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5292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51
本申请公开一种将所输入的转矩以预定的减速比放大的减速器。减速器具备绕输出轴线旋转的输出部和与所述输出部连接的臂构件。所述输出部以从所述臂部接受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的方式与所述臂构件面接触。

Retarder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reducer that amplifies the input torque at a predetermined reduction ratio. The reducer has an output portion that rotates about the output axis and an arm member that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portion. The output portion contacts the arm member surface in a manner that receives the force from the arm in a direction opposite to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output por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速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臂构件来传递放大了的转矩的减速器。
技术介绍
减速器将所输入的转矩以预定的减速比放大,因此,可利用于各种
放大了的转矩也有时使用已安装于减速器的旋转面的臂构件来输出。例如日本特开2007-1564号公报提出了将安装于减速器的旋转面的臂构件用作转向摇臂(日文:ピットマンアーム)。如果放大了的转矩使用臂构件来输出,则较大的转矩作用于旋转面与臂构件之间的连接部位。设计者需要考虑较大的转矩来对用于将臂构件安装于旋转面的连接构造进行设计。例如设计者为了将臂构件安装于旋转面而利用许多螺栓。在该情况下,设计者需要与许多螺栓相对应地在旋转面上形成很多螺纹孔。这归结于旋转面的大型化、即、减速器的大型化。许多螺纹孔的形成也有时归结于包括旋转面在内的旋转构件自身的变形的容易度。如果上述的较大的转矩引起旋转构件的微小变形,则不需要的负荷也有时施加于与旋转构件连接的减速器的内部构造(例如齿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臂构件来输出放大了的转矩的小型且结实的减速器。本专利技术的一技术方案的减速器将所输入的转矩以预定的减速比放大。减速器具备绕输出轴线旋转的输出部和与所述输出部连接的臂构件。所述输出部以从所述臂构件接受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的方式与所述臂构件面接触。上述的减速器能够具有使用臂构件来输出放大了的转矩的小型且结实的构造。上述的减速器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通过以下的详细的说明和附图变得更明白。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概念性的主视图。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概念性的主视图。图3是第3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概念性的主视图。图4A是第4实施方式的减速器的概略的剖视图。图4B是沿着图4A所示的A-A线的概略的剖视图。图4C是图4A所示的减速器的概略的主视图。图5是第5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概念性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1实施方式>具有臂构件的减速器可恰当地利用于具有通过关节(日文:節)的移位而被驱动的连杆机构的各种机械设备。臂构件与连杆机构的关节连结,连杆机构的关节在被减速器放大了的转矩的作用下移位。其结果,机械设备能够在施加有较大的负荷的环境下也恰当地动作。机械设备所遭受的较大的负荷作为反作用力也向臂构件传递。本专利技术人等开发出了能够充分地经得住较大的负荷的减速器的结实的构造。在第1实施方式中,对例示的减速器进行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减速器100的概念性的主视图。参照图1对减速器100进行说明。减速器100具备齿轮机构(未图示)、输出部200以及臂构件300。齿轮机构将从马达、其他驱动源输入的转矩以预定的减速比放大。放大了的转矩从齿轮机构向输出部200和臂构件300传递。齿轮机构也可以使用摆动齿轮来将转矩放大。作为替代,齿轮机构也可以使用行星齿轮来将转矩放大。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齿轮机构的特定的构造。输出部200包括利用齿轮机构所放大的转矩而旋转的旋转构件210。输出部200除了包括旋转构件210之外,也可以包括用于支承上述的齿轮机构的构造(未图示)、用于发挥对减速器100所要求的性能的其他构造(未图示)。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输出部200的特定的整体构造。旋转构件210包括旋转面211和堤部221。旋转面211绕输出轴线OPA旋转。旋转面211也可以形成输出轴线OPA的延伸设置方向上的端面。堤部221从旋转面211沿着输出轴线OPA的延伸方向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堤部由堤部221例示。臂构件300与堤部221和/或旋转面211连接。臂构件300与旋转面211重叠。臂构件300也可以使用螺栓(未图示)、销(未图示)来固定于旋转面211。臂构件300从输出部200沿着半径方向突出。臂构件300也可以包括与其他机械设备之间的连接所使用的构造(例如连结孔)。如果臂构件300用作转向摇臂,则臂构件300被设计成可与连结于车轮的转向横拉杆臂恰当地连结。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臂构件300的特定的形状和用途。臂构件300包括侧面311、312。侧面311的基端部可与堤部221面接触。侧面311的顶端部从旋转面211沿着半径方向突出。侧面312位于侧面311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臂面由侧面311例示。第2臂面由侧面312例示。如图1所示,若旋转面211逆时针旋转,则由于从臂构件300所连接的机械设备接受的反作用力,侧面311被按压于堤部221。其结果,堤部221能够至少局部地承接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不仅被基于螺栓、销的连接部位承接,也被堤部221承接,因此,减速器100能够具有相对于反作用力而言结实的构造。<第2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相关联地进行了说明的减速器向一方向旋转,可恰当地利用于传递放大了的转矩的用途。在第2实施方式中,对向双方向旋转、可恰当地利用于传递放大了的转矩的用途的减速器进行说明。图2是第2实施方式的减速器100A的概念性的主视图。参照图2对减速器100A进行说明。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标注有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附图标记的要素。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减速器100A具备齿轮机构(未图示)和臂构件300。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这些要素。减速器100A还具备输出部200A。输出部200A包括利用齿轮机构所放大了的转矩而绕输出轴线OPA旋转的旋转构件210A。也可以是,输出部200A除了包括旋转构件210A之外,还包括用于支承上述的齿轮机构的构造(未图示)、用于发挥对减速器100所要求的性能的其他构造(未图示)。本实施方式的原理并不限定于输出部200A的特定的整体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旋转构件210A包括堤部221。第1实施方式的说明引用于堤部221。旋转构件210A还包括旋转面211A和堤部222。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旋转面211A向双方向旋转。堤部221、222从旋转面211A沿着输出轴线OPA的延伸方向突出。臂构件300被堤部221、222夹持。本实施方式中,第2堤部由堤部222例示。堤部221包括可与臂构件300的侧面311面接触的接触面223。堤部222包括可与臂构件300的侧面312面接触的接触面224。旋转面211A以及接触面223、224形成供臂构件300嵌入的大致直线状的槽部21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接触面由接触面223例示。第2接触面由接触面224例示。臂构件300与堤部221、222以及旋转面211A中的至少1者连接。臂构件300也可以使用螺栓(未图示)、销(未图示)来与输出部200A连接。若旋转面211A逆时针旋转,则由于从臂构件300所连接的机械设备接受的反作用力,侧面311被按压于堤部221。其结果,堤部221能够至少局部地承接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不仅被基于螺栓、销的连接部位承接,也被堤部221承接,因此,减速器100A能够具有相对于反作用力而言结实的构造。若旋转面211A顺时针旋转,则由于从臂构件300所连接的机械设备接受的反作用力,侧面312被按压于堤部222。其结果,堤部222能够至少局部地承接反作用力。反作用力不仅被基于螺栓、销的连接部位承接,也被堤部222承接,因此,减速器100A能够具有相对于反作用力而言结实的构造。<第3实施方式>堤部从旋转面突出,因此,旋转构件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器,其是将所输入的转矩以预定的减速比放大的减速器,其中,该减速器具备:绕输出轴线旋转的输出部;以及与所述输出部连接的臂构件,所述输出部以从所述臂构件接受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的方式与所述臂构件面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01 JP 2016-0171181.一种减速器,其是将所输入的转矩以预定的减速比放大的减速器,其中,该减速器具备:绕输出轴线旋转的输出部;以及与所述输出部连接的臂构件,所述输出部以从所述臂构件接受与所述输出部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的力的方式与所述臂构件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具有绕所述输出轴线旋转的旋转面的旋转构件和从所述旋转面突出的第1堤部,所述臂构件包括与所述第1堤部面接触的第1臂面,所述第1堤部从所述第1臂面接受所述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其中,所述输出部包括第2堤部,该第2堤部从所述旋转面突出,与所述第1堤部协作来夹持所述臂构件,所述臂构件包括与所述第1臂面相反的一侧的第2臂面,所述第2臂面与所述第2堤部面接触,在所述输出部向作为所述旋转方向的第1旋转方向旋转时,所述第1堤部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桥昌宏中井悠人中村江児
申请(专利权)人:纳博特斯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