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更确切地说是一种使纤维素类 固体肠溶包衣材料能形成均一、密实粉末状颗粒的方法。它属于高分子化学
,其国 家专利分类号为XXX。
技术介绍
固体肠溶包衣材料是通过在纤维素的大分子链上引入一些酯基,使纤维素衍生物至少有一种酯基附着于葡萄糖环上。通过改变酯基的比例,使其溶解在不同PH值的缓冲溶液中, 因而具有特殊的PH敏感特性。主要用途是使药物在苛刻的胃部环境中保持完整,而当药物 达到肠类时迅速释放。固体肠溶包衣材料对药物的实际应用和疗效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 特别是在缓控释制剂、靶向制剂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可以说, 一个特定辅料的开发和改进, 意味着开发出一种新制剂或一类新剂型。国外从80年代就有相关专利对纤维素肠溶材料进行报道,而且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 等一些常见纤维素类固体肠溶辅料已经被载入药典。其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 (HPMCP)、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已经 工业化。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实现纤维素类固体肠溶辅料的国产化。主要原因是,在合成 纤维素类固体肠溶材料的过程屮体系粘度较高,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纤维素类固体肠溶包衣材料的沉析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一定浓度和质量配比的醋酸水溶液与双氧水溶液复配成混合溶液,在反应后期向体系中缓慢加入该混合溶液,其中醋酸水溶液为稀释剂,双氧水溶液为漂白剂;然后控制时间将反应体系降温,并在该温度下加入纯化水;然后在反应体系中沉淀出产品;最后将该体系倒入过量纯化水中洗涤,使产品颗粒完全沉淀,并除去未反应的副产物以及反应介质;干燥后得到均匀的粉末状颗粒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自强,孟玲铃,王文俊,李永红,田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