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521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9: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设置在滚轮输送道上,推动滚轮输送道上的产品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转向单元,转向单元具有: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滚轮输送道的边缘;复位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复位电机的转动平面与滚轮输送道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双向气缸,与复位电机固定连接;推杆,与双缸气缸滑动连接,在双向气缸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推板,两端分别与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转向单元的推板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整个复位的过程只需要复位电机转动180度,方便快捷,效率高。

Ste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eer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roller conveyor line, drive roller conveyor products on the road tur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ncludes at least a pair of steering unit, steering unit has a support frame fixed on the edge of the road roller; reset motor is arranged on a support frame, conveying direction rotating plane and Roller Road Reset Motor perpendicular; bidirectional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reset push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double cylinder sliding in two-way cylinder driven reciprocating motion; the push plate, both ends of both ends of the push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steering, a push plate is arranged relative to the unit. The steer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only needs resetting when the whole reset process is used, and the motor rotates 180 degrees, so tha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ce, quick speed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向装置,属于传送带领域。
技术介绍
在使用滑轮输送带进行产品的运输过程中,有时候为了后续码垛的方便,需要将产品的方向转动90度。但是目前的转向装置,在转向完毕后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初始位置,一方面效率较低,另一方面恢复速度慢了之后可能会干扰到刚刚转向好的的产品,使其再次发生一定角度的转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向装置,设置在滚轮输送道上,推动滚轮输送道上的产品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转向单元,转向单元具有: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滚轮输送道的边缘;复位电机,设置在支撑架上,复位电机的转动平面与滚轮输送道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双向气缸,与复位电机固定连接;推杆,与双缸气缸滑动连接,在双向气缸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推板,两端分别与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转向单元的推板相对设置。进一步,本技术的转向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杆相互平行。进一步,本技术的转向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推板两端的转角处为圆角。进一步,本技术的转向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双向气缸的下端与滚轮输送道之间留有空隙,推板与推杆的连接位置能够通过此空隙。进一步,本技术的转向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复位电机每次转动的角度为180度。进一步,本技术的转向装置,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复位电机在推杆完全推进到滚轮输送道的内侧时才进行转动。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转向装置,由于具有:复位电机,双向气缸,推杆,以及推板,因此在两个双向气缸带动推杆和推板将产品方向转动后,复位电机带动双向气缸和推杆推板做180度的翻转,翻转后推杆和推板即可进入到能够再次进行推动的初始状态。因此,本技术的转向装置能够快速恢复到能够进行转向的初始状态,具有更高的转向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转向装置对产品进行转向的初始状态图;图3是产品转向完毕的状态图;图4是转向装置进行复位的动作一的状态图;图5是转向装置进行复位的动作二的状态图;图6是转向装置进行复位完毕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整体设置在滚轮输送道11的边缘处,推动滚轮输送道上的产品转向,转向装置包括一对转向单元,第一转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架13,第一复位电机17、第一双向气缸16、两根第一推杆14以及第一推板15。第二转向单元包括:第二支撑架21,第二复位电机(图中未显示)、第二双向气缸24、两根第二推杆22以及第二推板23。两个转向单元的结构和连接方式是一致的,以下仅以线一转向单元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支撑架13,固定安装在滚轮输送道的边缘,对整个转向装置起支撑作用。第一复位电机17,设置在第一支撑架13上,复位电机的转动平面与滚轮输送道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复位电机每次转动的角度为180度。复位电机在推杆完全推进到滚轮输送道的内侧时才进行转动。第一双向气缸16,与第一复位电机17固定连接。第一双向气缸16除了与复位电机连接的一端外,其它部分悬空。所以第一双向气缸16的下端与滚轮输送道之间留有空隙,第一推板15与第一推杆14的连接位置能够通过此空隙。也就是说,当第一推板15与第一推杆14完全推进到滚轮输送道11的内侧时,此时推板的外端与第一双向气缸16贴在一起,此时复位电机可以带动双向气缸进行180度的旋转。第一推杆14,与第一双向气缸16滑动连接,在第一双向气缸16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推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推杆14平行设置,在其它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推杆14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一个。第一推板15,两端分别与第一推杆14的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转向单元的第一推板15相对设置,即第一推板15的面是朝向两个转向单元中间的产品的。第一推板15两端的转角处为圆角,不会撞伤产品的表面。设置多对转向单元,并且调整好各个转向单元的推动节拍,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向的效率。本技术的转向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转向装置的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如图2和图3所示,当原本竖向进入滚轮输送道11的产品18沿着滚轮12运动到转向装置的工作区域内时,第一双向气缸16推动第一推杆14,第二双向气缸24推动第二推杆22,第一推杆14和第二推杆22分别带动第一推板15和第二推板23向滚轮输送道11的内侧运动,在碰到产品28后推动其发生转向,此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两个推板在两个双向电机的推动下继续向中间运动,直到将产品18旋转90度,此时的状态如图3所示。产品的转向作业完成,接下来进行转向装置的复位作业。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复位作业时,两个推板继续向中间运动,即,第一推板向如图4的箭头A方向运动,第二推板23向箭头A的反方向运动,直到推板的外侧端与双向电机贴在一起。此时复位电机启动,带动双向电机旋转,双向电机带动与之连接的推杆和推板一起向外转动。转动方向如图5所示,第一推板15向图5中的箭头C方向转动,第二推板23向图中的箭头B方向转动。180度翻转完成后,即达到了图6中所示的初始状态,此时可以进行下一轮的转向作业。整个复位的过程只需要复位电机转动180度,方便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设置在滚轮输送道上,推动滚轮输送道上的产品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具有: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滚轮输送道的边缘;复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复位电机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滚轮输送道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双向气缸,与所述复位电机固定连接;推杆,与所述双缸气缸滑动连接,在所述双向气缸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推板,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转向单元的推板相对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装置,设置在滚轮输送道上,推动滚轮输送道上的产品转向,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对转向单元,所述转向单元具有: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滚轮输送道的边缘;复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复位电机的转动平面与所述滚轮输送道的输送方向相垂直;双向气缸,与所述复位电机固定连接;推杆,与所述双缸气缸滑动连接,在所述双向气缸的带动下作往复运动;推板,两端分别与所述推杆的两端固定连接,一对所述转向单元的推板相对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拥华梁建李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烨得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