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框架和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93216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04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及电动车辆,由上横梁总成和框架分总成组成,上横梁总成和框架分总成合围成了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窗口的框架结构,对比相关技术中的单窗口框架结构,可以使得装配后的前端框架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能,不易发生变形,保证了电动车辆的安全性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均采用铝、铝合金或其他满足强度要求的轻质金属制件,具有质量相对较轻的优点,可以极大地降低电动车辆整车的质量,进而提升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此外,框架分总成为规则型材和挤出件组成,使得在制造时不再需要单独设计开发专用模具,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Front frame and electric vehicle

The front frame and electric vehic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n upper beam assembly and frame assembly, beam assembly and frame assembly can form frame structure with upper and lower two window arrangement, single window frame structure compared to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can make the front frame after assembly has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not easy deformation, to ensure the safety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the front fram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are made of aluminum, Aluminum Alloy or other light metal parts meet the strength requirements, quality is relatively light advantages, can greatly reduce the quality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and thus enhance the electric vehicle mileage. In addition, the general framework become regular profiles and extrusion parts, the manufacturing no longer need to separat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pecial moul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manufacturing products,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端框架和电动车辆
本技术涉及轻型电动车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端框架和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使电动车辆的电池具有良好续航能力,适应目前的市场需求,电动车辆轻量化和小型化已经成为了电动车辆研发环节中的重中之重,同时生产成本也是汽车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控制的指标。前端框架结构是电动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传统汽车采用钢制前端框架结构,通过液压成型或冲压-焊接成型的方法制作而成,相应的,设置在传统钢制前端框架上的零件也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制成,为满足成型要求,导致零件占用空间大、质量重、成本高,难以满足目前对紧凑型电动车辆前端框架结构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化的市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电动车辆的续航能力,解决电动车辆轻量化的问题,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提出了一种满足电动车辆结构布置的轻量化前端框架。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辆。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端框架,该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总成;框架分总成,位于上横梁总成的下方,与上横梁总成固定连接,上横梁总成与框架分总成合围成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窗口的框架结构;其中,上横梁总成和框架分总成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电动车辆的组件的安装部及安装孔。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由上横梁总成和框架分总成组成,上横梁总成和框架分总成合围成了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窗口的框架结构,上横梁总成和框架分总成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电动车辆的组件的安装部,(如:安装支架、安装托板等)及安装孔。以两个窗口框架结构为支撑,可以将电动车辆的组件,如:冷凝器、蓄电池、压缩机等通过安装部或者安装孔装配到两个窗口框架结构上,对比相关技术中的单窗口框架结构,可以使得装配后的前端框架具有较好的力学稳定性能,不易发生变形,保证了电动车辆的安全性能;并且由于前端框架为装配而成,上横梁总成和框架分总在分别生产时不会受到工艺的限制,克服了相关技术中将前端框架采用液压成型或冲压成型时体积较大,从而造成的前端框架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本产品可使得安装在电动车辆上的组件可以相对集中的设置在前端框架上,节省了电动车辆的内部空间,减少了小微型电动车辆的布置难度;同时,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均采用铝、铝合金或其他满足强度要求的轻质金属制件,其具有质量相对轻的优点,可以极大地降低电动车辆整车的质量,进而提升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两个窗口及框架结构均呈矩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框架分总成包括:左立梁、右立梁、横梁以及下横梁;其中,左立梁、右立梁、横梁以及下横梁的截面均为矩形。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左立梁及右立梁的一端设置在上横梁总成上,左立梁及右立梁的另一端设置在下横梁上;其中,横梁位于上横梁总成及下横梁之间,且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立梁与右立梁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上横梁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横梁,用于安装电动车辆的前保险杠;前保险杠横梁上设置有上横梁前保险杠安装孔、真空罐支架安装孔、机罩锁安装孔、机罩锁过线孔及蓄电池安装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机罩锁过线孔位于前保险杠横梁的中部,两个机罩锁安装孔分别位于机罩锁过线孔的两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上横梁总成还包括:左前灯安装支架及右前灯安装支架;左前灯安装支架及右前灯安装支架分别设置在前保险杠横梁的左右两端,左前灯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左前大灯第一安装孔,右前灯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右前大灯第一安装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左立梁及右立梁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母安装板,螺母安装板封堵于左立梁或右立梁的端部;螺母安装板上开设有螺孔,用于安装上横梁总成。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左立梁上开设有左前大灯第二安装孔、机罩锁拉线安装孔及电喇叭安装孔;右立梁上开设有左前大灯第二安装孔、线束管架安装孔及洗涤壶安装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左立梁包括左支撑梁,左支撑梁位于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右立梁包括右支撑梁,右支撑梁位于横梁和下横梁之间。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右支撑梁上设置有排液管安装支架,排液管安装支架上设置有排液管安装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横梁上设置有蓄电池托板,蓄电池托板上开设有托板安装螺纹孔;其中,电动车辆的蓄电池通过蓄电池安装孔安装在前保险杠横梁上后,压设在蓄电池托板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横梁还设置有横梁冷凝器安装孔及线束安装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前减震器支座和右前减震器支座,电动车辆的左前减震器和右前减震器分别通过左前减震器支座和右前减震器支座与横梁相连。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横梁设置有压缩机安装支架,压缩机安装支架上开设有压缩机安装孔,电动车辆的压缩机通过压缩机安装支架固定在下横梁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横梁还设置有冷凝器安装支架,冷凝器安装支架上设置有下横梁冷凝器安装孔;其中,电动车辆的冷凝器通过横梁冷凝器安装孔安装在横梁上后,再压设在冷凝器安装支架上。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横梁还设置有下横梁前保险杠安装孔,用于安装保险杠。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左连接板和右连接板,电动车辆的左前纵梁总成和右前纵梁总成分别通过左连接板与右连接板与下横梁相连,且在右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拖钩螺纹管安装过线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上横梁总成及框架分总成采用铝、铝合金材料或者其他满足强度要求的轻质金属制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电动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前端框架。本技术提供的用于电动车辆的前端框架,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总成及框架分总成,其中上横梁总成上设置有前保险杠横梁、左前灯支架、右前灯支架和蓄电池托板,框架分总成包括左立梁、右立梁、横梁和上横梁,且前端框架上的各个梁及安装部均为型材,并使用铝、铝合金或其他满足强度要求的轻质金属制成,可以保证前端框架在集成各个功能后依旧具有较轻的质量。此外,框架分总成为规则型材和挤出件组成,使得在制造时不再需要单独设计开发专用模具,有效地降低了产品的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将电动车辆的重要部件如冷凝器、蓄电池、压缩机等以安装部加安装孔相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前端框架上,不但组件装配后的稳定性强,还简化了各个组件的安装过程,提高了电动车辆的装配效率。其他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出示了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的示意图;图2出示了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的又一示意图;图3出示了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的又一示意图;图4出示了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的又一示意图;图5出示了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框架的再一示意图。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上横梁总成,2框架分总成,3左立梁,4右立梁,5横梁,6下横梁,7前保险杠横梁,8a第一上横梁前保险杠安装孔,8b第二上横梁前保险杠安装孔,8c第三上横梁前保险杠安装孔,8d第四上横梁前保险杠安装孔,9真空罐支架安装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前端框架和电动车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端框架,用于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总成;框架分总成,位于所述上横梁总成的下方,与所述上横梁总成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总成与所述框架分总成合围成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窗口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上横梁总成和所述框架分总成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电动车辆的组件的安装部及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端框架,用于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框架包括:上横梁总成;框架分总成,位于所述上横梁总成的下方,与所述上横梁总成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总成与所述框架分总成合围成具有上下排布的两个窗口的框架结构;其中,所述上横梁总成和所述框架分总成上均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电动车辆的组件的安装部及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窗口及所述框架结构均呈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分总成包括:左立梁、右立梁、横梁以及下横梁;其中,所述左立梁、所述右立梁、所述横梁以及所述下横梁的截面均为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梁及所述右立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上横梁总成上,所述左立梁及所述右立梁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其中,所述横梁位于所述上横梁总成及所述下横梁之间,且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左立梁与所述右立梁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总成包括:前保险杠横梁,用于安装所述电动车辆的前保险杠;所述前保险杠横梁上设置有上横梁前保险杠安装孔、真空罐支架安装孔、机罩锁安装孔、机罩锁过线孔及蓄电池安装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锁过线孔位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中部,两个所述机罩锁安装孔分别位于所述机罩锁过线孔的两侧。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总成还包括:左前灯安装支架及右前灯安装支架;所述左前灯安装支架及所述右前灯安装支架分别设置在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左右两端,所述左前灯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左前大灯第一安装孔,所述右前灯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右前大灯第一安装孔。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梁及所述右立梁的顶部分别设置有螺母安装板,所述螺母安装板封堵于所述左立梁或所述右立梁的端部;所述螺母安装板上开设有螺孔,用于安装所述上横梁总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前端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立梁上开设有左前大灯第二安装孔、机罩锁拉线安装孔及电喇叭安装孔;所述右立梁上开设有右前大灯第二安装孔、线束管架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辉葛位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