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01247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8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方向盘套,旨在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防滑效果好、舒适的汽车方向盘套,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包括内层和包覆于内层外侧的外层,所述外层包括抓握部和光滑部,抓握部和光滑部沿外层周向依次交错排布,抓握部和光滑部通过加强部相连接,抓握部的外壁上设有由内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抓握部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为多个且均布与抓握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滑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Automobile steering wheel cov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 steering wheel cover,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high strength, good antiskid effect, comfortable car steering wheel cover,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 car steering wheel cover,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layer and inner layer coated on the inner side, the outer layer includes a grip portion and smooth. Grip and smooth along the outer circumferential are staggered, grip and smooth portions connected by a strengthening part, outer wall grip is provided with convex outwards the first limiting porti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gri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limit, the second limiting part is more uniform and the outer wall and a grip portion formed on the antiskid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cable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 fitt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方向盘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方向盘套。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越来越普遍的成为人们的必备品,而人们对汽车及汽车里面的配件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方向盘套是装在汽车方向盘上用来增加舒适度和防滑的配件。目前,市场上的方向盘套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使用时,手易产生汗液,导致抓握方向盘套时易打滑且不舒适,方向盘套的外层结构强度差,容易破损,且方向盘套内层的结构强度,及与方向盘之间的适配性也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防滑效果好、舒适的汽车方向盘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包括内层和包覆于内层外侧的外层,其特征是:所述外层包括抓握部和光滑部,抓握部和光滑部沿外层周向依次交错排布,抓握部和光滑部通过加强部相连接,抓握部的外壁上设有由内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抓握部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为多个且均布与抓握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滑层,光滑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强层,第一加强层包括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相互交织排布,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均由若干第一丝线平行排布编织而成,加强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层,第二加强层包括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排布,经线和纬线均由若干第二丝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部沿抓握部的周向排布,第一限位部可与驾驶者的手指相抵触,增加抵触效果,若干第二限位部形成防滑层,进一步增加抓握部与驾驶者手部的摩擦力,光滑层为透明橡胶层,手感光滑舒适,且结构强度更好,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排布方式,可以增加光滑层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能增加光滑层与内层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外层与内层滑动的可能,加强部可以增加抓握部和光滑部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加强层中经线和纬线的排布方式,可以增加加强部的结构强度,经线和纬线均由若干第二丝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可以增加经线和纬线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二加强层对加强部的加强效果,外层和内层可通过缝合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布的第一加强筋和若干平行排布的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交织排布,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交织形成沿内层周向排布的防滑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均能增加内层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相互交织排布,加强效果更加均匀且强度更好,防滑带可以增加内层与方向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防滑带与方向盘之间的防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抓握部的内壁上还设有海绵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同时海绵层具有弹性,使抓握部在抓握时更加舒适,且更加容易抓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实施例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实施例中第二加强层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为,1-内层,2-抓握部,3-光滑层,4-加强部,5-第一限位部,6-第二限位部,7-第一加强层,8-第一线组,9-第二线组,10-第二加强层,11-经线,12-纬线,20-防滑带,21-第一加强筋,22-第二加强筋,30-海绵层。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对本技术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包括内层1和包覆于内层1外侧的外层,其特征是:所述外层包括抓握部2和光滑部,抓握部2和光滑部沿外层周向依次交错排布,抓握部2和光滑部通过加强部4相连接,抓握部2的外壁上设有由内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5,抓握部2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限位部6,第二限位部6为多个且均布与抓握部2的外壁上形成防滑层,光滑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强层7,第一加强层7包括第一线组8和第二线组9,第一线组8和第二线组9相互交织排布,第一线组8和第二线组9均由若干第一丝线平行排布编织而成,加强部4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层10,第二加强层10包括若干经线11和若干纬线12,经线11和纬线12相互交织排布,经线11和纬线12均由若干第二丝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部5沿抓握部2的周向排布,第一限位部5可与驾驶者的手指相抵触,增加抵触效果,若干第二限位部6形成防滑层,进一步增加抓握部2与驾驶者手部的摩擦力,光滑层3为透明橡胶层,手感光滑舒适,且结构强度更好,第一线组8和第二线组9的排布方式,可以增加光滑层3的结构强度,同时也可能增加光滑层3与内层1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外层与内层1滑动的可能,加强部4可以增加抓握部2和光滑部之间的连接强度,第二加强层10中经线11和纬线12的排布方式,可以增加加强部4的结构强度,经线11和纬线12均由若干第二丝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可以增加经线11和纬线12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二加强层10对加强部4的加强效果,外层和内层1可通过缝合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层1的内壁上设有若干平行排布的第一加强筋21和若干平行排布的第二加强筋22,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相互交织排布,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相互交织形成沿内层1周向排布的防滑带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均能增加内层1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筋21和第二加强筋22相互交织排布,加强效果更加均匀且强度更好,防滑带20可以增加内层1与方向盘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加防滑带20与方向盘之间的防滑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抓握部2的内壁上还设有海绵层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30能够起到隔热的效果,同时海绵层30具有弹性,使抓握部2在抓握时更加舒适,且更加容易抓紧。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方向盘套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包括内层和包覆于内层外侧的外层,其特征是:所述外层包括抓握部和光滑部,抓握部和光滑部沿外层周向依次交错排布,抓握部和光滑部通过加强部相连接,抓握部的外壁上设有由内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抓握部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为多个且均布与抓握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滑层,光滑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强层,第一加强层包括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相互交织排布,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均由若干第一丝线平行排布编织而成,加强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二加强层,第二加强层包括若干经线和若干纬线,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排布,经线和纬线均由若干第二丝线相互缠绕编织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方向盘套,包括内层和包覆于内层外侧的外层,其特征是:所述外层包括抓握部和光滑部,抓握部和光滑部沿外层周向依次交错排布,抓握部和光滑部通过加强部相连接,抓握部的外壁上设有由内向外凸起的第一限位部,抓握部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为多个且均布与抓握部的外壁上形成防滑层,光滑部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加强层,第一加强层包括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相互交织排布,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均由若干第一丝线平行排布编织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智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蓝威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