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藏红花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2170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9 0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对缺血再灌注造成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口服药物,藏红花素。藏红花素来源于天然药物藏红花和栀子,又名西红花苷‑I。通过线栓法建立动物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灌胃及静注给予藏红花素,发现藏红花素在灌胃给药时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保护作用优于目前阳性一线药物依达拉奉注射液,且明显优于静注给药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口服藏红花素对缺血再灌注造成脑损伤具有良好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缺血再灌注造成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等相关疾病提供了一个优选药物。

Protective effect of oral Crocus sativus on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oral medicine that ha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n brain damage caused by ischemia reperfusion. Crocin from Gardenia saffron and natural medicine, also known as I croc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nimal model of MCAO by intraluminal suture method, were orally and intravenous given crocin, found that crocin in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n ischemia reperfusion brain injury in rats is superior to the current positive first-line Edaravone Injection, and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group.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ral crocin on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aused by brain injury has good protective effect, provides a preferred drug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caused by brain injury and ischemic stroke related disea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服藏红花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藏红花素的药效作用,特别是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的药效保护作用。
技术介绍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脑血管意外,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脑血栓形成)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两大类。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对患者危害极大,往往造成不可逆的脑部损伤,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虽然在脑缺血发生机理及预防治疗方面取得了许多的新成果,但其治疗选择仍非常有限,临床治疗药物研发相对滞后。因此寻找新的防治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近年研究发现脑缺血后有相当部分的血管能够自然再通或经溶栓治疗后血流恢复再通,但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再灌注损伤。脑缺血一定时间恢复血液供应后,其功能不但未能恢复,却出现更加严重的脑机能障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成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理机制。本专利技术中的藏红花素来源于天然药物藏红花和栀子,是一种天然存在稀有的水溶性的类胡萝卜素植物黄色素(图1)。药理研究表明藏红花素具有保护心脑血管、清除自由基、改善记忆和学习能力、抗炎、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又有很高安全性。依达拉奉,是第一个批准用于临床的自由基清除型脑保护剂,主要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伴神经症状的治疗。我们的研究发现藏红花素在口服给药时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阳性药依达拉奉,且明显优于静注给药组,有望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用于预防和治疗临床缺血再灌注所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通过对SD大鼠建立短暂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以临床一线药物依达拉奉注射液为阳性药,评价了藏红花素口服和静注给药的脑保护作用。研究发现灌胃给予藏红花素能显著减小MCAO所致的脑组织梗死,减轻神经功能障碍,减少脑组织MDA含量,提高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同时,代谢组学研究表明灌胃给予藏红花素后对脑组织内源性物质整体代谢的调节作用优于阳性药依达拉奉,更趋向于假手术组。提示藏红花素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有望经过研究用于临床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藏红花素在制备缺血性脑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证明藏红花素口服给药具有更好的脑保护作用,为制备治疗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提供了更多的选择。附图说明附图1藏红花素结构式。附图2脑组织梗塞体积和行为评分统计A:TTC染色观察脑梗死面积,其中白色为梗死区域;B:各组梗死体积百分率统计图;C:各组神经行为评分统计图。其中,Sham表示假手术组,Model表示模型组,Edarav.为阳性药依达拉奉组,Crocin-i.v为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Crocin-i.g为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p<0.05,**p<0.01vsModel。附图3脑组织自由基与抗氧化参数A:脑组织丙二醛含量;B:脑组织总抗氧化能力。#p<0.05,##p<0.01vsSham;*p<0.05,**p<0.01vsModel。附图4脑组织代谢组学分析PLS-DA散点图。其中,S为假手术组,M为模型组,E为阳性药依达拉奉组,V为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G为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附图5各组对比分析A:假手术组和模型组OPLS-DA分析图;B:假手术组和模型组S-plot图;C:模型组和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OPLS-DA分析图;D:模型组和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S-plot图。其中,S为假手术组,M为模型组,G为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下面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解释,但并不意味着本专利技术仅限于此。实施例1藏红花素对脑梗塞体积和行为学改善作用采用SD大鼠(50只,雄性,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体重240±20g)进行试验。在标准饲养环境下(自由饮食与饮水,昼夜交替,各12小时),适应性饲养一周。随后,随机分为5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和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所有大鼠实验前均禁食12h以上,可自由饮水。动物模型的建立:10%水合氯醛(1mL/300g)腹腔注射麻醉动物后,参照改良的ZeaLonga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入线栓,其余操作同模型组。实验设计和分组如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再灌注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阳性药组(复方依达拉奉注射液,先声药业,再灌注时给予3mg/kg)、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再灌注时给予1mg/kg)、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缺血后给予58.6mg/kg,并于实验前预给药3天),每组6只。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2h后,参考Zea-longa的5分制评分标准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具体如下:0分:行为正常;1分:对侧前肢不能完全伸展;2分:向左侧转圈;3分:向左侧倾倒及不能站立;4分:不能行走,意识不清),随后用水合氯醛麻醉,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后取脑组织,沿冠状面切成厚度基本相同的6片,2%TTC(2,3,5-Triphenyltetrazoliumchloride,Sigma)于37℃避光染色15min,用扫描仪扫描并使用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统计梗死体积。实验过程中剔除死亡及没有明显行为学变化的大鼠。对大鼠脑梗塞体积和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假手术组脑组织未见梗塞,模型组经脑水肿矫正后梗塞体积百分率为45.6±13.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可显著缩小脑组织梗塞体积,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也可明显缩小脑组织梗塞体积,但个体差异较大。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脑梗塞体积显著降低(p<0.01)(图2A和2B)。行为学评分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大鼠均无异常症状,行为评分为0;模型组动物出现对侧前肢不能完全伸展,向对侧转圈或向对侧倾倒等运动功能障碍,其行为学评分为2.3±0.5分。阳性药组与模型组相比可显著降低行为学评分(p=0.015),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122),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行为学评分显著改善(p=0.001)(图2C)。结果显示藏红花素灌胃给药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阳性药依达拉奉,且明显优于静注给药组。实施例2藏红花素对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实验动物及模型的建立和分组同实施例1,大鼠脑缺血2h,再灌注22h后,水合氯醛麻醉,生理盐水心脏灌流后取脑组织,按质量与体积比加入9倍的PBS制成10%的脑匀浆液,按试剂盒说明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试剂盒购自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MDA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MD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2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可显著降低MDA水平(p=0.029),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无显著差异(p=0.070),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07)(图3A)。总抗氧化能力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总抗氧化能力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可显著提高总抗氧化水平(p=0.018),藏红花素静注给药组无显著差异(p=0.163),藏红花素灌胃给药组总抗氧化水平显著提高(p=0.016)(图3B)。结果显示藏红花素灌胃给药后可发挥与阳性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口服藏红花素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如式I所示的藏红花素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如式I所示的藏红花素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分子式:C44H64O24;分子量:976.9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藏红花素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其它脑保护活性成分。3.一种脑保护药物的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所述药物组合物由式I所示的藏红花素与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含有一种或多种其它脑保护活性成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和预防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损伤和缺血性脑卒中药物中的应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广基阿基业张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