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947785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8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将安全带的织带末端设置电机驱动的旋转杆,旋转杆的转动中心位于座椅一侧,转动方向为车前进方向;执行如下控制流程:1)、当座椅内的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乘员乘座,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控制器输出工作信号给电机,电机驱动旋转杆摆动带动织带移动,织带上的锁舌移动到便于乘员抓取的位置;3)、乘员将锁舌插入锁扣,系上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时,锁扣内的未系提醒传感器检测到安全带己系,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控制器输出复位信号给电机,电机反转,旋转杆复位,回到初始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既可为乘员提供较佳的锁舌抓取位置,又不影响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vehicle safety bel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rol method of vehicle safety belt, safety belt webbing wil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rod motor drive, the center of rotation of rotating rod in the rotation direction of the car seat side direction; the following control process: 1), when the occupant detection sensor within the seat occupant is detected by a signal. Transfer to the controller; 2), the controller output signal to the working motor, motor driven rotating rod swing drive ribbon ribbon on the move, to facilitate the movement of the lock tongue to grab the occupant position; 3), occupant of the lock tongue is inserted into the lock and fasten the safety belt; the lock tongue is inserted into the lock, the lock not remind sensor the safety belt has been detected, transmits the signal to the controller; 4), the controller outputs a reset signal to the motor, the motor reverse rotation, reset rod, back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The invention not only can provide better locking position for passengers, but also can not influence the convenience of passengers on and o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车辆每个位置都装备有安全带系统,安全带系统对乘员进行约束,在车辆发生刹车、碰撞、追尾等情况下保护乘员。常规安全带系统均为三点式安全带,即包括锁扣与端片间的腰带和锁扣与导向环间的肩带,通过安全带和锁扣间的连接实现。其中安全带包括卷收器、织带、导向环、锁舌、端片等组成。锁扣布置在座椅内侧,卷收器布置在B柱或C柱下部,导向环布置在B柱或C柱上部,端片布置在门槛或地板上,锁扣悬挂于导向环与端片间,使用时将锁舌插入锁扣即实现了腰带和肩带的连接。为提高乘员的便利,有专利技术人就锁舌抓取位置提出了改进技术,例如名为“车辆座椅安全带装置”(申请号CN201110084621.9)的公开技术,但该公开技术尚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将织带穿插在座椅上姿态保持器后才能将锁舌移动到便于抓取位置,结构复杂,操作过程繁锁;在座椅上布置有姿态保持器,影响外观,同时在乘员上下车时会磕碰到乘员,影响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其可根据乘员入座和离座的状态,确定是否将锁舌送至较佳的抓取位置。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装置,其操作方便,在乘员入座时自动将锁舌送至较佳的抓取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将安全带的织带末端设置电机驱动的旋转杆,旋转杆的转动中心位于座椅一侧,转动方向为车前进方向;执行如下控制流程:1)、当座椅内的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乘员乘座,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控制器输出工作信号给电机,电机驱动旋转杆摆动带动织带移动,织带上的锁舌移动到便于乘员抓取的位置;3)、乘员将锁舌插入锁扣,系上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时,锁扣内的未系提醒传感器检测到安全带己系,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控制器输出复位信号给电机,电机反转,旋转杆复位,回到初始位置。通过上述方案,在安全带织带末端处设置旋转杆,通过电机驱动旋转杆,将锁舌送至乘员便于抓取位置,且在乘员系上安全带后,通过电机的反转将旋转杆复位到初始位置。作为优选,便于乘员抓取锁舌的位置,由设于旋转杆上的限位结构进行限定和调节。使旋转杆转动位置跟准确、到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作为优选,在车门门槛内设置电机。结构紧凑,并避免占用车内有效空间。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装置,其包括:门槛钣金件,其固定于车门门槛,中部具有腰型孔;旋转杆,其中部转动连接于门槛钣金件,一端连接于织带末端,另一端具有拨杆;拨杆大体垂直于旋转杆主体,并插入所述腰型孔中;驱动旋转杆转动的电机,其动力输出端与拨杆之间设置传动连接;以及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乘员的乘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乘员是否己佩戴安全带的未系提醒传感器;其中,旋转杆处于原始位置时,拨杆抵靠在腰型孔一端的孔壁;当电机通过拨杆带动旋转杆转动,直至锁舌到达便于乘员抓取的位置时,拨杆抵靠在腰型孔另一端的孔壁。通过上述方案,除了安全带本身结构外,仅在门槛内增加一个驱动电机,不增加其他辅助结构,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作为优选,所述拨杆为旋转杆端部弯折延伸而成的勾状结构。使结构紧凑,且强度较高,不易损伤、脱落。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杆包括端片和钢丝绳;钢丝绳中部弯曲、两端并拢,弯曲部与织带末端相接,并拢部由端片的上部弯折包覆,包覆部构成铆接片。这种结构,钢丝绳为柔性和弹性,既能实现织带的常规弯曲功能,还能满足强度要求;尤其是使更易于横向弯曲,避免横向弯曲时端片损害织带端部。作为优选,所述织带一端卷绕在卷收器内,另一端穿过导向环并在末端缝纫形成织带扣与钢丝绳的弯曲部连接。这种结构,提高了织带与钢丝绳的贴合度,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作为优选,所述门槛钣金件具有与旋转杆形成转动连接的安装孔,所述腰型孔呈弧形,该弧形与安装孔同心。这种结构,便于旋转杆相对门槛钣金件转动,提高旋转位置的控制。作为优选,所述门槛钣金件的主体为板体,板体前后分隔为侧壁贴合并可以所述安装孔相对转动的两体结构,其中一个固定于车门门槛;门槛钣金件的两体均设置锁孔,锁孔为通孔;两体中的一体上的锁孔为两个或以上,另一体上锁孔至少设置一个;锁孔的中心处于与安装孔同心的圆弧上;锁孔设有可插拔的柱体。可根据乘员不同体型,调整锁舌的抓取位置,以达到最佳位置,提高便利性和舒适性。因此,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根据乘员入座和离座的状态,将锁舌送至较佳的抓取位置或复位;既可为乘员提供较佳的锁舌抓取位置,又不影响乘员上下车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乘员入座时自动将锁舌送至较佳的抓取位置;除正常的系安全带操作外,无其他额外操作过程,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简便了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旋转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3为旋转杆装配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旋转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门槛钣金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两体结构的门槛钣金件的一种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图。其中:1、乘员;2、导向环;3、织带;31、织带扣;4、锁舌;5、卷收器;6、座椅;7、旋转杆;71、钢丝绳;72、塑料套;73、端片;731、铆接片;732、安装孔;733、拔杆;8、螺栓;9、门槛钣金件;91、安装孔;92、腰型孔;93、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如附图1、附图2、附图7所示,将安全带的织带3末端设置电机驱动的旋转杆7,旋转杆7的转动中心位于座椅6一侧,转动方向为车前进方向;执行如下控制流程:1)、当座椅6内的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乘员乘座,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控制器输出工作信号给电机,电机驱动旋转杆7摆动带动织带3移动,织带3上的锁舌4移动到便于乘员抓取的位置;3)、乘员1将锁舌4插入锁扣,系上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时,锁扣内的未系提醒传感器检测到安全带己系,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控制器输出复位信号给电机,电机反转,旋转杆7复位,回到初始位置。便于乘员抓取锁舌4的位置,由设于旋转杆7上的限位结构进行限定和调节。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装置,如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附图6所示,其包括:门槛钣金件9,其固定于车门门槛,中部具有腰型孔92;旋转杆7,其中部转动连接于门槛钣金件9,一端连接于织带3末端,另一端具有拨杆733;拨杆733大体垂直于旋转杆7主体,并插入所述腰型孔92中;驱动旋转杆7转动的电机,电机设置在车门门槛内,其动力输出端与拨杆733之间设置传动连接;以及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乘员的乘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乘员是否己佩戴安全带的未系提醒传感器;其中,旋转杆7处于原始位置时,拨杆733抵靠在腰型孔92一端的孔壁;当电机通过拨杆733带动旋转杆7转动,直至锁舌4到达便于乘员抓取的位置时,拨杆733抵靠在腰型孔92另一端的孔壁。拨杆733为旋转杆7端部弯折延伸而成的勾状结构。织带3一端卷绕在卷收器5内,另一端穿过导向环2并在末端缝纫形成织带扣31与钢丝绳7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安全带的织带(3)末端设置电机驱动的旋转杆(7),旋转杆(7)的转动中心位于座椅(6)一侧,转动方向为车前进方向;执行如下控制流程:1)、当座椅(6)内的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乘员(1)乘座,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控制器输出工作信号给电机,电机驱动旋转杆(7)摆动带动织带(3)移动,织带(3)上的锁舌(4)移动到便于乘员抓取的位置;3)、乘员(1)将锁舌(4)插入锁扣,系上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时,锁扣内的未系提醒传感器检测到安全带己系,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控制器输出复位信号给电机,电机反转,旋转杆(7)复位,回到初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安全带的织带(3)末端设置电机驱动的旋转杆(7),旋转杆(7)的转动中心位于座椅(6)一侧,转动方向为车前进方向;执行如下控制流程:1)、当座椅(6)内的乘员检测传感器检测到乘员(1)乘座,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2)、控制器输出工作信号给电机,电机驱动旋转杆(7)摆动带动织带(3)移动,织带(3)上的锁舌(4)移动到便于乘员抓取的位置;3)、乘员(1)将锁舌(4)插入锁扣,系上安全带;锁舌插入锁扣时,锁扣内的未系提醒传感器检测到安全带己系,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4)、控制器输出复位信号给电机,电机反转,旋转杆(7)复位,回到初始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便于乘员抓取锁舌(4)的位置,由设于旋转杆(7)上的限位结构进行限定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车辆安全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车门门槛内设置电机。4.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车辆安全带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门槛钣金件(9),中部具有腰型孔(92);旋转杆(7),其中部转动连接于门槛钣金件(9),一端连接于织带(3)末端,另一端具有拨杆(733);拨杆(733)大体垂直于旋转杆(7)主体,并插入所述腰型孔(92)中;驱动旋转杆(7)转动的电机,其动力输出端与拨杆(733)之间设置传动连接;以及控制系统,其包括控制系统、用于检测座椅上是否有乘员的乘员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乘员是否己佩戴安全带的未系提醒传感器;其中,旋转杆(7)处于原始位置时,拨杆(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锋龙刚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