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3180 阅读:4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6:39
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包括主轨、副轨、主轨支架、副轨支架、曳引机、曳引绳、轿厢和对重块,主轨和副轨分别通过主轨支架和副轨支架可调节地安装在井道内壁上,轿厢沿着主轨和副轨上下移动,井道上部设有主承重梁,主承重梁上设有曳引轮和导向轮,轿厢和对重块分别连接在曳引绳两端,曳引绳由曳引机驱动,轿厢大小取决于井道大小,能在1700mm—2200mm自由伸缩,安装方便,安装时,可以根据井道大小,调节主轨支架和副轨支架的位置,从而调节井道壁与主轨、副轨之间的间隙,间隙越小,采用的轿厢体积可以越大,一次性可以运输的货物越多,充分利用井道空间,大大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中,起到明显的作用。

Special construction hoist for hoistway

Special construction elevator hoistway, including main rail, rail side, main rail bracket, side rail bracket, traction machine, traction rope, car and counterweight block, the main rail and side rail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main frame and the auxiliary rail rail bracket adjustably mounted on the hoistway wall, the car moves along the main rail and side rail,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bearing beam, main bearing beam is arranged on the traction wheel and the guide wheel, car and counterweight bloc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both ends of the traction rope, the rope is driven by the traction machine, car size depends on the size of the well, in the 1700mm - 2200mm free expansion installatio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can be well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ize of the main rail bracket and a track bracket position, thereby regulating the gap between the well wall and the main rail side rail, the smaller the gap, the car volume can be bigger, more disposable goods can be shipped, filling The utilization of hoistway space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construction personnel, speeds up the project progress and improves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plays an obvious r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
本技术涉及升降机
,特别是涉及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
技术介绍
施工升降机又称施工电梯,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或钢丝绳提升方式,使轿厢作垂直或倾斜运动,用以输送施工人员、工具、设备及物料的建筑机械,它交之其它提升机构稳定、安全可靠,不用另设机房或井道,并且具有拆装方便、搬运灵活性强等优点,应用广泛,尤其在减轻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中,起到明显的作用。然而,现有的施工升降机的井道大小不一,而轿厢与井道内壁还有很大间隙,施工升降机在使用时依靠导轨导向,导轨通过导轨支架安装于井道内,导轨支架是用于支撑和固定导轨用的构件,被安装在井道壁或横梁上,它固定了导轨的空间位置,并承受来自导轨的各种动作,传动的导轨支架普遍采用焊接加强筋的方式来保证其强度和刚度,安装时,导轨支架与导轨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的,不具备可调性,固定尺寸大小的井道,只能使用相应尺寸的轿厢,无法充分利用井道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主轨、副轨与井道内壁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可以充分利用井道的空间。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包括主轨、副轨、主轨支架、副轨支架、曳引机、曳引绳、轿厢和对重块,所述主轨和所述副轨分别通过所述主轨支架和所述副轨支架可调节地安装在井道内壁上,所述轿厢沿着所述主轨和所述副轨上下移动,井道上部设有主承重梁,所述主承重梁上设有曳引轮和导向轮,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块分别连接在所述曳引绳两端,所述曳引绳由所述曳引机驱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轨包括第一主连接板和第一活动连接板,所述第一主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呈“L”型,所述第一主连接板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一调节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包括第二安装面和第二调节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调节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设置和/或者相交设置,第一连接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使所述第二调节面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调节面的底面紧密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为腰形孔,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横向设置、竖向设置或者倾斜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的顶面设有三角形加强板,所述三角形加强板抵接所述第一主连接板的背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副轨支架包括第二主连接板和第二活动连接板,所述第二主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板呈“L”型,所述第二主连接板包括第三安装面和第三调节面,所述第三安装面的一端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三调节面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三调节孔,所述第三安装孔与所述第三调节孔呈对角设置,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板包括第四安装面和第四调节面,所述第四安装面上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调节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四调节孔,所述第四调节孔与所述第三调节孔相对设置,第二连接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调节孔和所述第四调节孔,使所述第四调节面的顶面与所述第三调节面的底面紧密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固定件穿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将所述第二主连接板固定在副轨上,第二安装固定件穿过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第二活动连接板固定井道内壁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固定件包括螺栓、垫圈和锁紧螺帽,所述垫圈套在所述螺栓上,所述锁紧螺帽套在所述螺栓的尾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轿厢下方设有安全钳、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位开关、张紧轮和缓冲器,所述轿厢上方设有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上极限位开关和限速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所述安全钳、所述减速开关、所述下限位开关、所述下极限位开关、所述缓冲器,所述减速开关、所述下限位开关、所述上极限位开关和所述限速器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轿厢大小取决于井道大小,能在1700mm—2200mm自由伸缩,安装方便,安装时,可以根据井道大小,调节主轨支架和副轨支架的位置,从而调节井道壁与主轨、副轨之间的间隙,间隙越小,采用的轿厢体积可以越大,一次性可以运输的货物越多,充分利用井道空间,大大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中,起到明显的作用;2、该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消除了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建筑施工质量和效率,降低了建筑施工成本,改善了施工环境,降低了设备本身的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轨支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副轨支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4,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包括主轨3、副轨4、主轨支架1、副轨支架2、曳引机5、曳引绳6、轿厢7和对重块8,所述主轨3和所述副轨4分别通过所述主轨支架1和所述副轨支架2可调节地安装在井道内壁上,所述轿厢7沿着所述主轨3和所述副轨4上下移动,井道上部设有主承重梁9,所述主承重梁9上设有曳引轮10和导向轮19,所述轿厢7和所述对重块8分别连接在所述曳引绳6两端,所述曳引绳6由所述曳引机5驱动。轿厢7大小取决于井道大小,能在1700mm—2200mm自由伸缩,安装方便,安装时,可以根据井道大小,调节主轨支架1和副轨支架2的位置,从而调节井道壁与主轨3、副轨4之间的间隙,间隙越小,采用的轿厢体积可以越大,一次性可以运输的货物越多,充分利用井道空间,大大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作效率中,起到明显的作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轨支架1包括第一主连接板11和第一活动连接板12,所述第一主连接板11和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12呈“L”型,所述第一主连接板11包括第一安装面111和第一调节面112,所述第一安装面11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111,所述第一调节面112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1121,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12包括第二安装面121和第二调节面122,所述第二安装面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

【技术保护点】
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副轨、主轨支架、副轨支架、曳引机、曳引绳、轿厢和对重块,所述主轨和所述副轨分别通过所述主轨支架和所述副轨支架可调节地安装在井道内壁上,所述轿厢沿着所述主轨和所述副轨上下移动,井道上部设有主承重梁,所述主承重梁上设有曳引轮和导向轮,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块分别连接在所述曳引绳两端,所述曳引绳由所述曳引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轨、副轨、主轨支架、副轨支架、曳引机、曳引绳、轿厢和对重块,所述主轨和所述副轨分别通过所述主轨支架和所述副轨支架可调节地安装在井道内壁上,所述轿厢沿着所述主轨和所述副轨上下移动,井道上部设有主承重梁,所述主承重梁上设有曳引轮和导向轮,所述轿厢和所述对重块分别连接在所述曳引绳两端,所述曳引绳由所述曳引机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轨支架包括第一主连接板和第一活动连接板,所述第一主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呈“L”型,所述第一主连接板包括第一安装面和第一调节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包括第二安装面和第二调节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调节面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相对设置和/或者相交设置,第一连接固定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使所述第二调节面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调节面的底面紧密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为腰形孔,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调节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横向设置、竖向设置或者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连接板的顶面设有三角形加强板,所述三角形加强板抵接所述第一主连接板的背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内专用施工升降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桂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鑫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