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8911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2 07: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基板包括基底和设置在基底上的保护薄膜,还包括固定在基底和保护薄膜之间的偏光薄膜,显示用光线通过偏光薄膜后形成线性偏振光。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底和保护薄膜能够起到保护偏光薄膜的作用,不需要单独在偏光薄膜的两侧增加保护膜,实现偏光薄膜内嵌在显示基板上,能够减薄显示模组的厚度,有利于实现产品的薄型化,并简化产品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偏光片是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部件,是目前业界投资最为热门的行业之一,其成本约占面板原材料制造成本的11%左右。偏光板的主要作用是可以将不具偏极性的自然光转化为偏极光,使与电场呈垂直方向的光线通过,让LCD面板能正常显示影像。但是,现有技术中,偏光片贴合在面板的外侧,使得显示模组的厚度较厚,不利于减薄产品的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偏光片贴合在面板的外侧,不利于减薄产品的厚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设置在一基底上的保护薄膜;固定在所述基底和保护薄膜之间的偏光薄膜,显示用光线通过所述偏光薄膜后形成线性偏振光。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优选的是,所述基底为柔性基底。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优选的是,所述基底由塑料材料制得。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优选的是,所述基底由聚酯材料制得。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优选的是,所述偏光薄膜通过透明粘接层固定在所述基底上,所述保护薄膜设置在所述偏光薄膜的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优选的是,所述显示基板为阵列基板或彩膜基板。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优选的是,当所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包括公共电极时,由所述公共电极形成所述保护薄膜。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优选的是,当所述显示基板为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时,所述保护薄膜由透明导电材料制得。本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优选的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对盒设置的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采用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所述彩膜基板采用如上所述的显示基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显示基板的基底上设置保护薄膜,并将偏光薄膜固定在所述基底和保护薄膜之间,所述基底和保护薄膜能够起到保护偏光薄膜的作用,不需要单独在偏光薄膜的两侧增加保护基板,能够减薄显示模组的厚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基板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图4和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偏光片由两个保护膜(一般为醋酸纤维素膜,简称TAC)和设置在所述两个保护膜之间的偏光薄膜形成,呈三明治结构,两个保护膜起到保护偏光薄膜的作用,并将偏光片贴合在显示面板外侧,提供偏振光。但是,这种贴合的方式不利用实现显示模组的薄型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基板,通过在显示基板的基底上设置保护薄膜,并将偏光薄膜固定在所述基底和保护薄膜之间,所述基底和保护薄膜能够起到保护偏光薄膜的作用,不需要单独在偏光薄膜的两侧增加保护膜,能够减薄显示模组的厚度。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基底100和设置在基底100上的保护薄膜2。还包括固定在基底100和保护薄膜2之间的偏光薄膜1,显示用光线通过偏光薄膜1后形成线性偏振光。上述技术方案中,基底100和保护薄膜2能够起到保护偏光薄膜1的作用,不需要单独在偏光薄膜1的两侧增加保护膜,实现偏光薄膜1内嵌在显示基板上,能够减薄显示模组的厚度,有利于实现产品的薄型化,并简化产品的结构。其中,偏光薄膜1可以为碘系偏光薄膜或染料系偏光薄膜。碘系偏光薄膜容易获得高透过率、高偏振度的光学特性,但耐高温高湿的能力较差。染料系偏光薄膜不容易获得高透过率、高偏振度的光学特性,但耐高温高湿的能力较好。对应的染色方法为碘染色法和染料染色法。碘染色法是指在聚乙烯醇(PVA)薄膜染色、拉伸过程中,使用碘和碘化钾作为二向性介质使PVA薄膜产生极性化偏光特性。这种染色方法的优点是比较容易获得99.9%以上的高偏光度和42%以上高透过率的偏光特性,但是由于碘的分子结构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易于破坏,因此使用碘染色工艺生产的偏光薄膜的耐久性较差。染料染色法是将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吸着在PVA薄膜上,并加以延伸定向,使之具有偏旋光性能。这种染色方法不容易获得高透过率、高偏振度的光学特性,其偏光度一般不超过90%、透过率不超过40%,但耐高温高湿的能力较好利用二向性染料进行偏光片染色,且价格昂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偏光薄膜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偏光薄膜。本实施例中,偏光薄膜1可以通过第一透明粘接层10固定在基底100上,并通过成膜工艺在偏光薄膜1的背离基底100的表面上形成保护薄膜2,即,保护薄膜2设置在偏光薄膜1的背离基底100的表面上,从而基底100、偏光薄膜1和保护薄膜2固定组装,实现偏光薄膜1内嵌在显示基板上。保护薄膜2可以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制得,具有成膜厚度小的优点,有利于减薄产品的厚度。保护薄膜2具体可以复用显示基板已有的薄膜。例如:当所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包括公共电极时,可以由公共电极形成保护薄膜2。当然,也可以通过单独的制作工艺形成透明导电薄膜,并由所述透明导电薄膜形成保护薄膜2。为了保证偏光薄膜1的性能,设置整个偏光薄膜1的一面与基底100接触设置,相对的另一面与保护薄膜2接触设置,保证整个偏光薄膜1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基底100、偏光薄膜1、保护薄膜2呈三明治结构,基底100和保护薄膜2起到保护偏光薄膜1的作用。柔性显示定义为利用很薄的柔性基底制作成的平面显示,它能弯曲到曲率半径只有几厘米或更小而不会损害其功能。柔性显示技术具有超薄、质量轻、耐用、储存量大、设计自由、可收卷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也适用于柔性显示技术,则,所述显示基板的基底100采用柔性基底。柔性基底主要包括:塑料、金属箔片、超薄玻璃和纸质基底、生物复合薄膜基底。其中,塑料作为柔性基底被认为具有广阔的前景,因为塑料基底具备透明性、柔性、质量轻、耐用、价格便宜等优点,有助于有源矩阵薄膜晶体管阵列的生长和印刷,为大规模整合柔性电子装置提供了成本效益、和量产加工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基底100选择塑料基底,由塑料材料制得。进一步地,基底100可以由聚酯(PET)材料制得,聚酯材料是塑料材料的一种。由PET材料制得的基底100,具有良好透明性、简单的加工过程、良好的力学性能、较高的阻隔氧气和水汽渗透性能等优点。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利用TAC膜来保护偏光薄膜,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的光线透过率,降低功耗和成本。但是,PET材料不耐高温,低温沉积保护薄膜2时,器件性能降低。而温度升高时,PET基底收缩,保护薄膜2容易从基底上脱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结合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偏光薄膜1表面通过沉积保护薄膜2,并通过第一透明粘接层10固定在PET基底100上;之后在40℃-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设置在一基底上的保护薄膜;固定在所述基底和保护薄膜之间的偏光薄膜,显示用光线通过所述偏光薄膜后形成线性偏振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设置在一基底上的保护薄膜;固定在所述基底和保护薄膜之间的偏光薄膜,显示用光线通过所述偏光薄膜后形成线性偏振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为柔性基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由塑料材料制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底由聚酯材料制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薄膜通过透明粘接层固定在所述基底上,所述保护薄膜设置在所述偏光薄膜的背离所述基底的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孟维欣郭建徐景华陈强解洋李立博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源盛光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