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954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5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酯树脂及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是烃基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且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200nm。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组合物例如可通过进行热成型或注塑成型而加工为成型体,可适宜用于日用杂货品、家电部件、家电部件用捆包材料、汽车部件等各种各样的工业用途中。此外,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在种类众多的极性溶剂中具有高分散性,且发挥出增粘效果,由此适合用作各种增粘剂等。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sition comprising a polyester resin, polyester resin and fine cellulose fiber complex, the fine cellulose fibers via amide bond alkyl complex is linked to fine cellulose fibers and the fiber, and the average of the fine cellulose fiber complex with diameter of 0.1 ~ 200nm.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of the invention can be processed into such as molded by heat molding or injection molding, suitable for daily sundry goods, home appliances, home appliance parts components for industrial use packing materials, auto parts etc. all kinds of. In addition, the micro cellulose fiber composite has high dispersibility in various polar solvents and exerts an adhesive effect, which is suitable for various tackifier and the li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酯树脂组合物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2年12月20日、申请号为201280065282.2、专利技术名称为“聚酯树脂组合物”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酯树脂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可适于用作日用杂货品、家电部件、汽车部件等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包含该聚酯树脂组合物的成型体、以及该成型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大多使用作为有限资源的石油来源的塑料材料,近年来,对于环境的负担小的技术崭露头角,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使用了在天然中大量存在的生物质(Biomass)即纤维素纤维的材料受到关注。例如,非专利文献1~3中记载了下述内容:通过使用使被称作纤维素纳米须(nanowhisker)的针状微细纤维素纤维分散在甲苯、环己烷、氯仿等有机溶剂中而成的分散液,可得到聚乳酸与纤维素纳米须的复合材料。该纤维素纳米须通过利用硫酸使原料纤维素水解后进行超声波处理而得到,但是在保持原有状态的情况下,其是在醇、非水系溶剂等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性差的物质。由此,在制备分散液时,在非专利文献1~3中,通过使含有苯基的磷酸酯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用于纤维素纳米须而对其表面进行改性(疏水化),来实现在有机溶剂中的稳定分散。此外,本案申请人以前曾报道过:通过使用平均纤维直径200nm以下且羧基含量0.1~2mmol/g的纤维素纤维作为具有纳米尺寸纤维直径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并将其与聚乳酸混合,可得到具有高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及透明性的复合材料(参照专利文献1)。该微细纤维素纤维通过在2,2,6,6-四甲基-1-哌啶-N-氧(TEMPO)催化剂的存在下对木浆等天然纤维素纤维进行氧化处理,并利用混合器等对所得氧化物的分散液进行解纤处理而得到,因此,与以往被称作纳米纤维的纤维相比,具有更微小的纤维直径。此外,上述微细纤维素纤维在有机溶剂、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不足,因此本案申请人使包含伯胺~叔胺化合物、季铵化合物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剂吸附于该微细纤维素纤维,从而制备出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该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在有机溶剂、树脂中的分散稳定性优异,因此,适于与聚乳酸等塑料材料复合,能够提供兼具高机械强度和透明性的环境负担降低型复合材料(参照专利文献2)。另一方面,在非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衍生物,其是通过利用十八烷胺(ODA)对在TEMPO催化剂的存在下经氧化处理而得的微细纤维素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而实现了疏水化的物质。作为该衍生物的ODA键合量,根据电导率滴定的测定结果算出,为1.58mmol/g。此外,在非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利用己胺(C6)、十二烷胺(C12)对同样地经TEMPO处理而得的微细纤维素纤维进行处理而得到的衍生物。键合量根据电导率测定结果算出,C6衍生物为0.18mmol/g、C12衍生物为0.06mmol/g。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40632号公报专利文献2:WO2011/071156号小册子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L.Heux,etal.,Langmuir,16(21),2000非专利文献2:C.Bonini,etal.,Langmuir,18(8),2002非专利文献3:L.Petersson,etal.,CompositesScienceandTechnology,67,2007非专利文献4:RichardK.Johnson,etal.,Cellulose,18,1599-1609,2011非专利文献5:ElsaLasseuguette,Cellulose,15,571-580,2008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下述[1]~[11]。[1]一种聚酯树脂组合物,其含有聚酯树脂及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其中,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是烃基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其平均纤维直径为0.1~200nm。[2]一种热成型品,其由上述[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3]一种注塑成型体,其由上述[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4]上述[2]所述的热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1-1)~(1-3)。工序(1-1)是对含有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及聚酯树脂的原料进行熔融混炼而制备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其中,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是烃基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其平均纤维直径为0.1~200nm。工序(1-2)是对工序(1-1)中得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挤出成型或加压成型而得到片的工序。工序(1-3)是对工序(1-2)中得到的片进行热成型而得到热成型品的工序。[5]上述[3]所述的注塑成型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2-1)~(2-2)。工序(2-1)是对含有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及聚酯树脂的原料进行熔融混炼而制备聚酯树脂组合物的工序,其中,所述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是烃基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其平均纤维直径为0.1~200nm。工序(2-2)是在模具内将工序(2-1)中得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注塑成型的工序。[6]一种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其是碳原子数为1~16的烃基以0.3mmol/g以上的平均键合量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连结而成的,其平均纤维直径为0.1~200nm。[7]上述[6]所述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1a)及工序(1b)。工序(1a)是在N-氧基化合物存在下对天然纤维素纤维进行氧化而得到含有羧基的纤维素纤维的工序。工序(1b)是使工序(1a)中得到的含有羧基的纤维素纤维、与具有碳原子数1~16的烃基的伯胺或仲胺进行反应的工序。[8]上述[6]所述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2a)。工序(2a)是使含有羧基的纤维素纤维、与具有碳原子数1~16的烃基的伯胺或仲胺进行反应的工序。[9]上述[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在制造汽车用部件中的应用。[10]上述[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在制造下述(1)~(3)中的应用:(1)用于选自日用品、化妆品及家电制品的制品的泡罩包装体(blisterpack)或托盘;(2)食品容器;或(3)用于工业部件的运输、保护的工业用托盘。[11]上述[1]所述的聚酯树脂组合物在制造下述框体或部件中的应用,所述框体或部件用于选自信息家电设备、日用品、文具及化妆品中的制品。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在制备实施例的热成型品时所使用的模具的图,所述热成型品是真空成型品(杯状)。具体实施方式近年来,期待将生物质制品应用于日用杂货品、家电部件、汽车部件等更为广泛的用途,因而要求具有更优异的透明性、同时机械强度也更优异的生物质制品。本专利技术人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烃基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成分配合到聚酯树脂中,可得到透明性良好、且机械强度以及热稳定性(高温下混炼、成型时着色的抑制等)也优异的树脂组合物。此外发现,由该树脂组合物形成的热成型品的透明性及耐热性优异,包含该树脂组合物的注塑成型体的机械强度及耐热性优异。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透明性良好且机械强度优异、并且对于环境的负担小的聚酯树脂组合物、由该聚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以及该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合到该聚酯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素纤维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聚酯树脂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聚酯树脂组合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其是碳原子数为1~16的烃基以0.3mmol/g以上的平均键合量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200nm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2.28 JP 2011-289170;2012.07.06 JP 2012-152641.一种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其是碳原子数为1~16的烃基以0.3mmol/g以上的平均键合量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1~200nm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其为碳原子数为3~12的烃基以0.5~1mmol/g的平均键合量经由酰胺键连结于微细纤维素纤维而成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10nm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其中,微细纤维素纤维复合体中的羧基含量为0~2.8mmol/g。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雅弘小西基木村彰克藤冈正洋向井健太熊本吉晃
申请(专利权)人:花王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