成胎肩陆地部;两个所述中间陆地部均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一横向沟槽,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所述中心陆地部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二横向沟槽,所述第二横向沟槽与其两端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通过所述中心主沟首尾相连通、以将所述中间陆地部及所述中心陆地部划分为在轮胎圆周方向错开排布的菱形花纹块;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胎肩陆地部上设有沿圆周方向沿周向延伸的周向沟槽、以及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三横向沟槽,各个所述第三横向沟槽均与所述周向沟槽相连通;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陆地部上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四横向沟槽,所述第四横向沟槽的两端均未贯穿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陆地部;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菱形花纹块设有第五横向沟槽,第五横向沟槽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胎肩主沟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且所述第五横向沟槽与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倾斜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由其胎面中心线划分为车辆安装外侧及车辆安装内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胎面中心线至所述胎面的两侧方向都依次分布有中心主沟和胎肩主沟,两个所述中心主沟之间形成中心陆地部,两个所述中心主沟分别和相邻的所述胎肩主沟之间形成中间陆地部,两个所述胎肩主沟分别和相邻的所述胎面的边侧之间形成胎肩陆地部;两个所述中间陆地部均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一横向沟槽,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圆弧曲率圆心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所述中心陆地部设有将其两侧贯穿、且为流线型的多个第二横向沟槽,所述第二横向沟槽与其两端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通过所述中心主沟首尾相连通、以将所述中间陆地部及所述中心陆地部划分为在轮胎圆周方向错开排布的菱形花纹块;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胎肩陆地部上设有沿圆周方向沿周向延伸的周向沟槽、以及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三横向沟槽,各个所述第三横向沟槽均与所述周向沟槽相连通;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陆地部上设有沿圆周方向排布的多个第四横向沟槽,所述第四横向沟槽的两端均未贯穿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胎肩陆地部;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菱形花纹块设有第五横向沟槽,第五横向沟槽的一端与相邻的所述胎肩主沟相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端,且所述第五横向沟槽与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的倾斜方向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沟槽的延伸线与两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平顺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有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内侧的所述胎肩主沟的宽度之和为所有位于所述车辆安装外侧的所述胎肩主沟的宽度之和的150%~17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轮胎安装内侧的所述第一横向沟槽与所述轮胎的圆周方向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才仁
申请(专利权)人:正新橡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