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596655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11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主要解决了现有贵金属纳米粒子存在易失活和难以回收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用作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载体。首先通过乳液聚合合成了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在硼氢化钠作用下将静电吸附在其表面的Ag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hollow magnetic nano microsphere

The field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preparation technique of magnetic nano 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concrete relates to a hollow magnetic nanospheres, mainly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noble metal nanoparticles is easily inactivated and difficult to recovery. The hollow magnetic nano microsphere is used as a catalytic carrier for carrying metal nanoparticles. Firstly, carboxylated polystyrene microspheres were synthesized by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nd the electrostatic adsorption of Ag onto the surface of polystyrene microspheres was carried out under the action of sodium borohydri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磁性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金属纳米粒子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催化、光学、生物医药以及生物传感器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在催化领域中,Au、Ag等贵金属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但直接使用其纳米粒子作催化剂存在很大的弊端,如纳米粒子较高的比表面能使得它们极易团聚,且反应结束后催化剂不易回收。因此,将这些金属纳米粒子固定在具有活性位点的载体材料上,以拓宽其应用范围。中空微球作为尺寸分布在纳米到微米范围内的新型材料,由于其低密度、高表面积、较大的体积空隙以及优异的光学性质等优点,被用作负载金属纳米粒子的优选催化载体之一。中空微球用来负载金属纳米粒子通常有三个位置:空腔内部,壳层表面,嵌入壳体。将金属纳米粒子装载在中空微球内部,经过较长时间粒子仍会团聚;若将金属纳米粒子固定在中空球的支撑表面上,会将其直接暴露于反应溶液中,可能导致它们从支撑物脱落并通过溶液腐蚀而失活,难以回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贵金属纳米粒子存在易失活和难以回收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乙烯、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过硫酸钾、碳酸氢钠以3636:400‑500:15‑17:24‑27:24‑27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调节混合体系的pH为8‑10,在75‑80℃的温度下反应5‑8h,得到聚苯乙烯纳米微球;2)按11:10000‑11000的质量比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分散于浓度为8%的NaOH溶液中,机械搅拌30‑50min制得羧基化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并向羧基化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中加入AgNO3,控制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与AgNO3的质量比为11:250‑280,通过静电吸附将A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磁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苯乙烯、丙烯酸、十二烷基硫酸钠、过硫酸钾、碳酸氢钠以3636:400-500:15-17:24-27:24-27的质量比混合均匀,调节混合体系的pH为8-10,在75-80℃的温度下反应5-8h,得到聚苯乙烯纳米微球;2)按11:10000-11000的质量比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分散于浓度为8%的NaOH溶液中,机械搅拌30-50min制得羧基化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并向羧基化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中加入AgNO3,控制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与AgNO3的质量比为11:250-280,通过静电吸附将Ag+吸附在羧基化的聚苯乙烯纳米微球的表面,然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NaBH4连续反应,控制聚苯乙烯纳米微球与NaBH4的质量比为11:2-3,将Ag+原位还原成银纳米,制得PS/Ag,继而将PS/Ag分散在二次水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媛刘付永朱瑞琪双少敏董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